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霞
1
你相信语言也是一种力量吗?可以不着急回答。听我讲一件事吧。
那天,一个三年级女孩的妈妈找我:老师,我孩子每次考试总是很粗心,一点也不细心,很简单的题目都会写错,我愁死了,这该怎么办呀?
下面是我和她的一小段对话:
我:你能描述一下孩子考试不细心的样子吗?
她:明明21+19 等于40,她却写成4;明明应用题要有“答”,她总是忘了写;这次做错的题,下次还会错。
我:如果她不像你说的这样,就叫细心?
她:嗯。就是希望她会的不要出错。
我:那就请你逐条引导并帮助孩子。比如第一个问题,我会这样说:宝贝,21+19 等于4,为什么是错的呀?哦,是少了一个“0”。你能说说为什么会少这个“0”吗?我们再来动动脑筋,考试的时候如何避免丢掉这个“0”?
2
为什么我会这样和她对话?
首先,她给孩子贴了“考试总是很粗心”这个标签,而且成了她的口头禅,这种做法并不恰当。
口头禅,心理学中用“自证预言”来解释,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既定的结论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我们有个成语叫“疑邻盗斧”,意思是,你的斧头丢了,你觉得是邻居偷了,你怎么看,邻居都像小偷;斧头找到了,你觉得他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他也就成了君子。
所以,你用这样结论式预言一样的口头禅说孩子,结果会发生什么?
对孩子来说,当你给她贴上“考试总是很粗心”的标签后,无论这个标签是“好”还是“坏”,都对她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要知道,孩子是通过外界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来形成自我认同的。所以这个标签会成为她的“自我印象管理模式”,然后她的行为也会向着标签的方向发展,而且还会越来越符合标签的要求,这在管理学中就叫“贴标签效应”。所以,孩子的考试将会“越来越粗心”。
对家长来说,总说孩子“考试总是很粗心”,她的潜意识一定会寻找孩子“考试总是很粗心”的证据,每找到一条,她的潜意识就会暗暗得意:“哈,我说对了吧。”长此以往,每次考试,家长都会莫名担心,这种负能量也会影响孩子。类似这样负面的标签,在家长那里有很多,比如随口就来的,“你上课总是开小差”“你总是不认真写作业”“你就知道玩”“你数学怎么这么差”“你总是这么犟,我说什么你都不听”等等。
3
其次,这位妈妈表达中的负面词汇需要修正。
有科学研究表明:性格乐观、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家庭里常常听到父母使用积极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你一定行”“好啊”“可以试试”“加油”等;而性格悲观、不自信的孩子在家里常常听到的是负面词汇,如“你错了”“你真差劲”“不许”“不可以”“不能够”这样的词汇。
那么,如何避免使用负面词汇呢?下面继续我和那位妈妈的对话:
我:试试把这句话“考试一点也不细心”中的负面词“不”换成“能”。
她:考试能再细心点。
我:在你切切实实的指导下,你相信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细心吗?
她:会的。
我:那么以后再遇到孩子的考试,你会怎么说?
她:妈妈相信你这次考试一定能更加细心的!
我:再读读这句话,和你之前的标签式的“你考试总是很粗心”相比,你读出了什么?
她:我感觉有一种希望。
我:还有一份坚定的信心。
说完,我们都笑了。刚刚那个焦虑的妈妈,瞬间变得轻松明媚了。
看,就是从“不”到“能”,一个字的改变。
美国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而我想说,对于孩子,连一个字的力量都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