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彩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文章的作者在情感中产生共鸣,进一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情感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成的语文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1-0131-02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让学生在学习以及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联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的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学生留充足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包含着很多抽象的事物,例如,风就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清晰地观察的,即便是用手触摸也是没有任何形状的事物,但是作家朱自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风,认为风就像母亲的手,在温柔的抚摸。因此,在学习《春》时,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班级中举行了一次简单的春游活动,将学生带领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学生去感受风,以此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体验了大自然的春天的美景之后,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法来描绘下自己看到的春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学生完成写作后,要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一些评价,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作中,从而让学生创作的信心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开展自己的创作,也可以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创作,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系列的续写作业,让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怎样可以将文章写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如,学完《桃花源記》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展开续写“隧迷,不复得路”,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会找不到路。
2.在教学中设置疑难,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句话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没有任何疑义的就是问号。学习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拥有疑问。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置疑问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好办法。例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等词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对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有简单的了解,更应该让学生对孔乙己的性格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重点为学生分析了课文中对孔乙己肖像描写的语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教师利用这句话的描写可以直接地告诉学生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教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疑难:“穿长衫”“站着喝酒”表现了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孔乙己为什么要“穿长衫”还要“站着喝酒”?其中一个词“唯一”又说明了什么?再例如“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也没有补”的描述,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和启发学生:根据文章中表述孔乙己的身份以及地位,“又脏又破”可以理解,但是不洗也不补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直接扔了不穿?教师这样一步一步地为学生设置疑难,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一个小的总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3.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为学生留一些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利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是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将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句以及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等内容主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就导致了教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也不能清晰的了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进一步不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面对任何情况以及任何事物的时候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意见或者是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隔而不隔,界而不界”是什么意思,并且鼓励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也吸取他人好的建议,对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4.运用比较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比较,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利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好的刺激,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有一个很广的范围,比如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人物和事物、字体和篇章、情节和环境等等。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将原文与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比较。课文的开头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忘去也确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原文中没有“花下”“成群结队”。作者在改定稿件的过程中,增加了这两个词,也为课文增加了一定的表达效果。“花下”这个词不仅仅将地点、方位交代地清清楚楚,还将“清国留学生”和上文所描述的景物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成群结队”又体现出了留学生很多。在添加这两个词语后,学生很容易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那绯红的轻云似的樱花下,一些有着长辫子,打扮的不伦不类的,装模作样的清国留学生正在树下指手画脚的议论,评判他人。这种情景看起来还真是一件让人倒胃口的事情。学生可以根据作者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描写的“成群结队”中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对当时的情景产生的厌恶之情。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仅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创新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对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2):187-188.
[2] 史林福.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8):73-73.
[3] 陈小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99):45-45.
[4] 牛志娴.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