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鞍山信息工程学校 辽宁 鞍山 114001)
电工电子学是面向工科高校点累以及非点类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先修课程,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理论也十分的丰富,而且还是理论与实践有效并重的一门课程,而其内容主要是以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电子EDA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模块为主,涉及到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是以强电、弱电等各个领域知识为主。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践课程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需要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同时还需要将重点有效突出,在教学实践期间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来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为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与发展打好基础。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也就职业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信息化发展动向及措施展开了如下探索: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课堂上基于现代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开展多元化教学工作的一种方式。从管理学层面来分析的话,信息化教学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构建的信息支持与决策分析系统,同时有效融合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激励协同机制,有效协调各方面关系与资源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教学要想有效实施,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需要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且在教学期间还需要整合多方面资源,以此来有效优化职业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与推进。
电工电子课程活动在实施的时候,其涉及到的教学模块较多,像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子EDA技术等模块都是教学重要构成。而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更是较为繁杂,像是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交流电动机、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等等,而对于这些丰富的理论课程内容,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时候一定要真正做到主次分明,在教学期间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区分,同时还需要及时优化讲解内容。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电路这一概念的时候,其教学重难点是电路的构成、电路与电压的正方向等等,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时候关键还是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电路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掌握维南定理,基于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期间采用信息化手段来为学生讲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特征来优化课程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强化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早适应单位要求,同时注重对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职业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信息化教育活动要想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还需要综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常言道,教无定法,身为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教学手段不能过于乏味,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专业特点来做好与时俱进,积极借助于多种手段来为学生展开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将专业知识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展示出课堂之上,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传统模式是以板书演绎的方式而展开,可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于课件来为学生展开教学,在课件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视频、动画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来为学生直观讲解某一知识点,而且还能实现重复演示,这样就能有效强化学生印象。信息时代背景之下,网络教学、模拟仿真均是常用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课堂上,自然能够有效促进课程信息化教学活动顺利实施,而对于电工电子课程之中的一些原理,教师也可以利用SDA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辅助讲解,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真正有效优化职业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
职业院校本就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展开的教学,身为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不仅要以信息技术来优化课程教学,还需要采用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从而真正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专业问题,以项目作为导向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而且在具体项目实践期间,教师还可以结合各个项目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此来有效保障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与完整化,从而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在项目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合理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与灵活的体验,从而真正有效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特点来优化课程内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仿真技术与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优化职业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为社会输送专业化、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