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玉 严仲连
[摘 要]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影响着学前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稳定性,关系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学前教育事业的长持续稳定展密切相关。本文依据欧盟对教师吸引力核心内涵的界定,探讨了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提升策略:优化幼兒教师职业平台,保障幼儿教师生存发展;强化从业者的专业认同,完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重视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职业吸引力;幼儿教师;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5-010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5.019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幼儿教师作为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人生道路的奠基者和引路人,应是当之无愧的“光辉职业”,而其“光辉”充分体现在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上。那么,当前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究竟呈现何种状况,又该如何提升呢?
一、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概述
“吸引力”一词属于心理学概念,管理心理学将“吸引力”解释为引导人们沿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当人们对组织目标或可能获得的事物存在相当的兴趣和爱好时,便会形成相应的吸引力,这种力量会引导人们不断地向着目标前进[1]。职业则是指“个体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与企业的独立性有所区别的是,职业强调社会多数人对某一职业的理解或看法,进而形成了社会对某一职业的认识和观念[2]。职业吸引力,即职业与在职人员和求职人员之间的相互吸引[3],是职业主体与客体——在职人员和求职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职业吸引力的程度和状态体现在职业对所需人才吸引的能力与吸纳的结果上[4]。
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一个复合概念。2013年,欧盟委员会指出:“教师吸引力,是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一系列独特的属性。”并进一步强调教师职业吸引力有3个核心内涵:职业候选人优先选择教师职业;在岗教师认可并热爱教师职业;社会大众欣赏并崇尚教师职业[5]。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指向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学术界对此暂无明确界定,借鉴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已有研究,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将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定义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与在岗幼儿教师和潜在幼儿教师之间的相互吸引,即幼儿教师职业提供是否满足在职人员和求职人员生存发展的需求,体现在学前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和在岗幼儿教师的留任意愿,以及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的认可程度。
二、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现状
依据欧盟委员会对教师吸引力3个核心内涵的阐述,探索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现状,本文将从学前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在岗幼儿教师的留任意愿,以及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的认可程度展开分析。
(一)岗位充足,学前师范生从事幼教工作的意愿低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学前教育领域的岗位供应逐年増加。如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实施的幼儿教师特岗计划,计划3年招录1万名幼儿教师,以扩充幼儿师资队伍。民办组织是岗位供给的中坚力量。在温州大学首届民办学校专场招聘会上,有70多所民办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各层次学前教育师范生是幼儿教师的潜在群体,是学前教育系统中充满发展活力和变革动力的新生力量,是供给学前教师队伍、弥补师资短缺的主要后备军。
然而,每年各级各类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真正到幼教相关岗位工作的毕业生并没有大幅扩增,学前教育毕业生较少从事对口岗位。基于河南省的2018届学前教育专业的351名应届毕业生从教意愿的调查显示,不同约束条件下从事幼教行业的占比较低,相较于教育培训机构而言,作为学前教育主体的幼儿园明显缺乏吸引力[6],学前师范生多转岗至其他教育阶段或教育机构,从事幼教工作的意愿偏低。
(二)师资紧缺,在岗幼儿教师留守意愿低
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学前教育入园幼儿1 863.9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1.7%[7] 。这意味着我国幼儿教师的需求量扩大,“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更进一步加剧幼儿园师资缺口。在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幼儿教师的离职倾向仍高居不下。薪酬待遇低、工作负荷大、编制紧缺、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均制约着在岗幼儿教师的留任意愿,威胁着幼儿师资队伍的稳定。
《光明日报》称:“幼师已成为跨行业人才流动率最高的职业之一。”通过对北京、吉林、云南、辽宁4省实地调研发现:23.6%的幼儿教师在未来3年内打算更换工作单位,24.1%的幼儿教师在未来3年内考虑更换职业[8]。针对珠三角地区幼儿教师的调查表明,计划改行的幼儿教师占比为57.8%,其中,年轻教师所占比例高达66.1%[9]。我国在岗幼儿教师留任意愿低,流失现象严重。
(三)社会地位低,公众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不足
传统观念下,人们倾向于认为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技术含量不高”或相对“简单”,尤其在农村,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更为“边缘化”。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的,只需要“把孩子看好”就行,有些家长甚至视幼儿园教师为“保姆”,幼儿教师的工作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10]。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缺乏理解和支持,致使其社会地位“边缘化”。
根据调查,55.0%的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52.1%的在岗幼儿教师再择业时不愿选择该职业[11];陕西省某农村幼儿园高达42.2%的教师不支持亲朋好友去幼儿园工作[12],这充分反映了幼儿教师自身及社会大众对该职业的低度认同。公众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缺乏、职业价值的忽视,无形中束缚着学前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和在岗幼儿教师的留任意愿,制约着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
三、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职业吸引力即职业主体对作为客体的求职人员与在职人员的吸引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与“职业本身的特征”“从业者的需求”有关,同时也受“社会对职业的评价”的制约。
(一)幼教职业提供贫乏,幼儿教师生存发展较为艰难
职业提供是指职业为从业者提供的综合性条件[13]。具体而言,幼儿教师职业提供包括工资待遇、发展晋升、教学负担、工作环境、园所管理等。职业提供不仅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一项关键性指标[14]。幼教岗位职业提供贫乏,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较为艰难,制约了其职业吸引力。
1.幼儿教师薪酬待遇较低,生活水平受到限制。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这一事实普遍存在于公办、民办幼儿园[15]。据调查,幼儿教师的月收入整体偏低,月薪在800~1 500元的幼儿教师占39.7%;在1 500~3 000元的幼儿教师占58.9%,仅有1.4%的幼儿教师月收入达4 000元,而对其经济收入不满意的幼儿教师占比72.6%。此外,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险、年终奖金、带薪年假与产假等福利待遇缺失也是常态[16]。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需要,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产生实现高层次需求的愿望。幼儿教师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束缚了毕业生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削弱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2.幼儿教师编制数量和晋升机会少,专业发展受到束缚。编制关系着幼儿教师工作的稳定性,是幼儿教师安心从教的重要保障。职称关系着幼儿教师的晋升和发展,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幼儿教师的编制、职称等问题虽一直在解决当中,但由于涉及广泛、人员众多,实际成效明显不够。调查表明,我国有54.5%的幼儿教师没有职称,其中,城市无职称的幼儿教师占47.56%,县镇占50.32%,农村占71.94%[17]。幼儿教师编制数量和晋升机会少,专业发展受到束缚,一方面会导致现有教师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难以吸引优秀的新生力量投入幼教领域。
3.幼儿教师工作负担重、要求高、责任大,付出与回报难以平衡。相较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幼儿教师不仅承担着教育的职责,更需要将保育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始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他们是“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幼儿生活的照顾者”,还是“家园合作的促进者”“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者”等。研究发现,我国幼儿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10.06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每天平均多2.01小时,而休息时间比一般职工每天平均少1.92小时[18]。当前,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极为看重,加剧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责任。幼儿教师工作负担重、要求高、责任大,但付出与回报难以平衡,限制其职业吸引力。
(二)从业者专业认同有限,需求定位过高,制约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
职业吸引力是职业所发出的讯息是否符合从业者的生存性或发展性择业需求,进而影响其去留意愿和应聘参与程度[19]。从短期来看,职业提供是既定的,而不同从业者的需求和喜好存在差异。学前师范生和在岗幼儿教师专业认同不足,需求定位过高,影响了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
一方面,从业者的专业认同有限。我国不同培养层次的学前师范生对学前教育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专业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认同均偏低。具体来说,学前师范生普遍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部分学生不愿去幼儿园工作[20]。据了解,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每年毕业约50人,最终从事幼教工作却不到15人[21]。另一方面,部分从业者的需求定位过高,缺乏务实心理。学前师范生择业时普遍倾向于发达地区或家乡地区、高工资高福利,与幼儿教师的职业提供存在差距。幼儿教师普遍表现出较大的工作压力、较低的角色认同、较高的离职倾向。当有岗位提供更高的福利待遇和发展条件时,在岗教师极易发生流动或流失现象,这也是幼儿教师需求定位与现实岗位提供的矛盾。
(三)社会对于幼教评价偏低,阻碍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认同理论主张,如果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积极评价,该组织的相关个体就会感受到周围人对他的支持,所以会被组织的良好声誉所吸引[22]。求职人员的就业选择和在职人员的留守意愿很大程度上受社會大众对于该职业的评价及认可程度的影响,即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影响其职业吸引力。
社会地位,即个人在社会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主要涵盖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地位和权力因素 [23]。学者天野郁夫指出:在现代社会,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其占有的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一般是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四者[24]。由此可见,评价社会地位,必须考虑其经济收入、社会权力和职业声望等基础性要素。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来看,其薪酬待遇较低,其政治、专业性、学术性权力有限,且缺乏保障,职业声望也欠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职业结构体系中整体偏低[25]。当前,学前教育及幼儿教师的价值在国家及社会各层面都引起了广泛重视,但幼儿教师实然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程度仍不理想,制约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四、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策略
(一)优化幼儿教师职业平台,保障幼儿教师生存发展
职业吸引力与“职业本身的特征”休戚相关,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应优化幼儿教师职业平台,改善其工资待遇、发展空间及教学负担、工作环境等,保障幼儿教师的生存发展。国务院于2018年提出了明确目标:经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26]。
1.提高幼儿教师薪酬待遇,解决幼儿教师生存困境。政府应尽快制订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长效增长机制等相关政策,确保幼儿教师总体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确保不同类型幼儿教师同工同酬,不因园所性质、有无编制或城乡有所差距。切实保障各项福利政策落到实处,解决幼儿教师的生存困境,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来。
2.完善编制、职称及晋升制度,鼓励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抓紧制订我国幼儿教师编制标准,科学规划幼儿教师编制的数额、比例;灵活调整已有存量,弥补幼儿教师的编制空缺;制订多元管理体系, 促进编制良性流动;加强编制的核定与监管,完善幼儿教师的编制管理。此外,各地要依据学前教育的特点、需求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独立的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晋升标准,畅通职称评聘通道,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依托和实施路径[27]。
3.减轻幼儿教师工作负担和压力,构建人文关怀的园所环境。在工作上,幼儿园管理者应缩小班额,提高师幼比,努力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鼓励同事间互助合作,共同分担;加强家园合作,赢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与支持。在生活上,幼儿园管理者应尊重和关心教师,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要求;重视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定期进行心理疏导,排解心理工作压力;创新园外活动设计,满足幼儿教师的娱乐需求,使其能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二)强化从业者的专业认同,完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
专业认同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内在因素,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是国家和社会建设学前师资队伍、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需求和号召。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2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29]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热爱幼教、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怀[30]。因此,应重视并加强从业者专业认同的培养,构建内在衔接的学前教师教育体系。
一方面,培养学前师范生的专业情感,做好职前教育。专业情感是学前师范生乐学好教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首先,高校应开设针对性的课程,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学前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对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强对国家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幼儿教师的职业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最后,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学前师范生,应具体分析其特点、原因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31]。此外,高校应及时为学前师范生更新学前教育领域的就业信息和从业需求,引导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树立科学务实的择业观,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脚踏实地,理性就业。
另一方面,深化在岗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规范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入职教育作为健全教育体系的环节之一,是深化教师的“专业忠诚”、减少教师流失、增强教师吸引力的关键[32]。幼儿园应为每一位新手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新手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使新手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从而感受到工作所带来的成就,以及儿童带给他们的快乐,强化专业认同。在职教育也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在职教育阶段,除了拓展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外,还应引导幼儿教师不断完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创新激励制度,鼓励持续发展,使幼儿教师享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充分感受自身的价值和使命,进一步强化其工作热情和专业认同。
总之,幼儿教师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和强化要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始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必须系统连贯、协同一致。
(三)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重视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广受关注和重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需进一步的提高。为实现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国家和政府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重视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一方面,将学前教育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另一方面,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合理利用。此外,政府应凝聚多方主体,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促进公众对幼儿教师的理解和支持[33]。
2.健全社會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首先,扩充幼儿教师参政议政的机会。鼓励幼儿教师主动参与到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充分发挥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其次,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必须觉醒,积极捍卫和行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民主管理、职称评定及进修培训等专业自主权。政府在维护幼儿教师权益方面还需多做努力,切实完善落实幼儿教师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
3.完善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以幼儿教师队伍自身的专业和优质为前提。国家要完善教师招聘录用制度,严格限定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并逐步提升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健全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在严格把控学前师资队伍的基本质量的基础上,激励在岗幼儿教师持续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更新教育方法、理念,实现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13]邬志辉,秦玉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14]吴姝静.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19]周兆海.薪酬激励与制度吸纳: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20-23.
[4]陈蓉晖,吴姝静.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57-61.
[5][32]杨明刚,于思琪,唐松林.如何提升教师吸引力:欧盟的经验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4):84-92.
[6]王晶,杨莹莹,杨子瑶.地方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2):36-42.
[7]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2019-12-10).
[8]杜屏,朱菲菲,杜育红.幼儿教师的流动、流失与工资关系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3(6):59-65.
[9]高莉杰,卢清.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及其原因分析[J].科教导刊,2011(4):72-73.
[10]苏刚.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实困境及重塑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78-80.
[11]冯帮,王曼.社会阶层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7):40-43.
[12]刘焱,涂玥,史瑾.我国农村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12):16-22.
[15][18][21]滑红霞.增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32-34.
[16][33]夏小书.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相对偏低的表征、归因及解决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6(12):37-40.
[17]储朝晖.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上)1949—2009[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274.
[20][31]易凌云.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 (06):116-123.
[22]沈阳,凌国顺.雇主吸引力国内外研究评述[J].企业活力,2011(05):63-67
[23]谢维和.教育活動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0.
[24]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2.
[25]张晓辉.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55-57.
[26]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 5262659. htm.
[27]丁海东,张爱华.为幼儿教师明确身份提高待遇[J].教育导刊,2010(05):95.
[28]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29]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9/14/content_2224534.htm.
[30]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5/content_ 5340776.htm.
(责任编辑:刘宇)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attrac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affects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preschool teachers,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uropean Unions definition of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teachers attrac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for the professional attrac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and propose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platform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o ensur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ractitioners, developing pre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ction education and Onthejob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social status of preschool teacher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ttraction; preschool teachers; teacher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