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2020-10-26 06:48:58刘飞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程师应用型模块

刘飞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大力改革。中国应用型本科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运而生[1],《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客观呈现了中国工程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2017年国家教育部引导高校工科类专业向新工科转型。这些纲领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不间断地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人才所历经的高等教育阶段,是实现人生重大转折、进一步学习并把所学转化为可用的能力的重要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不仅是在学生身上粘贴知识,而是怎样使知识升华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即根据培养目标来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能力,能力即成果,从而对国家、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为实现高校这一社会所需功能,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为例,将专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各种能力分析整合为能力模块。

1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定位,结合企业岗位设置情况,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岗位定位;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了对人才素质和发展潜能等方面的要求。专业的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致力于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工程素养和人文素质,遵守职业道德,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础、节能减排意识、创新精神和外语综合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现代工程工具使用能力,能运用专门知识和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专业领域及相关新兴产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运行及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成为制冷低温行业的设计、生产管理、运行及维护等工作的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服务工程师或项目经理。

2 模块化能力体系的构建

本文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为例,将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各种能力分析整合为7个能力模块。

2.1 所需能力的分析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指导下,专业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进行分解找出其中的关键词,从而分析出应用型人才所需的18种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能力分析

2.2 所需能力的整合与模块化

把需要培养的能力列出整合成7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1~3个子能力,列出培养这些能力所需的课程,如表2所示。

表2 模块化能力及相应子能力和课程

2.3 模块化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各模块的培养途径和培养措施如下,同时提出对学生的自我修养要求。

关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能力模块,采用课堂引导与学生自我训练相结合的培养途径。首先,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讲解重要知识点,提供记忆方法,课前提问、课后小结,考核难度适中;其次,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督促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多看书、看懂书。另外,学生还要能充分认识自我,加强自我训练。

关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专业表述与分析能力的专业基本能力模块,采用课堂引导、课内外训练与实验相结合的三合一培养途径。首先,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工程问题进行专业表述并进行合理分析,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和例题讲解知识,例题和实验内容讲解细致入微,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奏效,架设好多课程间知识的衔接桥梁,因材施教,作业精选适量,考核方式多样化,难度适中;其次,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四年不间断,强调专业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听懂课和做好作业的基础上多看专业书籍;再次,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需从大一开始培养。另外,学生自己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关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文献检索与综述能力和绘图软件应用能力的综合能力模块,采用课堂引导、实践、强制应用、课内外训练和竞赛五合一的培养途径。首先,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梳理知识体系、构建章节知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的整体认知体系,形成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模式,做好知识桥梁的合体和路面铺设工作,逐步引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因材施教,因才选题,任务量适中,以是否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作为成绩判定的主要依据;其次,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引导学生阅读专业文献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阅读专业文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研究分析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必要时主动寻求老师帮助,立志成长为设计工程师。

关于培养学生创新与研究能力、专业能力扩展和专业岗位能力的专业扩展能力模块,采用条件支持、学科竞赛、教师引导、兴趣培养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五合一培养途径。首先,课堂以培养兴趣为主,教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带领学生了解有关标准,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就业和发展;其次,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实践内容,指导学生选择性就业,鼓励学生考研,支持学生创新实践并参加学科竞赛;再次,学校要为设计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物质条件支持,做好相应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还要利用暑假时间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另外,学生还应自己培养专业兴趣,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用工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完善职业发展规划,主动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实习锻炼,立志成长为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或服务工程师。

关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主观能动能力模块,采用广泛阅读、践行新思想和讨论座谈相结合的三合一培养途径。首先,明确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含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懂法守法,尚德遵纪,有理想抱负,善解人意,能够经受住失败和不幸的打击;其次,带领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再次,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报刊书籍;再其次,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小范围主题讨论或座谈会;还要利用假期开展义务劳动和公益等各种活动。工科类学生应广泛阅读人文类书籍,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各种座谈会、义务劳动和活动。

关于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中英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的交流与管理能力模块,采用课堂引导、不间断练习、团队合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四合一培养途径。首先,通过课堂、师生交流、作业或课程任务(含其他课程的任务)、答辩、活动、比赛等形式不间断培养学生中英文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翻译英文文献和进行专业论文的中英文写作,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其次,通过课堂和假期企业实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工程管理能力,通过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宿舍、监督帮助同学学习和自行组织活动和等方式进行管理实践,确保每个同学都有管理任务在身并进行工作成绩考核;再次,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引导学生重视培养自己外语、交流合作和管理的能力,尝试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努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另外,学生应主动与同学和老师聊天,组建或参与团队,每天晨读英语半小时以上,尝试用英语交流,主动承担任务,有责任有担当,为工作后能够胜任生产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工作岗位打下管理基础。

对于自学能力模块,教师们可通过课前课后作业、翻转课堂、跨界课堂等方式使学生养成自学能力。学生自己要努力做好预习、复习和线上学习任务,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和资料。

2.4 能力培养体系的运行与持续改进

能力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学校优质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其一,在教学管理方面,专业负责人依据培养措施分课程制定课程目标和能力考核体系,组织编写课程大纲、教案和系列教材,进行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设计、作业与任务布置以及考核(含过程考核)安排;其二,在惩戒措施方面,依据规章制度做好对学生的提醒、预警、警告、处分以及退学的工作;其三,在实践保障方面,不仅要为实践环节提供充分的条件支持,除了课内实验、实习实训外还包括课程设计、设计性实验、创新实践和顶岗实习的条件支持,还要把学校工作任务中学生能完成的部分均匀分配给学生管理,安排老师负责指导和考核;其四,在活动保障方面,安排适量的讲座、读书、座谈、竞赛、公益等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来组织实施;其五,在阅读保障方面,第一学期开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学生每学期都针对某知识点(自选)做检索、阅读与综述任务,由相应的专业教师每学期评分,第七学期计算总成绩;其六,在师资保障方面,承担育人工作的教师要负责称职;最后,在学生保障方面,让学生认同能力培养体系,做到目标明确、主动求进、健康成长、听从指导、兴趣导学、规范限行、学以致用、自我发展。

根据能力考核体系,可以把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工程师校内外成长档案”提供给就业单位,联合就业单位定期对毕业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定期征求就业单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见;根据“工程师校内外成长档案”分析毕业生的能力在其培养、成长和发展过程的路径、趋势与障碍,作为培养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能力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培养社会所需工程师。

3 结语

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至今已有了明确的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工程师的成长之路是其综合能力的成长之路,各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能力齐头并进才好适应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的能力培养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产出(形成的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体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导方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抓实干求成效,蓄足能力谋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师应用型模块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英语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40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青年工程师
安徽建筑(2020年4期)2020-05-23 01:37:12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选修6 第三模块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