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影视改编

2020-10-22 02:57陈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9期

陈泽

【摘要】受消费文化影响,现代人越来越需要音频、视频形式来吸取文化作品,即现代人不大有耐心来阅读一本文学名著。于是,越来越多的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被搬上银幕,但在改编的作品中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改编者心理浮躁也浪费一些优质的文学作品。在此大环境下,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是符合人们较浅层次的文化需要的,因此也有存在必然性。其中,笔者以中国古典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将故事情节以及核心内容,根据现有的影视改编作品分析其优点及不足。在梁祝的改编中,“泥古”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根据现代意识对其不断创新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其次,题材形式的创新也是梁祝传说改编的另一个重要指南。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原著精神;现代改编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9-123-03

O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Chen Z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Abstract: Affected by consumer culture, modern people increasingly need audio and video formats to absorb cultural works, that is, modern people do not have the patience to read a literary masterpiece.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literary adaptation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have been put on the screen, but the quality of the adapted works is uneven and mixed, and the adaptors are impetuous and waste some high-quality literary works. In this general environment, the adaptation of literary masterpieces into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is in line with people's relatively shallow cultural needs, so there is inevitability. Among them, the author takes the classic Chinese classic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s of the storyline and core content. In Liang Zhus adaptation, there is no way out for "Nigou",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must be based on modern consciousness to be the real way of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me form is another important guide for the adaptation of the Legend of Liang Zhu.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s;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original spirit; modern adaptation

1. 視听手段紧随科技发展

在如今媒介手段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介技术为我们人类的文化基因的一致性创造了可行条件,即一个时代下,人类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忆是大致相同的,也即大时代中的这类人的集体记忆是相同的。历史在被载入史册的同时,难免带着主观臆想的因素。虽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史的编纂是由个体的人来完成的,记录者笔下的史实取决于他在该历史条件的身份以及自身所具备的眼光,来决定自己的叙述方式,而在所有事实中的筛选结果更是有个人的价值判断来完成,并非所有的历史事实都能够完整地保留到现在的,尤其是对于影视改编作品中的军事战争题材和古装历史题材来说,其改编者也见解根据其他历史参与了剧作的一部分,他们是镜头来还原部分历史。现如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人们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来钻研历史的话,其历史知识的获取,恐怕也只能更多地依赖于“影像快餐”了。

在近几十年里,中国民间传说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翻陈出新,不仅在传播度越来越广泛,且因为在各类新媒介的介入中,各类版本都有相互影响的效果。在古代,口头媒介是民间传说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在现代,新媒体的兴起削弱了口头媒介的主要功能。部分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影视改编极具魅力,唤起了国人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感。其中,网络媒介最为集中体现古典名著改编的灵活性和复杂性,既有对四大名著的介绍,也有对其他民间传说改编作品探讨和分析。

动画片是伴随科技技术的发展的条件下而产生的,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台湾中影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便是在“梁祝”这一母题上的形式创新。动画影片《梁祝》在视觉造型上有较大创新,改编者所选取的角色能够暗示角色在当下环境的境遇。

徐克版《梁祝》获得了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提名,其中最佳配乐奖有别于以往改编中较大的突破,充分展示了视听语言的独特魅力。由陈刚、何占豪创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本作配乐的主要创作来源,音乐几乎贯穿影片始终。影片的前半段风格轻松活泼,而后半部分稍显沉重悲伤,与整个影片感情基调的变化基本一致。雷松德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而成的《梁祝庙》衬托了电影中的爱情主题,出现在影片序幕,曲子刚开始用较为单一的电子音乐效果来衬托梁圣君庙的寂寞与孤独,在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国乐器音色过渡后,梁祝“爱情主题”旋律在单一电子音乐的衬托下,由古筝缓缓奏出;紧接着,悠长空灵的长笛吹出活泼的华彩旋律。祝英台在镜头的推送下缓缓出场,她望着蝴蝶在房顶上偏偏起舞,由胡伟立作乐的《春闺里》在梁祝爱情主题下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天真与浪漫。此外,像《少年十五二十时》《楼台会》《力学不知疲》《山伯临终》《血泪》《英台哭坟》,或轻快,或悲恸,或伤感,或狂喜,悦耳动听,令人回味无穷,风格多变却又统一,适应于情节,服务于全片。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配乐亦如是。

2. 内容编排紧随时代步伐

古典名著中母题的改造是当代影视改造成败与否的关键一步,长期以来,古典文学的人民性和时代性是改编家们的讨论重点,但也往往将我们思路局限在原有的内核中,因而,对原著本身含义的改编需要考虑时代因素,但母题价值意义的延伸就稍显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几年来,在后现代文化风潮影响下,改编者对古典名著母题的新思考和新改造成为原有价值内核与现代意识相连接的一座桥梁。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一旦文学作品变成了历史,那么当我们就会无法超越古典文学母题的历史价值意义时,站在历时性角度上来看,任何对母题的改造和阐释都会有异化效果,甚至与初衷相违背,成了刻鹄不成尚类鹜的反差结果,不仅造成和母题原意的背道而驰,而且可能导致成历史的遗憾。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和民间爱情故事,其母题局限性在历史维度上是显而易见的。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主角的人设上,不难分析出封建礼制对女子情感自由的压制。祝英台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无疑是来自于生命本源的反抗,她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传承千百年的反抗者这样一个角色,这反映了深藏在民间老百姓心中对封建礼教不公的一种集体抗议的心理意识:所谓的社会阶级概念在文化程度相对低下的百姓心中可能没有模糊定义,不懂得没有爱情的婚姻所对应时代文化背景,但却能够表达生命的本能冲动,知道男女相悦不过是最平凡的生活日常之事。然而,也正是在平常生活中得之不易,于是便生出这灿烂的理想追求。因此可以说,祝英台的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普遍反映了老百姓的理想追求。它一方面展示出古代女性不管在婚姻或是爱情上都是极度被动的,甚至需要用性别转换的牺牲才能换取那么一点点主动权。也就是说,祝英台的女性角色需要换装成一个男性才能够争取到自己婚姻和爱情的自由,这也为后来中国婚姻的漫长历史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注脚。笔者以以下几个不同的影视改编作品类型来解析《梁祝》的现代改编,对其母题含义进行升华提高。

2007年,由陈俊良导演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新的角度演绎了梁祝爱情故事,展现出浪漫的正剧魅力。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梁山伯的角色设计中,除了沿袭以往羸弱的形象外,还参考了宁波地方传说中梁山伯为晋代浙江宁波府鄞县县令,清正廉洁,受民拥戴的说法,剧作中梁山伯真诚憨厚,不仅继承父亲为民治匪,造福百姓的志向,而且他为人清正廉明,讲究情义,以过人的胆识克服了前行过程中的各种难关,符合现代人勇往直前的审美精神。祝英台一出场便是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好女子。他俩爱情的发生也是建立在二人据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基础之上的,两人也都认为生命是属于个体的,是独立存在且自由的。梁山伯初遇祝英台时,她蒙着红纱盖头假扮逃婚的新娘,梁山伯不曾见到祝英台的模样,却喜欢上她机灵潇洒的特立独行态度和勇于对抗不平的勇气,觉得她不仅独特也完美。他的喜欢不是"好其色",而是"敬其神"。

在剧中,祝英台的父母不再是冰冷无情,无视女儿情感的势利小人形象。爱情不再是“梁祝”这一母题中的唯一主题,亲情同样得到入木三分的刻画。祝父是慈爱而惧内的小丈夫形象,诙谐有趣。祝母则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严母形象,外表不近人情,内心对待英台其实相当炙热。只是“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她的母爱表达方式不为英台所理解。最后,她还是接受了英台与梁山伯之间跨越门第的真挚感情,而祝英台也终于谅解了母亲的苦衷。

虽然梁祝自古以来都是用悲壮的爱情故事来讴歌人们反抗封建制度、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但随时代发展,故事中的一些虚假、禁锢性质的成分渐渐不再符合当代人们的意识与观念,因此梁祝的传说也被人们秉之现代意识不断创新与改写。

在马楚成执导电影《剑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不再是以往求学的书生形象,而是转变为江湖之中的侠义之士。在原版中的祝英台对知识的求知是主动状态,是她自己主动女扮男装去男书院学习的,从而认识梁山伯才发展到后面的感情线,而改版中的祝言之则是因为避祸而逃到逍遥山庄来学习武艺,是被动才乔装外出的,与原本的梁祝生死恋故事的开端就发生了巨大改变,即由原来梁祝生活化的书院情节变成了拜师学剑的紧凑的武侠生活。而且,在改版中,梁仲山是祝言之的大师兄,是一种长辈姿态,二人在习武过程中渐渐生情。梁仲山与梁山伯不同在于前人不仅武艺高超、风流倜傥,其性子里还有着“江湖就是两斤烧酒、一斤牛肉”的狂放不羁,再加之对祝言之细心的照顾关怀,令祝言之暗中不得对其暗生情愫。传统故事中的梁山伯性格中更多是懦弱的成分,在他得知自己心上人不得不許配给马家时,他并没有去反抗与争取,只是思念成疾,最后吐血郁郁而终。在此对比下,改版中的祝言之的人物塑造添加了许多武侠元素,这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加之该角色的演员是人气偶像吴尊,更是吸引女性观众的眼球。

《剑蝶》中大师兄梁仲山从头到尾都是积极主动求爱的男性角色,既有侠士的忠义之心也不乏男儿柔情似水的痴心,这一形象在马楚成导演的主观意识之下被成功改写。符合了当代人们的观念,追求爱情义无反顾,活在当下,做当下想做的事。

3. 结语

梁祝故事是我国民间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其从产生到现代发展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毫无疑问是整个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成为一种“梁祝”文化。梁祝故事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故事本身具有戏剧性、传奇性和启示性,它的戏剧性在作品中比较明显,传奇性体现在最后的“化蝶”情节上,启示性体现在作品中二人在当时封建礼教的背景下对于爱情、命运的抗与不抗的态度上面。为使梁祝母题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改编者或是创作者们在不同的时代精神下不断地改写创新,在保留故事内核上有所继承和发展,其关键在于赋予其“现代意识”,这样才能现代受众所理解接受。当然,梁祝的故事并不仅局限于影视改编,其他形式改编如戏曲、音乐、小说等体裁的创新同样能为梁祝故事散发更加璀璨彩。

参考文献:

[1]李碧华.梁山伯自白书[J].小说选刊.2002(18).

[2]张炼红.从民间性到人民性——戏曲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J].当代作家评论.2002(1).

[3]王宁邦,张婷婷.论梁祝戏曲中的女权主义精神[J].福建论坛.2006(4).

[4]陶玮.名家谈梁山伯与祝英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顾希佳.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传说故事[M].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