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drik Lackner
(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奥斯纳布吕克 49076)
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很简单,也很容易令人信服:通过把在一家企业的实践培训和在一所高校或者职业学院的大学学习进行相互结合,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能够获取学术资格,而且还可以在这样一个经过系统性协调的学习项目中获取基本的实践经验。[1]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实践与应用导向性。教学计划使在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和在企业的实践培训阶段相互协调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双元制高等教育中,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和应用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整个学业中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2]:学生应当把在大学获得的学术能力直接应用到另一个学习场所,即企业里,并科学、主动地构建和反思这种不间断的转化和应用过程。
特别是那些已与实务界建立了合作网络并拥有良好、长期且坚实合作关系的高校有能力举办高质量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因此,应用科学大学从一开始就在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的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应用科学大学深深扎根于所在区域,并与当地企业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开设双元制专业对他们来说十分得心应手。
首先通过解析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定义和它的主要特征以及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的相关重要统计数据。其次要想理解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近年来为何发展得如此迅速,就需要分析它给相关参与者所带来的益处。高速发展阶段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措施和质量完善过程伴随和保证。为了使双元制高等教育将来也可以继续成功地发展下去,并在市场上继续大幅增长,它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及其将来的发展规划也是重点。在此,除了要为双元制高等教育提供更好的科学理论支持以外,还应该推进组织和监管框架的专业化。为此,一些联邦州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方案——特别是巴登-符腾堡州建立了公立的双元制大学(Duale Hochschule Baden-Württemberg)。
如果想从概念上追溯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本质,可以参考最新的《2020年德国教育报告》对它的定义:“双元制高等教育把大学学习和职业培训或者反复出现的、超出一个实践学期范畴的实践阶段进行相互结合”[3]。这个简短的定义体现了以下几点:(1)双元制高等教育依托高校开设的专业进行;(2)至少涉及高校和企业(实践单位)两个学习场所;(3)在不同学习场所的人才培养都是经过特别协调的,并在教学计划上体现为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因此,双元制高等教育位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地带,它是一种兼具学术性和职业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由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都紧密联结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这两个学习场所,可以说,双元制高等教育延续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成功原则[4]。就传授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场所而言,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中,学习场所是职业学校;双元制高等教育中,则加入了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高校。因此,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不同学习场所在结构、体制和课程设置上的相互联结、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以及与实践的紧密结合。[5]高校开设的一些专业,如果只是在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学期的实践学习或义务实习,也就是要求学生自己找实践单位,自己组织实习,那么这样的专业还不符合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的要求。[6]双元制提出的要求是,在不同学习场所的学习要在课程设置、结构、体制和组织上实现真正的融合。不同学习场所简单地并列存在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满足双元制提出的要求的。为此,高校与企业合作伙伴之间须通过签订协议来保障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应当由双方共同建立相关的委员会(如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工作组等)[7]来进行指导、监督、协调。
根据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所做的类型区分,可将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分为四种类型:(1)和(2)属于首个职业资质教育(Erstausbildung)的范畴,因此提供的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3)和(4)则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既提供本科层次,也提供硕士层次的高等教育。
(1)融合职业培训的双元制专业(ausbildungsintegrierender Studiengang)。这类双元制专业的特点是,学生除了要在大学学习,也还要完成《职业教育法》(Berufsbildungsgesetz)中规定的一项职业培训。在此,大学学习和职业培训在结构和体制上是相互联系的,职业培训的一些部分会被抵算为大学学习的学分。学生完成学业不仅取得职业培训结业证书,还取得学士学位。
(2)工学一体式的双元制专业(praxisintegrierender Studiengang)。这类双元制专业的学生不参加职业培训,毕业时自然也不获取职业培训的结业证书。此模式下,学生更多地是定期完成在企业的不同必修实践学习阶段,学习内容与在高校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关联性,是经过高校和实践单位协调过的,学生完成学业只取得学士学位。
近年来,在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工学一体式的双元制专业已成为主流,超过50%的双元制本科专业都采取这种形式。此外,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元制专业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企业在自己确定的遴选程序中自主挑选学生。此外,学生在高校注册,除了要满足高校的普通入学条件,还须在融合职业培训的双元制专业中,提供跟企业签订的职业培训合同;在工学一体式的双元制专业中,则须提供跟企业签订的学习协议[8]。
(3)在职双元制继续教育专业(berufsintegrierendes duales Weiterbildungsstudium)。这种类型的双元制继续教育专业面向在职工作人员,并将他们在企业的职业工作与大学学习(本科或硕士)结合起来。这样的专业往往要求学生已经成功完成了一项职业培训。参与双元制人才培养的企业也都大力支持学生的学业(例如免除他们的一些工作任务,提供经济上的资助等),并且与高校定期协调学习内容和教学计划。学生完成学业取得本科或者硕士学位。
(4)工学一体式双元制继续教育专业(praxisintegrierendes duales Weiterbildungsstudium)。这种类型的双元制继续教育专业不要求学生在一家企业工作,但是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和在企业定期进行的实习进行相互结合。学生完成学业取得本科或者硕士学位。
多年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数量一直在明显增加。应用科学大学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有了显著提高[9]。2000年至2019年间,应用科学大学的新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从2000年约9万8千名新生增至2019年约22万名新生)。2019年,43%的德国大学新生开始了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学习(2000年为31%)。高速的增长趋势显明,应用科学大学为德国的专业人才培养贡献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10]
2016年,高校双元制专业注册的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了10万名。目前,近5万家企业参与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双元制专业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目前已超过1 600个。[11]
表1列出了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一些重要统计数据。统计的时间点分别为2005年和2018年。鉴于统计时间点的跨度,可以从统计数据中总结出关于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发展的四点结论。这些论点表明,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在此期间明显地得到了巩固与加强:
表1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重要统计数据*
2005年选择双元制专业的新生人数比例还不到1%,当时此类专业还处在利基区域(Nischenbereich)。2005至2018年间,双元制专业明显已跳出了这个区域。2018年有近2万7千名新生开始了双元制专业的学习,差不多占到德国所有高校新生总数的6%。在经历了2005—2018年之间指数级增长后,双元制高等教育现已成为了德国高等教育市场上一种独特的学习形式。这样的增长也将在未来几年里继续下去。中期来看,双元制新生实现近10%占比指日可待。
现有数据清楚地表明,双元制专业几乎都集中于应用科学大学。2005年近15%的新生在综合大学开始了双元制专业的学习,到2018年,比例降至不到6%。2018年超过94%的新生在应用科学大学开始了双元制专业的学习。鉴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最初创立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自己以实践为导向的特色,从而与综合大学区别开来[12],所以双元制专业集中在应用科学大学也是合理且正确的。由于与区域经济界的紧密联系,应用科学大学必然注定适合发展双元制的学习形式。在此背景下,德国科学委员会指出,应用科学大学可以进一步扩展双元制专业的建设以塑造更鲜明办学特色,[13]这一建议得到一致的认同。
一直以来,私立应用科学大学也属于双元制专业的提供者。2005年超过60%的双元制专业新生在私立应用科学大学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但是,2005至2018年间,该比例大幅下降(2018年为27.4%)。如今,大部分双元制专业都由公立应用科学大学开设。
从双元制高等教育巩固与加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双元制专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学科类别,即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2018年为46.1%)、工程学(2018年为36.8%)以及医学和健康科学(2018年为15.4%)。
与其他学习形式相比,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强劲,是因为它使各方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下表2总结了双元制高等教育给参与的企业、学生和高校带来的益处。总体看来,它开拓的是一个三赢局面(“win-win-win”—Situation)。
表2 双元制高等教育为各方参与者带来的益处
对于企业而言,参与双元制高等教育能使其在很多方面获得实质性的益处:首先,企业能够吸引到年轻的人才。人才招募将逐渐成为关乎企业生存的一个战略性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总部或工厂通常位于较小或非繁华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企业往往只有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培训,才能招募到“潜在的人才”,并让他们有动力搬到“比较偏避的地方”或者从大城市搬到该地区。参与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企业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就熟悉企业、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并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鉴于当今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资格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人才招募对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将来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还会持续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像在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家,企业如今必须实现向数字化和全自动生产过程的转变,因此,他们对能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大[14]。
除了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以外,参与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企业还可以获得一个重要的益处: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双元制人才培养与高校建立联系,并从多方面受益:一般来说,企业都会与高校教师有直接的交流和联系,从中可能又会产生新的转化和研究项目、继续教育计划、创新的产品创意甚至是创立企业的建议。对企业而言,获取这样免费进入高校合作网络的机会“价值千金”。企业只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结识新的合作伙伴、参与新的主题、共同碰撞出新的想法。
只有拥有一支积极进取、有才干、高素质的年轻人才队伍才能让企业将来也通过创新来实现企业快速的增长。因此,那些希望通过参与双元制高等教育留住未来人才的企业,其实是在为保持他们的创新能力做出努力。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双元制专业主要使他们在四个方面受益:第一,学生从进入双元制专业开始学习的第一天起就有一定的收入。虽然德国的公立大学不收取本科和硕士专业的学费,另外《联邦教育促进法》(BAföG)明确规定,每位有需要的学生都有获得联邦政府财政支持的合法权利,用于支付他们的生活费用(教育资助),但在德国,年轻人从中学毕业后就应该自己赚钱的这种想法仍然很普遍。因此,双元制专业很好地顺应了这个尚未完全消失的社会期望,因为它把大学学习和取得收入的机会结合了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双元制高等教育也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因为它为那些家庭里的“第一代大学生”(first generation students)打开了进入高等教育但机会仍不均等的大门,并且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出身或移民背景而导致的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的差异[15]。第二,除了有收入,双元制专业能够提供出色的就业前景:在大多数情况下,双元制专业的毕业生会立即得到由他们的培训企业提供的一份无限期雇佣合同,并拥有很好的提拔机会和职业晋升空间。第三,双元制专业学生可以相信的是,对他们的人才培养是建立在结合实践和应用之上的优质高等教育(获取学术资格)。第四,双元制专业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获得两个资质证书:通常情况下一个是学士学位,另外一个是根据《职业教育法》(BBG)规定完成一项双元制职业培训,从而取得相关职业资格。
德国的高校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双元制专业可带来的众多战略优势。首先,双元制专业是进一步扩展和加强高校与实务界关系的十分有利的机会。双元制专业也是推动高校与企业在其他领域(科研、转化、继续教育)开展合作的有效催化剂。其次,高校有机会通过双元制专业来加强自身的办学特色。如果一所高校决定把开设数量可观的双元制专业作为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那么所要传递的明确信息是:学校愿意认真负责地承担在地方上的责任,希望与地方企业一起携手培养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第三,通过双元制专业,高校有机会制定具有创新性、满足具体需求,并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最佳结合的课程设置。开设双元制专业会促使高校在内部推动必要的创新和质量发展过程。第四,通过双元制专业,高校能够招收到一批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群体。目前,双元制专业的辍学率为7%,远低于一般本科专业的平均辍学率(30%左右)[16]。因此,提供双元制专业的高校,学生的毕业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目前,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充分。对应用科学大学体系的研究也是如此:在德国,对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有很大的研究需求[17]。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研究也必须持续性地加强和扩大[18]。近来新发行了一份完全以研究双元制高等教育和为它提供科学理论支持为主的学术期刊,由DUZ出版社出版,名为《双元制高等教育——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人力资源》(Duales Studium—Personal in Hochschule und Betrieb gemeinsam entwickeln)。此外,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每年都与汉诺威评估和认证机构中心(Zentrale Evaluations-und Akkreditierungsagentur Hannover,德语缩写:ZEvA)合作举办“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未来”学术会议。深入研究双元制高等教育对制定和保障高水准的双元制高等教育必不可少。因此,这样定期的学术交流十分有益。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考虑是否应该把双元制专业的一些基本标准纳入法律规定的范畴[19]。2019年10月24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支持双元制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德国联邦议会也要求联邦政府对双元制专业是否需要法律规制进行科学研究。[20]出于质量保障的考量,对双元制专业进行法律规制显然是合理的。但是,规制框架不应过紧,否则会不必要地限制到高校在创办特色、推行试点项目和试运行条款条例上所需要的自由度。然而,现在显然急需的是各联邦州要像巴登-符腾堡州的州立双元制大学一样,建立自己的主品牌(Dachmarke),让它发挥能力中心的作用,为开发创新型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方案提供支持,使双元制专业在市场上得到专业化的推广,并积极主动地促进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这些主品牌不一定必须以独立高校的形式建立,可以是先建立一个组织框架或交流平台。比如说,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双元制大学(Dualen Hochschule Rheinland-Pfalz)。尽管会以为这是一所大学,但它本身并不是一所独立的大学,而是一个面向全德国的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主要负责七所应用科学大学和两所综合大学的共80个双元制专业的市场推广。柏林州政府目前也在讨论建立一个“州属双元制高等教育机构”的事宜[21]。
决定一个双元制专业成败的关键是不同学习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成功的联结,以及学术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只有当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时间所占比例至少为50%时,后者才能得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课程设置绝不能使企业短期的需求超越一切,在这方面,双元制专业的质量保证与传统专业的质量保证是有区别的[22]。双元制专业的质量保证因此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此外,很多的双元制专业是由私立高校提供的。只有确保双元制专业的高学术质量标准,双元制高等教育才能在未来得以继续高速发展。现今,它在德国已是一种成功的高等教育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