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翠艳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的CT和MRI诊断结果。结果:在确诊率上,MRI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在梗死病灶直径上,MRI检测值为(9.32±2.73)mm,大于CT检测所得的(7.51±2.58)mm,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CT,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清晰呈现病灶位置、形态及大小,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CT;MRI;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临床价值;对比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068-02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为: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52岁,最大者81岁,平均年龄为(62.81±3.17)岁。此次试验合乎医学伦理道德规范,患者知悉试验内容后,自愿将CT、MRI诊断资料纳入临床研究,患者均于发病后6h内入院诊治,经临床综合检查符合《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疾病诊断标准,将临床资料不全者、CT和MRI检查禁忌症患者排除在外[2]。
1.2 方法
1.2.1 CT检查
此次试验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层128排螺旋CT及美国GE公司生产的Prospeed AI 螺旋CT扫描仪,检查时,取仰卧位,足部先进,扫描球管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为150mA,层厚设置为5.0mm,层距调节为5.0mm,间隔为4mm,对颅脑进行全面连续扫描或轴位断层逐层扫描,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容积数据,再采用骨算法重建CT轴位影像,将容积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渠道输送至AW VolumeShare 5工作站,进行图形后处理,然后再采用3D VR技术、MRP技术、MIP技术以及SSD技术等,进行三维容积重建。
1.2.2 MRI检查
此次试验选用飞利浦 Aachieva 3.0T 多源核磁共振扫描仪,检查时,进行全脑扫描,仪器参数设置为Fow 230mm,层厚设置为5.0至7.0mm,层距设置为1.5mm,螺旋扫描头颅,或展开轴位断层逐层扫描,扫描同一部位时,T2加权像看见高信号灶,T1加权像看见低信号灶,如若患者脑部最大梗死病灶直径小于20mm,依据T2加权像进行诊断。
1.3 判定标准
由两位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阅片,记录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统计诊断结果,对比分析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为百分率(%)的形式,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計量资料表现为(x±s)的形式,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说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确诊率上,MRI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在CT和MRI影像中,均可见圆形及类圆形病灶,CT检测梗死病灶直径为5.0mm至12.0mm,平均为(7.51±2.58)mm,MRI检测梗死病灶直径为5.0mm至17.0mm,平均为(9.32±2.73)mm,大于CT检测值,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6.283,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T、MRI是当前较为先进的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CT借助局部脑组织肿胀、颅脑内低密度灶、致密动脉影来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脑梗塞,但在发病初期,患者脑组织水肿症状明显,但占位效应不显著,容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准确性不高;MRI的检查依据为大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发生脑梗塞后,患者脑实质缺血,新陈代谢障碍,会出现细胞毒性水肿现象,基于T1WI想好、T2WI信号,能够准确判定脑部游离含水量,诊断正确率较高,而且,MRI能够准确判定梗塞病灶的位置、形态,展示侧支血管血流供应情况,测定血管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支持[2]。
综上所述:相较于CT,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清晰呈现病灶位置、形态及大小,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凌佳龙,骆少明.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1):19-21.
[2] 马依热·艾则孜,努尔买买提·吐尔逊.急性脑梗塞超早期脑循环动力学改变与CT对比研究的认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56):11005-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