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452470)梁晓飞
腰椎间盘突出症(l u m b a r d i s c herniation,LDH)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近些年该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患者发病年龄在不断下降。早期LDH患者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临床仍推荐使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随着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骨科手术也逐渐趋于微创化[1],此次研究分析了脊柱椎间孔镜手术在LD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LDH患者分为A、B两组(A=55,B=55)。A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27±4.6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14±0.35)年。B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41±4.49)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22±0.39)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首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年龄≤70岁;认知、理解能力正常;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其他腰椎疾病或腰椎手术史;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
1.4 手术方法 A组行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持续硬膜外麻醉后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切口位置,在标记处做切口(3~5cm)切开病变椎间隙,顺突出侧椎旁肌切除黄韧带,充分暴露神经根、硬膜囊,切除突出骨和脱落的髓核后放松神经根,使用0.9%Nacl溶液冲洗椎间隙,放置引流管,常规缝合创口。B组行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局部麻醉后依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当穿刺针到达病变的椎管或椎间盘中后置入导丝,再拔除穿刺针然后将皮肤切开0.8cm左右,使用套管逐级扩张,置入磨钻椎间孔系统并连接内窥镜,使用髓核钳取出变性髓核组织后冲洗视野,确定无互动性出血后留置引流管,常规缝合。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使用JOA评分评估两组手术前后腰椎功能,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腰椎功能越好。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SPSS22.0分析数据,围手术期指标、JOA评分以±s表示,行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1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B组围手术期各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1。
2.2 JOA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术后JOA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2。
LD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该病多发于久坐、长期弯腰负重、过度肥胖人群,患者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为主要特征,会给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影响。LDH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脱出髓核对脊柱神经根的压迫作用[2]。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接受卧床休养、牵引、推拿按摩后临床症状可快速缓解,但病情较重的LDH患者多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传统小切口手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术式,其能有效消除椎管内突出物的压迫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但该术式创伤较大,术中大面积剥离、牵拉腰椎周围肌肉组织极易引发术后组织黏连和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3]。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是伴随着内镜技术和微创手术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其对椎旁韧带、神经组织和术后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且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操作,患者术后可快速恢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B组手术期各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而术后JOA评分较高,这表明脊柱椎间孔镜手术在降低手术创伤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该术式可作为首选术式在临床推广。
附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比较(±s)
附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比较(±s)
?
附表2 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s,分)
附表2 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s,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