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起到重要作用,其存在有助于调和国家经济,使各方面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所以说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要加大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内部的违纪现象,并且进行整顿,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固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纪检监察机构还不尽完善,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并未对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机构给予明确的权利界限,也就表示其依然处于法律边缘,对于工作定位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这样一来,纪检监察人员容易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法律指导,从而影响到监察工作的开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当下实际,针对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并且制定出了相应的改进问题,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优化措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专列一章作为重大制度安排,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战略部署的又一深化之举。2019年以来,随着中管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打牢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工作基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是摆在国有企业各级纪检监察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剖析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企纪检机构)日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在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日常监督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问题剖析
(一)监督制约不足
在国有企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纪检监察机构应起到制约作用,因为权力一旦不再受到约束,可能导致权力的享有者走向腐败,甚至是犯罪。而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政府部门也有所提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不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时刻敲响权力享有者心里的警钟,使其在人民的监督下,时刻保持自我监督,从而起到相互督促,相互进步的作用。但是,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纪检的监督制约力度还有待加强,因为在以前的工作过程中,工作纪要都是人工处理,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缺乏系统性的管理,而且人工处理难免存在疏漏,其规范性与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导致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力度也由此降低,所以说在新时代下纪检监察部门想要形成对于权力的有效制约,需要不断健全监督体系,爭取做到无死角控制,强化监督体系,为权力构造出更加坚实的笼子,由此促进企业发展。
(二)穿透预判不够
开展风险防范工作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必要手段,而进行风险防范的前提是进行风险预判,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好预判工作,把握风险走向,但是在传统的纪检监督模式下,由于无法使企业的信息系统相互融合,所以没有办法通过数据进行精准分析,由此为工作的即将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而且传统形式下的纪检工作方式只能说是被动监督,缺乏主动精神,相当于将企业纪检监督体系置于企业整体管理之外,所以缺乏穿透预判能力,现代的纪检监察工作想要革除这一弊端,需要使各类信息之间实现互通互联,并且形成完善的监督组织系统,将审计、监察等工作相互融合,从而提高纪检监督水平。
(三)监察形式存在问题
监察部门的主要任务目标是针对国有企业的人员开展监管以及检查工作,不过部分监察部门在工作形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专业化水平不高,无法完成本职工作,也未能发挥发现隐患、排除隐患的作用,常常是在重大事件产生之后才能够进行监察及监管,而国有企业高层人员也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监察力度不足等。除此之外,在不同形式监察工作过程中,未能与相关部门人员展开密切合作,不能对企业具体情况以及事件进行全面控制,导致国有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四)纪检监察人员执纪能力薄弱
国有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而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企业纪检机构与政党机关有所不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之中,企业纪检机构所涉及的是企业内部的一系列业务活动,相较于政党机关而言,内容较为冗杂,这对于纪检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挑战,其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来应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说纪检监察机构具有监督、制约、查腐的作用,但是当工作正式开展过程中还需要企业多方面加以配合,所以说了解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也尤为重要,也就是说需要纪检监察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若是纪检监察人员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性知识,很可能影响到案件最终的处置结果,甚至会给涉事人员留有余地,使纪检工作大打折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纪检人员未能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影响到本身的执纪能力,不利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优化措施
(一)夯实监督基础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国企纪检机构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本单位党组织的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强日常监督摆在重要位置,贯穿于纪检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以监督的实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注重学习提升。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要求,强化全员培训力度。既注重结合实际需要,通过以案代训等方式提高纪检干部纪律审查和调查处置的业务能力,又注重培训提升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开展日常监督的水平,特别是把握运用政策的能力,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监督的工作能力。三是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将掌握本单位政治生态状况作为日常监督的切入点,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通过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畅通监督信息的共享交流渠道,使日常监督有章可循、相互依托。
(二)创新监督方式
国企纪检机构应当结合实际,贯通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在用好谈话、函询等传统监督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日常监督落到实处。一是主动出击,建立发现问题的机制。可以主动列席所在单位有关重要会议,“经常旁听”发现问题,“三转”后纪检机构应当聚焦“监督的再监督”这一职责定位,过去常参加的“背书式”监督坚决不能再参加,但笔者认为,有些重点事项纪检机构还必须派专门人员参加并深入掌握,不了解业务就没有发言权,诚然,纪检机构参与监督不是给职能部门签字背书,而是通过参与具体工作,发挥监督的震慑作用,将监督阵地前移到运动场,通过督促主责部门发挥主体作用来实现“监督的再监督”这一目的,纪检机构仍应有重点地参与所在单位的重大采购、重要招聘、重点事项,决不能当甩手掌柜。再比如,可以通过发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作用,发挥监督的合力,及时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是定期组织专项监督检查,“主动出击”发现问题;或是经常与“关键少数”谈心谈话,“沟通互动”发现问题等。二是强化问题线索处置。要把问题线索处置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切入口,对实名举报以及查办案件发现、巡视巡察移交、审计监督提供的问题线索等及时认真调查核实,从严查办和督办。
(三)聚焦“宣传教育”这个重要载体,推动项目监督共频共振
坚持对项目一线开展经常性、针对性、主动性的廉洁从业教育,抓好廉洁教育、廉洁责任、廉洁承诺、廉洁防控、廉洁巡查、廉洁评价“廉洁六步曲”的落实。一是打造宣传阵地。将廉洁从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实际,在项目一线打造廉洁宣传栏、展示窗、文化墙、文化驿站等,利用办公电脑、电子显示屏推出廉潔桌面、廉洁图片和警言戒语,编发廉洁从业口袋书、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读本,依托微信、QQ群打造“廉洁微课堂”,筑牢项目管理人员廉洁从业防线。二是强化活动引导。以每年集团廉洁教育月为契机,策划“五个一”活动,即:在重点项目开展廉洁“双创”(创廉洁工程、创廉洁队伍)活动,开展家庭助廉系列活动,开展廉洁微电影进项目巡展巡演活动,开展参观党风党纪教育基地活动,开展廉洁作品征文活动,同步开展讲廉洁党课、项目管理人员学法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廉洁文化活动载体。三是推进廉洁共建。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前,实施廉洁交底,同步签订廉洁合同,公布举报方式,将纪律要求挺在前面,将事前防范、事中制约和事后惩戒结合起来,强化监督制约。
(四)激励员工并改善绩效考核方法
留住人才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拥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企业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做出成绩的员工缺乏鼓励和奖励,降低了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提高了人才的流失率。同时,企业也缺乏对员工成绩的准确判断,有时成绩好的员工反而没有成绩差的员工得到的表彰多,这种不公平的绩效考核方式也让员工的努力得不到肯定,让员工缺乏工作的动力,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在新的经济发展观下,要迅速开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要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把创新精神融入企业发展框架。要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能力,提高职工政治素养,就必须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转变,树立服务意识,把建设“学习型企业”作为新时期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悦.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8(05):236–237.
[2]惠跃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19):47.
[3]彭荫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08):85.
[4]王士奇.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6.11(008).
[5]靳玉东.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全面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J].企业文明,2019(5):34–36.
[6]李东方.国有企业境外工程项目廉洁监管与风险防控之策[J].领导科学,2018(3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