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萍
沈琴
9月3日,盐城市大丰区众鑫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琴更新了一则朋友圈:“初秋的阳光仍有火一般的感觉,玉米地里更加闷热,跟踪观测记录试种筛选品种的活杆成熟情况,发现表现好的品种,再热也开心。”配图中的她立于繁密的玉米地中,小麦肤色,瘦削干练,神情专注。
沈琴原是大丰棉花原种场棉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三尺讲台,她一站就21年。2011年,主管学校的国营农场改制,学校解散,沈琴下岗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跳出“农门”的沈琴毅然选择回到农村:“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要回到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去。” 从乡村教师到新农民的跨界转行,让沈琴吃尽了苦头。由于不懂技术,收获时又逢连续阴雨,800亩小麦泡在地里,当季就亏损40多万元,私下里沈琴流了不少眼泪。深刻的教训使她认识到,发展农业同样要依靠科技。于是,她经人引领,找到江苏省农科院,专家建议她要抓住上海光明奶牛场落户大丰的有利条件,开展青贮饲料种植。
青贮饲料是奶牛主食的“粗粮”,是将未成熟的大麦、玉米连同秸秆一起粉碎,密封、发酵后压制包裹成的“奶牛面包”,气味酸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又利于长期保存。种植青贮饲料的第一年,沈琴就补上了之前的亏损。
在奶牛产业有一句俗语:“好草料养好牛,好牛产好奶。”青贮玉米作为奶牛主粮之一,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牛奶的产量和品质。事关千家万户“奶瓶子”的质量和安全,沈琴从未停止过对优质品种的追求和探索。为了筛选出产量高、营养优的玉米品种,从种子播进泥土那天起,她就一头扎进地里,观察、测量、记录,在密不透风的“青纱帐”里一待就是半天。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沈琴总结出了一本《青贮饲料种植管理手册》,承包的玉米种植地成为了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唯一的饲草基地,以及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青贮饲料种植加工教学实践基地。
2014年春夏之交,秸秆禁烧禁抛即将启动的关键时刻,大丰经济开发区的同志找到沈琴,提出让她承担开发区的秸秆捡拾收贮工作。沈琴答得干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得漂亮。”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沈琴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麥收开始后,20多亩地的收贮点秸秆很快就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只能往就近田地的道路上堆放。开发区道路纵横,工人聚集,一个烟头落地就可能造成火灾。为了不留隐患,沈琴24小时守在田埂地头,白天带着工人值守、夜晚巡逻,睡在路边草垛里。“当时吃睡都在田里,后来才知道不远处有几处墓地。”回忆起那些连轴转的日夜,沈琴才有些后怕,“不过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夏收夏种季节性很强,要在短短十多天里将开发区农区几万亩秸秆全部清理完毕确实是场硬仗。早晨村组干部来收贮点“抢”机器,一台捡拾机几家争,每天天刚亮机手就下田;晚上农户下田拦机器,都急着把自己承包地里的秸秆清理掉,有时候半夜才能收工,机器维护只能安排在夜里一点以后。除了苦和累,大量秸秆的储存也成了问题,滨海地区夏秋收获季节往往少晴多雨,秸秆受潮霉变便不能使用了。沈琴下定决心:人家不能做的,我们要创造条件做起来,人家能做的,我们要力争做到最好。说干就干,她立即买了几千米塑料膜,不管是原料秸秆还是成品,刮风下雨时立刻盖上,天放晴了再掀开通风透气,严防死守。天道酬勤,众鑫合作社秸秆成品的干物质含量、去杂程度、外观品相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同行中最优。那个夏天,沈琴黑了很多,瘦了很多。
开发区的秸秆收贮工作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沈琴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2015年一开春,不少养牛场的老板听说这里的秸秆品质过硬,纷纷找上门来,更有客户点名只要沈琴家的饲料。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是沈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产业发展起来后,她便着手带着周边的村民一起干。“沈老师,我家地里玉米好像有点问题,你啥时候过来看看?”“沈老师,今天中午留下来吃饭哈!”“沈老师,这是我自家种的菜,你带些回去尝尝!”每次到村里,沈琴总是会被村民们围住。陈琴是一位农村妇女,一个人操持着家中的十几亩地,年收入不足万元,日子过得清苦。经人介绍,她找到了沈琴:“沈老师,我能不能也种青贮饲料呀?”“好啊,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没有启动资金,沈琴就借钱给她。陈琴种植青贮饲料的第一年就收入10多万元,次年又流转了100余亩地。3年下来,陈琴已拥有近1000亩的种植基地。她神神秘秘地找到沈琴:“沈老师,我告诉你我今年收入多少,你可别告诉别人哦。”75万元!听到这个数字,沈琴感到惊讶的同时也打心眼里替她高兴。
除了给村民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沈琴的青贮饲料生产采取合作社加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形式。合作社自身种植6000多亩,联合周边农场和种植大户种植青贮近2万亩,提供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五统一”一条龙的专业化指导服务,每年带动协同种植户增加收入300多万元,5年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1500多万元,周边村组的农民常年有近50多人在基地和收贮点打工,既能赚钱,又能顾家。
这些年,沈琴在村民中赢得了好口碑,成了大家信赖的“沈老师”,有中间商愿意加价收购青贮饲料,也被村民果断拒绝。不仅如此,沈琴还走出大丰,将技术和知识带给更多有需要的农民,泗洪、滨海、睢宁、新沂、盱眙……都留下了她的脚印。
沈琴的微信昵称还保留着“沈老师”的称谓。从前,沈琴是孩子们的“沈老师”,教授文化知识,“富了脑袋”;如今,她是农民们的“沈老师”,传授种植技能,“富了口袋”。数十年过去,她的初心从未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