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2020-10-22 09:43:31沈晚笑
缔客世界 2020年12期

沈晚笑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1 “翻转课堂”理念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翻转课堂虽然比较热门,但是相关实证研究非常少。在多达1000多篇的“翻转课堂”论文中,主要是探讨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只有少数研究大学教学。研究英语领域的“翻转课堂”仅25篇。引起翻转课堂关注的起因是缺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补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可汗学院的创办人Salm an Khan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后,提出了视频再教育的理念。而来自美国的两位化学老师,发现通过ppt给学员示教,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力。到了2011年,使用ppt录制上课的情况已经开始较为常见,现如今更是进入了重要的媒体教学和发展完善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

梳理文献可见,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著作《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意大利学者者Marco Renchetti一样,总结了实践和理论,使得翻转课堂在线视频能够代替传统模式的教学实践,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Jeremy FStrayer是美国教育技术专家,在学习者协作、创新上开展了研究,发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为令世人最为瞩目的高等教育技术的重要发展,美国新媒体联盟将“翻转课堂”列为六项技术之首。在教育领域,翻转课堂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国内虽然近年来越来越热衷于探讨翻转课堂,但有成效的研究仍不多见。张金磊、钟晓流等学者是对该方法研究较多的人员。在一系列论文中,“翻转课堂”游戏化最易引起学者关注,值得深入探讨研究。还有人研究了“翻转课堂”的信息化环境和教学理念方法的适应问题和普适性问题,发现了较多非常具有创新的概念和方法[1][2]。总体来说,翻转课堂的研究仍然并不多,成功的实践分享并不多见。

2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证研究

2.1 必须事先做好教学设计

通过丰富的校园教学资源,开始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看展教学。但尚不了解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可以有效学习,能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否真正实现教与学相长。因此,需要在课前进行良好的设计。制定一份“学习任务清单”可以从学习动机、成绩和学习能力三方面提高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

与翻转课堂效果密切相关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能否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的特色开展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内容,都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关[3],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尤其是信息化素养,对于能否打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效利用科技信息手段,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有重要意义[4]。

2.3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证

本研究对某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新生开展研究,对于他们使用 引领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选取了4个班级,以期末成绩作为判断教学效果的依据,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使用的方法包括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尤其是在教学时,定期开展主题师生探讨,利用高校的信息设施,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课余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与“学习任务单”进行比对,课外自主学习模式为主,课内教学和师生探讨为辅,在单一课堂翻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最终对结果进行分析评判。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

2.4 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

收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成绩,并对部分学生开展访谈后,发现自行设计的学生学习任务单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多数学生能认真比对教学任务,任务完成率与预期的偏差为15.36%。存在偏差的只要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比如更喜欢集中学习、更差的自控能力等。从教学成绩来看,与往年学生和学生自身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体来看,在学习意愿上的提高比较明显,达到了2.5%。作业及时完成率达到83%。网上教学探讨的参与率达到90%。成绩也出现稳步提高的现象,而学习进度能按照教学设计顺利进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的努力程度与教学方法联系不明显

在缺乏教师监督的学习过程中,视频教学的内容掌握多少取决于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集中学习场景中,会变成优秀学生的秀场。或者相反,个别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会对教学效果带来破坏。而在教师引导的场景中,自律性很强的学生反而会成为“低头者”。教师必须非常重视,并及时调整,否则会受到课程评价的制约。有时提高教学视频的手段,并不会对学生的努力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3.2 学习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实践分析时发现部分学生努力通过视频了解相关知识点,但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导致效果并不理想。此时,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态度会受到打击。加上翻转课堂对自学能力的要求,导致这些学生成为困难生,缺乏自信。应该对他们多加关注,鼓励参与课堂讨论,宽容、欣赏其自身优点,提高翻转课堂的普适性。

3.3 翻转课堂教学课件制作存在困难

比如微视频不容易制作、制作好以后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教师开展的新技术手段的培训少。因此,“微视频不好做” 成为教师普遍碰到的问题。教学课件对于翻转课堂的事实具有重要作用,制作优秀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3.4 学时与非学时的管理问题

不仅对于学生来说存在学习上课时间与课后时间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推动学生学习;在课后,教师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评价和调整翻转课堂教学进度,占用较多教师时间,使得一些教师难以适应[5]。

3.5 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一个问题

科学管理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能力。很遗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主要表现是有些学生在学习期间浏览与学习内容无关内容;有学生遗漏或遗忘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有学生抱怨“课前自学没人问,课后的复习没人答,自学很难。对于教师们来说,如何将新知识融入到翻转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达不到翻转课堂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要让学生“脱离课堂”。

4 改进与建议

需要从合作中入手,在师生结合方面挖掘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事先对学生进行访谈、交流,有利于学生表达其所思所想,了解其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有助于设计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不僵化的翻转课堂。此外,也可以利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此外,教师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换,其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也是信息化大时代提出的需求,迫切需要教师进行转变。学科素养和课堂管理能力是一方面,信息技术素养和时间管理能力是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效果提升的永恒话题。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控力,无法保证课前学习的效果;在高职英语大班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有效地组织和指导课堂活动,如英语交际与对话的内容更适合以教师教学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管理不管改革,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今天,要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点,克服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