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大山,是为了让你走出大山”

2020-10-26 06:56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海林复旦大学清华大学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西部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为偏远地区的百姓带去希望。

复旦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这一个个大上海的地点,变成一张张照片存储在海林从妈妈那借来的手机里。

“我一张都舍不得删,经常翻出来看看。”这位14岁的少年说。

今年7月,就读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中学的海林成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西部学子励志游学计划的“幸运儿”,与来自宁、新、黔、滇四个支教地的48名学生一起走出大山。

这是海林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觉得好震撼,设计很棒,动植物标本超级多,让我大开眼界。”

“我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宁夏最好的高中,升入理想的大学,走出大山。”海林说。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直传承的口号。打通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赋予孩子们更多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的载体,是支教队员们共同的心愿。

“我自己曾经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经过努力幸运地考上了清华大学。对我而言,支教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别人传授知识,还能够让自己看到努力与坚持的力量。”2016年8月清华大学学生洪旭在湘西开启了一年的支教生活。

“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带着学长这样的“嘱托”,出身四川农村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李照青一个多月前前往云南弥渡一中支教。

而正是支教老师,在她小学时展现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世界,成为她奋斗的动力,“我的老家地处偏远,师资紧缺,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学英语。直到小学四年级,一位扎马尾辫的姐姐走进课堂,告诉我们,她是从江西来支教的,负责教我们英语。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支教这个词。”

李照青說:“我确信,在这一年中,我会在实践中学习,向生活学习,用学习所得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猜你喜欢
海林复旦大学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东郭先生睡不着
哼将军和哈将军
酒兴未尽
中山医院及分院画卷
上海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成立
与考生签“确认书”,复旦大学是否有过?
谁丢下的吻呀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