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军
【摘 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干眼症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实施双氯芬酸钠+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眼部症状评分、FS、BUT、SI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玻璃酸钠滴眼液;干眼症;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039-02
临床眼科疾病中,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疾病,是主要的老年人视力降低的原因,该病致盲率较高。现阶段,白内障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可使患者视力明显提升。然而作为创伤性操作,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眼表环境的稳定性,如导致眼部烧灼感、异物感、术后视觉质量降低、眼部干涩等,影响术后整体疗效[1]。同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很高,干眼症就是其中一种,会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所以,选取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来治疗术后干眼症对于患者视觉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9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白内障术后患者采取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9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65.36±3.52)岁;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53~87岁,平均年龄(66.03±3.4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211),3次/d,1滴/次。
观察组:玻璃酸钠滴眼液(同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生产厂家: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025),3次每天,1滴每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2]:体征和症状消失、裂隙灯检查后可见角膜、结膜改善,同受损前无差异为显效;症状、角膜、结膜均有好转意向为有效;症状未好转甚至恶化为无效。
②觀察指标:泪液分泌(SIF)、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S)、眼部症状评分(共10分,分数越高表示眼部不适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疗效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干眼症是因为患者泪液分泌量和质量异常,降低泪膜稳定性,同时出现眼部不适的疾病,并且此病会对眼表造成损害,出现炎症。白内障是常见眼科疾病,手术是常见治疗方式,术后易出现干眼症,而导致此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使用麻醉药物、生理盐水冲洗、长时间暴露、术后炎症等,使得眼表环境改变,升高眼膜渗透压,导致眼表发生改变,最终出现干眼[3]。
对干眼症特点分析后,本研究采取玻璃酸钠、双氯芬酸钠治疗,其中玻璃酸钠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为非牛顿液体,粘弹性较好,同时随着切变力增加,粘度降低,继而使眼内干燥感和异物感减轻,提升视觉功能,降低畏光情况,同时保湿和润滑作用较高,然而,仅采用此药物治疗,黏糊感容易出现[4]。但是双氯芬酸钠具有免疫抑制效果,使花生四烯酸浓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阻碍环氧化酶活性,控制炎症反应,同时不影响全身,较小的吸收量,提升视力,降低畏光情况[5]。
综上所述,玻璃酸钠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同时操作简单,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楚钦.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探究[J].北方药学,2019,16(10):35-36.
[2] 刘李平,董晶,高斌等.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眼科术后干眼症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368-1370.
[3] 谷欣刚.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翼状胬肉术后干眼症的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20):32.
[4] 毛蕾,刘春兰,周琼等.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51-52.
[5] 崔凯,刘月,张静等.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眼科术后干眼症的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