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帅 李仁崑 周继华 王俊英 钟连全 崔永恒
(1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2 北京市昌平区种子管理站,北京 102200;3 北京市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1101)
叶用甘薯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多次采收,叶片、叶柄、嫩茎可作蔬菜食用;甘薯的茎尖和嫩叶营养丰富,富含粘蛋白、纤维素、维生素和果胶等,是优良的营养保健蔬菜[1-2]。我国福建省、广东省、湖北省、浙江省等地,叶用型甘薯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显著[3]。北京农技推广部门引进福菜薯18 号试种成功并推广种植,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但种植品种单一,对叶用甘薯的引进开发比较少。近年来,南方地区育成了福菜薯22、广菜薯5 号、浙菜薯1 号等叶用型甘薯新品种,本研究以福菜薯18 号为参照,比较13 个引进叶用甘薯新品种的产量、食用口感等,以期丰富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用甘薯品种。
1.1 试验条件试验于2019 年在北京市昌平区种子站试验基地塑料大棚中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整地时,每hm2施有机质含量40%的鸡粪有机肥90000kg 作底肥,每次采收后灌水施肥,尿素和水溶肥(20-20-20)交替使用,每次用量75kg。
1.2 试验设计供试品种13 个(表1),福菜薯18 号为对照。每个品种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1.68m×3m。为贴近生产方便采摘,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面宽54cm,畦与畦之间空档30cm,每畦种3 行,对应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18cm×20cm,4 月3 日栽插。
表1 参试叶用甘薯品种
1.3 调查指标采收产量 定植后40d(5 月13日)第1 次采摘,10 月22 日采收完毕,共采摘14 次。采收前期和后期各4 次,采收中期6 次,根据实际情况每10~15d 采摘1 次,每次采摘后用电子秤测量各个小区全部收获茎尖产量。嫩茎尖采摘标准:用手易摘断,采后的嫩茎尖不必再摘除老硬茎段,不用撕去茎和叶柄的外皮,即可直接食用。
外观性状 观察品种叶形、叶色、叶脉色、叶柄色、茎色、茎尖茸毛。
单茎重量(g) 在6 月3 日(采收前期)、8 月8 日(采收中期)、10 月9 日(采收后期)测定;每小区随机抽查10 条嫩茎尖,用电子天平测定茎尖的鲜重,取其平均值。
单位面积茎尖数(个) 单位面积产量/单茎重量。
食用评价 于采收中期,采摘嫩茎尖后洗净,依次投放于沸水中烫至刚熟,捞起,请10 名人员品尝评定。参照全国区试评价标准,对茸毛、烫后颜色、香味、苦涩味、甜味、滑腻感6 项指标打分,对照每项指标设固定分 70 分,在对照分基础上打分,按每档5 分浮动,其中烫后颜色、香味、甜味、滑腻感较对照多加分,反向减分;茸毛、苦涩味比对照少加分,反向减分。计算综合评分,综合评分=(茸毛+烫后颜色+香味+苦涩味+甜味+滑腻感)/6。
2.1 不同品种的外观参试品种叶形有心形、心形带齿、浅复缺刻、深复缺刻等(表2)。除福菜薯23外,其余12 个品种的茎尖嫩叶色、叶脉色、叶柄色、茎色均为绿色,福菜薯23 茎尖嫩叶色、叶脉色、叶柄色、茎色均为紫色。除福菜薯23、浙菜薯1 号、浙菜薯726 茎尖有少量茸毛外,其余品种茎尖无茸毛。
表2 参试品种主要外观特征
2.2 不同品种的食用评价由表3 可知,薯绿1 号烫后颜色评分最高,其次是鄂菜薯10 号;鄂菜薯10号和广菜薯5 号香味评分最高;广菜薯5 号苦涩味最轻,其次是薯绿1 号;鄂菜薯10 号甜味评分最高,其次是浙菜薯1 号和鄂菜薯1 号;福菜薯23 滑腻感评分最高,其次是广菜薯5 号和鄂菜薯1 号。从综合评分来看,鄂菜薯10 号、薯绿1 号、鄂菜薯1 号、鄂菜薯2 号、广菜薯5 号、浙菜薯1 号高于对照福菜薯18 号(70 分)。
表3 参试品种的食用评价 (分)
2.3 不同品种的采收产量分析由表4 可知,品种对叶用甘薯总采收量的影响差异明显,每hm2总采收量在6.7 万~11.5 万kg 之间。莆薯53、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 号、福菜薯18 号、广菜薯5 号总采收量排在前5位。与福菜薯18号相比,莆薯53、浙菜薯1号、鄂菜薯10 号的总采收量分别增加14.1%、7.6%、4.6%,其中莆薯53 达到显著性差异;广菜薯5 号和广菜薯7 号比对照分别减少5.1%、6.5%,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余品种减幅达10%以上,差异显著。品种对3 个采收时期的采收量有显著影响。采收前期,叶用甘薯采收量每hm2在1.4 万~3.3 万kg之间,鄂菜薯10 号、莆薯53、台农71、鄂菜薯1 号、广菜薯5 号采收量排在前面,与福菜薯18 号相比,鄂菜薯10 号、莆薯53 的采收量分别增加35.6%、29.7%,差异显著;浙菜薯726 显著减少37.6%,其余品种增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采收中期,叶用甘薯采收量在3.4 万~6.2 万kg 之间,浙菜薯1 号、莆薯53、福菜薯18 号、鄂菜薯10 号、广菜薯5 号采收量排在前面,与福菜薯18 号相比,浙菜薯1 号、莆薯53 的采收量分别增加10.2%、1.4%,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鄂菜薯10 号减少10.3%,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减幅达12%以上,差异显著。采收后期,叶用甘薯采收量在1.1 万~2.8 万kg 之间,莆薯53、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 号、福菜薯22、福菜薯18 号排在前面,与福菜薯18 号相比,莆薯53、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 号、福菜薯22 采收量分别增加29.9%、16.1%、8.8%、6.2%,莆薯53 达到显著性差异;浙菜薯726、台农71、薯绿1 号减幅达28%以上,差异显著;其余品种减幅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表4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采收量和总采收量 (kg/hm2)
2.4 不同品种单次采收量及其构成(单个茎尖重、单次采收茎尖数)整个生长季,共采收14 次,单次平均采收量见表5。就产量构成而言,品种间单个茎尖平均鲜重和单次平均采收茎尖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除鄂菜薯2 号、浙菜薯726 外,其余品种的单个茎尖平均鲜重均比福菜薯18 号有所增加,其中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 号分别显著增加54.1%、29.3%,鄂菜薯1 号、广菜薯5 号、福菜薯23 增幅在15%以上。对于单次平均采收茎尖数而言,与福菜薯18号相比,莆薯53 增加6.6%,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广菜薯7 号、鄂菜薯2 号、广菜薯5 号、鄂菜薯10号、台农71、浙菜薯726 分别减少13.1%、13.3%、17.0%、18.5%、18.8%、18.8%,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余品种减幅达20%以上,差异显著。
表5 不同品种单次平均采收量及产量构成
2.5 不同品种3 个采收时期的单次采收茎尖数由表6可知,品种间3 个采收时期的单次采收茎尖数存在显著影响。采收前期,品种间的单次采收茎尖数每hm2在33.6 万~78.0 万个之间,与福菜薯18 号相比,莆薯53、台农71、广菜薯7 号、广菜薯5号、鄂菜薯10 号分别增加45.7%、32.2%、24.1%、22.3%、17.0%,其中莆薯53 增幅显著;各品种减幅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采收中期,品种间的单次采收茎尖数每hm2在69.6 万~104.6 万个之间,与福菜薯18 号相比,莆薯53、鄂菜薯2 号、浙菜薯726、福菜薯23、广菜薯7 号、台农71 分别减少3.9%、13.6%、18.1%、21.7%、23.2%、23.8%,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余品种减幅达27%以上,差异显著。采收后期,品种间的单次采收茎数每hm2在45.6 万~106.0 万个之间,与福菜薯18 号相比,莆薯53 减少12.3%,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显著减少25%~57%。多数品种的单次采收茎尖数在采收中期达到高峰。采收前期和采收后期品种间的单次采收茎尖数差幅大于采收中期。
2.6 不同品种3 个采收时期的单个茎尖重由表7 可知,品种间3 个时期采收的单个茎尖平均重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采收前期,单个茎尖平均鲜重在8.7~16.5 g 之间,与福菜薯18 号相比,浙菜薯1 号、鄂菜薯1 号、福菜薯23、薯绿1 号、鄂菜薯10 号、广菜薯5 号分别增加47.5%、25.3%、21.3%、19.1%、16.0%、1.7%,其中浙菜薯1 号增幅显著;其余品种减幅在4.1%~21.9%之间,差异不显著。采收中期,单个茎尖平均鲜重在7.6~14.1g 之间,与福菜薯18 号相比,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 号、广菜薯5 号分别增加36.0%、16.1%、4.2%,浙菜薯1 号达到显著性差异;薯绿1 号、浙菜薯726 分别减少25.7%、26.1%,减幅差异性显著,其余品种减幅在4.5%~6.1%之间,差异不显著。采收后期,单个茎尖平均鲜重在5.0~8.3g 之间,除薯绿1 号、鄂菜薯2 号、浙菜薯726 比福菜薯18 号有所减少外,其余品种均有所增加,增幅在1.6%~17.7%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浙菜薯1 号增幅最高,其次是福菜薯22、鄂菜薯10号、福菜薯23、莆薯53。同一品种采收中后期单个茎尖重较采收前期均有所减少,后期较为明显。采收前期的单个茎尖重差幅大于后期。
表6 不同品种3 个采收时期单次采收茎尖数 (个/hm2)
表7 不同品种3 个采收时期单个茎尖重 (g)
长期以来,由于华南地区老百姓喜食甘薯茎尖、叶柄,从而使其人工选择和定向杂交育种走在了全国的前列[4]。叶用甘薯的食味与形态特征关系不大[5],研究选用品种来自南方,叶形类型丰富。从食用评价来看,13 种甘薯茎尖在烫后颜色、香味、苦涩味、甜味、滑腻感等方面存在差异,鄂菜薯10 号、薯绿1 号、鄂菜薯1 号、鄂菜薯2 号、广菜薯5 号、浙菜薯1 号食用综合评分高于对照。
试验中,莆薯53、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 号、福菜薯18 号、广菜薯5 号总采收量排在前5,但是,莆薯53 的产量虽高,但食味评价低于对照,品种表现与林晓淋等[6]在福州市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在选择作为蔬菜利用的叶用甘薯品种时,首先考虑其茎叶的食味,要达到鲜嫩爽口、无苦涩味和其他异味;其次是考虑茎尖的产量,需要具有种后早生快发,分枝和采后再生能力强等特点[7]。综合食用口感和产量表现等指标,13 个叶用甘薯品种中,以浙菜薯1 号、鄂菜薯10、广菜薯5 号表现较佳,可作为福菜薯18 号的补充品种,进一步生产试验后推广。另本研究中福菜薯23 产量处于中等水平,因叶色为紫色可作为搭配品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