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历
摘要:劳动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也是个人成长成才中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把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融入与倡导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校;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32-04
马克思在《致弗·拉法格》中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劑。”[1]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体力劳动在教育实践中有所淡化和边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把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建设、健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除了要着力培养学生胜任未来职业生活的劳动能力外,还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培植。
一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着力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融入劳动教学与实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努力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3]要把高校劳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学习、思政教学等课程相结合,通过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是自然法则,劳动是人生要义,劳动是社会责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从商品二重性揭示了劳动二重性,科学论证了劳动是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4]通过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结合各科系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回答“为谁劳动”“如何劳动”“劳动成果如何体现”等问题。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劳动观,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用劳动行为和成果体现努力奋斗、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人生目标,努力成为新时代有劳动能力和技术的劳动者、创造者和创新者。
二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体力劳动是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劳动人民推动历史进步的新时代劳动价值理念。高校劳动教育要遵循大教育观,实现劳动课程融入综合体系,活动课程进入实践体系,劳动体验达成多元体系。引导学生从劳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中领悟到,劳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大学生可以在各科学习和实践中增强劳动观念,在崇尚与尊重劳动的氛围中成长。马克思认为,凡是参加物质产品生产,并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内,均属于生产劳动。“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5]高校劳动教育要突出“工匠精神”追求,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意义等,丰富并涵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精神,实现个人成长成才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
三是引助学生理解并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激发体力劳动转化智力劳动、勇攀科技高峰的创造力。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通过思政课程的引申和外延,突出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融入“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人类劳动工具与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等内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的运用,也需要劳动者具有高的技能和高的熟练程度,追求一种高素质的劳动。马克思认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6]新科学技术,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说,只是一种可能性上的要素,马克思认为它在与劳动者“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与劳动者)结合起来”[7]。促进更多的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提升新的体力、素质,探索科学新领域,掌握科技新本领,把潜在的存量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倍增价值。
四是引发学生把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相结合。要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学习倡导与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高度契合,教育学生知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握劳动之技,由衷认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8]要“以体力劳动为主”,通过劳动教学,进一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采取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研学旅行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各类公益实践,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要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性,引导学生在积极参加体力劳动中培养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观和服务质量观。
二、建立创造性劳动教育的道统与学统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大学教育让学生受益最直接、最核心、最显著、最持久的是课程教育。劳动课程对高校来说,是一个老常识的新难题。既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劳动实践或劳动体验,也不能把劳动教育集中在实习实训、实践育人层面,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意见》强调,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以及具有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要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需要立足创造劳动教育,在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础上建立富有时代特色的劳动道统与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