在洱海边生活的何利成,和洱海水面上的海菜花一道,见证了这个高原湖泊在过去53年里轮转的美丽和哀愁。
海菜花被称为“水质风向标”,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
15岁时,何利成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开始在洱海里捕鱼。1994年,何利成家靠打渔攒下的3万多元,买了一条新渔船,他的干劲更足了。
1996年,洱海大面积暴发蓝藻。海菜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当地要求取缔机动打渔船。何利成上缴了渔船挂桨机,之后努力维持生计。1998年,他借钱承包了一片滩涂地,开挖了18亩鱼塘,希望借此“翻身”。孰料,2003年,洱海再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按照要求,何利成关停了鱼塘转向客栈。
2016年,对洱海的“抢救式保护”开始,客栈停业,他投身到治污工作之中,给家里装化粪池、安装管道,“收集的污水能统一送到污水处理厂,不会直排洱海”。
2018年、2019年,洱海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最令何利成兴奋的是,海菜花又回来啦!
在歇业数年后,今年何利成的客栈也再度开张了,并呈现出向好的迹象:有画家来这里写生,有剧组来这里拍摄,有游客坐在院中的梨树下边吃饭边唱歌……
每当看到连片的海菜花,何利成便更有底氣展望未来。他相信,洱海清了,环境美了,“客栈生意自然就会好起来,我们的日子也会更好”。
(本版稿件综合《湖南日报》《钱江晚报》《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