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燕丽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探讨和研究两个层面。探讨即探求学问、探索真理;研究即研究问题,追根求源,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较少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选择、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走进新课程》)可见,探究性学习是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我们要注意教学观念的转变:变教师的“教”为“导”;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培养问题意识。找准探究的切入点
1.从题目处切入
在学习《丰碑》一文时,“丰碑”本意指高大的碑,这里比喻军需处长的精神。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探究,不仅能从多方面领悟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格,而且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穿着等方面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以及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手法表达效果,收效甚佳。
2.从概括处切入
如《游园不值》中,作者仅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概括性的语言勾勒而未加详细解说满园春色到底是什么样子,营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学习时,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予以细化,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有的说:“满园春色关不住,一阵花香扑鼻来。”有的说:“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蜜蜂飞出来。”有的说:“满园春色关不住,泉水叮咚入耳来”……既加深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从发散处切入
如《小摄影师》一文,主要讲一个小男孩儿为了办壁报,给高尔基照相,由于没有带胶卷,相片没有照成,哭着离去的事。至于小男孩儿会不会再来?课文没有交代。有的说:“小男孩儿不会再来,因为他耽误了高尔基许多宝贵的时间,不好意思来了。”有的说:“他还会再来,因为他的事情还没有办完呢,不过,这一次,他肯定会非常细心,不再出差错了。”有的说:“高尔基马上叫秘书拍了一张照片给小男孩儿送去,小男孩儿非常激动。”学生各抒己见,从热烈的讨论中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主动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文章的发散处,从不同角度寻求答案,对于培养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将大有裨益。
4.从特殊标点处切入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第_个“鸟的天堂”加双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同学产生疑问并深入探究。第一个“鸟的天堂”是用“天堂”比喻大榕树对鸟的栖息繁衍最合适不过,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所以加双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是鸟儿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不加双引号。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切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探究知识的灵感,并在探究中获得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小学语文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尤其是生理、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方法也是多样,确保学生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一)从生活与课本中设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探究性阅读能否很好开展,关键是确定探究课题。至于如何才能选准选好探究课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坚持把课题的选择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的探究始终保持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選题。
(二)从生活中设定探究课题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三)从课文中设定探究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探究性学习正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探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
三、小学语文语文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强调问题意识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选准探究要点
要从整体入手,在课文的特色、主题处切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探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注重探究过程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一定像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的途径,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