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PICC 置管方式在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分析

2020-10-22 08:51谭美仲梁素芳区秀丽任卫兰蒋雅兰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导丝舒适度异位

谭美仲 梁素芳 区秀丽 任卫兰 蒋雅兰

(1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广东 江门 529070)

(2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江门 529070)

(3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广东 江门 529070)

(4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江门 52907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近年来广泛用于长期大量静脉输液患者及肿瘤患者中,但其在临床实践中可遇到各种问题,在PICC 置管过程中常出现PICC 异位,其中颈内静脉导管异位最为常见[1]。一旦出现导管异位可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导管留置时间缩短、静脉炎以及因多次调整复位过程中感染风险的增大等,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本研究通过对PICC 置管方式进行改良,旨在观察其对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 年5 月—2019 年9 月抽取需留置PICC 导管患者956 例,以抛硬币法进行随机分为常规组(n=508)与改良组(n=448)。常规组男性267 例,女性241 例,年龄15 ~71 岁,平均(43.12±1.89)岁。改良组男性237 例,女性211 例,年龄16 ~72 岁,平均(43.15±1.93)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偏头法置管,测量患者置管长度后按照无菌技术穿刺,将导管送至肩部时嘱患者做转头夹肩动作,继续送管至预定长度。

改良组行PICC 置管改良法,测量置管长度后将床头抬高30°,导管送入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提前将支撑导丝撤出,回撤导丝3cm,之后再继续送管至预定长度。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率,B 超监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情况,最后以X 线定位为金标准。记录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舒适度进行测评,0 ~2 分为舒适,3 ~4 分为轻度不舒适,5 ~6 分为中度不舒适,7 ~8 分为重度不舒适,9 ~10 分为极度不舒适,评分越低提示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及并发症率分析

观察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46%、并发症发生率为2.01%,与对照组7.28%、4.53%比较相对更低(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及并发症率分析[n(%)]

2.2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舒适度评分差异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舒适度评分差异()

表2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舒适度评分差异()

分组 n 导管留置时间(d) 舒适度评分(分)改良组 448 24.21±1.25 4.12±0.92常规组 508 19.75±0.98 2.56±0.75 t images/BZ_151_1730_2754_1731_2756.png61.734 28.498 P 0.000 0.000

3.讨论

PICC 置管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 处的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方法,多用于长期需输液、化疗的患者中,可避免药物破坏外周静脉,有效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为一种安全、简便的输液方式,近年来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但PICC 置管过程中常出现较多并发症,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异位等,其中导管异位最为常见。

偏头法或按压法为临床常用的PICC 导管置入方式,可一定预防导管尖端异位,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偏头法可受患者肥胖、自身疾病等因素影响,使得头位摆放不准确而造成颈静脉闭合不全,引发导管异位发生[2]。按压法存在按压过重或力度不足的缺陷,若按压过重可对颈静脉窦形成刺激,进而影响机体心率、动脉血压、动脉阻力等,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按压力度不足可造成颈静脉闭合不全进而引发导管异位。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临床对预撤导丝式PICC 置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PICC 置管方式进行改良,通过预撤导丝配合体位的PICC 置管方式,结果显示其在减少导管异位及并发症中具有较高优势。本研究方法为在PICC 置管过程中在测量置管长度后抬高床头,待导管送入锁骨中、外1/3 交界处后提前将导管内导丝回撤3cm,加之PICC 导管前端已有2cm 无导丝,无导丝支撑的导管长5cm,5cm 后有导丝支撑可保证导管前行速度,长5cm 的导管可随血流在血管内随意漂浮,借助体位重力优势可随着血流朝心脏方向运行,进而使导管顺利进入上腔静脉,有效减少导管异位发生[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常规组,分析原因为撤除部分导丝,使导丝后端有支撑,可确保复位时导管硬度,在颈内静脉回心血流冲击下可顺利进入上腔静脉[4]。改良组导管留置时间、舒适度评分均与常规组有差异,提示改良PICC 置管方式可延长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还可提升其舒适度。

综上所述,改良PICC 置管方式可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异位,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导丝舒适度异位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