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宇轩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预计2020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
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新的就业现象和就业问题开始出现。
近年来出现一种新现象,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立刻投入到工作中,成为“慢就业族”。考研深造热度上升,有的毕业生准备继续求学,选择考研;有的准备考公务员;有的准备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有的毕业生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没准备进一步攻读学位,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还有的想休闲一段时间再考虑就业问题,既无就业也无其他计划。
积极的、有计划的、基于职业发展考虑的“慢就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但“慢就业”在客观上也会延缓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进程,不仅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就业态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慢就业”逐渐成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慢就业”正流行
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慢就业”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吴京是应届毕业生,她表示,今年自己本来不想毕业后马上工作,但实习时获得了留下的机会。“目前我只是在现在的单位落个脚,准备2021年去读研究生。”吴京说,“周围很多同学都没急着找工作,有人认为工作总会找得到,先玩够了再说。也有的人不急着工作是因为要准备考研和出国。”
“很多事业单位10个招聘名额里只留1个给本科生,很多地方现在都指定要研究生学历,否则简历连门槛都够不着。”虽然求职群每天都不断弹出最新招聘信息,毕业生林枫却屏蔽了微信群。谈及毕业找工作,她认为自己现在没有什么实力,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不如先考研深造,如果考不上,就再说。
同吴京、林枫一样,继续求学成为了除就业外的另一个主要大学生毕业去向。有一部分本科生在校期间未做好读研的充分准备,因此选择了毕业后脱产备考。2020年全国考研的考生规模达341万人,同比增加51万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读研正变得越来越热。不可否认的是,回避就业,是不少大学生选择读研的原因之一。
某艺术学校毕业的张琪琪,在同班同学都急急忙忙找工作的时候,反而显得特别清闲,并没有为了就业的事情着急。在校期间她经常主持学校的大型晚会,也会偶尔去兼职一些活动主持人。如今直播平台发展越来越火的时候,她开始在几家直播平台上进行直播。“没事的时候就直播一下,有事的时候就去做活动主持。”张琪琪对于畢业就业并不着急,反而非常享受慢就业的环境。
2016年毕业的穆佳伟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去西藏支教了两年,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他的同学在这期间有的创业成功了,有的已经结婚成家,他的生活节奏比人家慢了一大截,但他觉得是值得的。
2016年7月,腾讯发布的《QQ浏览器大数据:“95后”迷之就业观》显示,该人群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比重为52%,但余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6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相比2017年下降0.4%。毕业半年后的去向调查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高职高专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7.5%。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2.9%的人认为周围存在“慢就业”的大学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不急着就业,和传统的就业观有很大差别。随着现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多元性和宽容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也变得多元起来。毕业后马上进入工作,准备买房结婚的生活已经是过去式,如今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是“90后”,家庭条件优越,很多毕业生对于赚钱没有迫切的需求,所以更加想要去提高自己,或者追求更高的发展。他们的工作,也不再局限在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环境下,很多大学生思想比较新奇,会选择新媒体或者网络主播等职业。
“慢就业”折射多样化就业心态
“慢就业”正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社会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部分家庭的父母选择不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社会上“毕业马上就业”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这给“慢就业”提供了土壤。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魏奇也是一名“90后”大学生的家长。他认为,“慢就业”不等同于“啃老”“颓废”,而是表达了现在年轻人更加理性选择职业、渴望全面了解社会的意愿。“年轻一代毕业生中的不少人已经不再把毕业挣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选择利用毕业后的几个月到一年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都更加清晰。”魏奇说。
“毕业不止眼前和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间隔年。”小赖一直很向往“间隔年”,大四即将毕业的他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决定先“间隔一下”。由于没有收入,他一边打工一边搭车旅行。小赖在旅途中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他决定旅行一年后再着手找工作。谈及原因,他说,以后工作就没有那么长的假期,不如现在先实现梦想。
“间隔年”指的是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不急于盲目踏入社会,而是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或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去游学、当义工,或者只是休息并思考自己的人生,它不同于短期的近距离旅行,又不完全等同于工作旅行。
腾讯《QQ浏览器大数据:“95后”迷之就业观》显示,48%的 “95后”毕业生选择毕业之后“不就业”,其中有4.8%的人选择将“间隔年”作为就业去向。
王志芳几年前创建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暖物志”。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她也认为“慢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外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间隔年的习惯,花时间旅游、投入社区工作、实习,也是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过程。在学校时,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当年的决定完全是‘随大流的选择。如果从一开始有几个月时间思考,我认为会更好。”
理想的“慢就业”应该是毕业生主动性的选择,在毕业之后并不急于就业,而是通过游学、支教、创业考察等慢慢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这倒也无可厚非,不过很多“慢就业”者并非主动选择,而是迫于外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不暂缓就业。
社会高速发展,高校中的一些专业设置还是多年前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而设置,如今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急需调整方向。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年本科就业率最低的6大红牌专业有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和法学。学生能找的工作单位很少,导致一些就业的学生从事的岗位与专业不相关。
“‘慢就业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的问题是,有些专业设置和如今的职场需求不匹配,许多专业设置陈旧,不利于毕业生的长期发展。”魏奇说,“除了社会对‘慢就业需要更多宽容,许多学校应该及时评估专业、更新教学内容、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塑造,减少被动的‘慢就业发生。”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应对“慢就业”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曾强调,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73.9%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57.8%的受访者期待学校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渠道;53.7%的受访者建议学院安排专业相关的就业讲座,答疑解惑;33.4%的受访者希望相关部门针对不同情况的“慢就业”开展就业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安娜希望学校可以开设真正有用的职業生涯规划课。“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这类课程,但对学生来说大都没什么实际帮助。希望这些课程能多向学生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行业发展状况,比如让学生参观或体验各种职业,找到真正的兴趣点。另外,希望学校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职业人格测试。”
“慢就业”在当下并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现象,一旦错过就业的最佳时机,失去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既无法参加校招,在社招时又无相关工作经验,剩下的出路会越走越窄。当下“慢就业”者越来越多,学校作为育人单位,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设计、就业引导,通过相应的课程支持和精细化辅导,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身的价值和就业取向,指导他们积极面对人才市场,选择好职业起点,准确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针对应届毕业生因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就业难的现状,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性技能,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夯实基础。
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夏青云表示,“慢就业”表面上看起来与家庭经济好转和社会环境变化有关,但也反映出如今“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他建议从初高中阶段起就强化学生对职业生涯的了解,避免出现就业选择时的迷茫。“此外政府相关就业服务部门应出台政策,注重发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将校园招聘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范围,做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多设立就业实习岗位。在推进创新创业方面,制定支持创业全过程的政策措施,以提升创业成功率。”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霆建议,一旦选择“慢就业”的发展方式,毕业生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好一个详细、充足的规划,比如准备用多长的时间、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有做好规划才能让“慢就业”占据的时间过得有意义,对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助力。
“慢就业”是社会新形势下的产物,凸显了年轻一代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诉求,也暴露了当下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我们应全面分析、多重考量,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科学、理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