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

2020-10-22 09:43:31杨鹏
缔客世界 2020年12期

杨鹏

(山东通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33)

1 防渗漏施工技术

作为一项先进技术,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预防作用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主要基于与渗漏有关的问题,可分为建筑防渗漏和结构防渗漏。建筑物防渗漏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防渗漏措施,以达到有效的建筑物防渗漏的目的。结构防渗漏利用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收缩特性来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并有效避免渗漏情况的出现。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基本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并在不同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改进,以确保房屋建筑质量。

2 房屋建筑防渗施工准则

2.1 稳定性

区域建筑规划标准提出了一种保护机制,以适应该地区的建设项目。传统建筑项目缺乏保护机制。“过分重视建设,忽视保护”的思想限制了建筑物的利用率,不利于区域建设战略模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建设项目渗漏施工机制,有必要从多角度实施建设计划体系,维护建设项目利用模式的稳定性。这需要对泄漏构造进行双向改革。

2.2 安全性

“安全施工”是建筑业发展的先进思路,保证了建筑面积的安全指标,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而且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在新时期,国家对建筑渗漏施工提出了全面要求,倡导工程单位坚持安全第一的建设理念,采取多方面的渗漏施工措施,建立了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渗漏施工机制。

2.3 标准性

新时期的城市现代化步伐正在加快,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内容广泛,要求建设单位和有关人员共同建立管理体系。我国的建筑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现场建筑作业对整个项目的收入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当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消除施工项目的潜在安全和质量隐患。因此,深入分析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房屋墙体治漏施工技术

3.1 墙体水泥砂浆抹面技术要求

墙面的底面应清洁,平坦,牢固,无浮尘并充分润湿。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深度应为15-22mm,施工时应铺开。每层水泥砂浆的厚度应为2mm,每层水泥砂浆的厚度应为5-10mm。第二层的铺设必须在基础砂浆最初凝固后进行,擦拭时需要压实和抛光。

3.2 防水层砂浆的配合比

由于施工现场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出现了各种监理安全规定,要求监理人负责施工安全并确保现场施工作业的质量。为了改变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有必要安排专业人员从事施工作业过程,进一步完善工程改造方案。基础层为1:2.5-1:3,表面层为1:2。清理基层:扩展接缝或孔,将接缝凿成V形,将表面刮平,然后在接缝的两侧或周围压紧。

3.3 涂料防水的技术

要求底面清洁,无浮渣和水渍。油漆的混合比例,配制和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各种油漆的要求进行。涂料粉末的选择:使用油溶性或非湿气固化性材料,底面应保持干燥,其含水量小于百分之八。在潮湿的基面上施工时,应选择湿固化涂料,含有吸水成分的涂料、水性涂料。油漆施工应沿墙壁从上到下进行,不允许喷涂,跳过或乱序喷涂。喷涂次数应不少于两次。后一种涂料必须在前一种涂料冷凝后进行,且刷涂方向应垂直于前一种涂料。

3.4 墙体注浆技术要求

基层处理:勾选墙体两侧的裂缝,然后将其清理干净。布置注浆孔:应在漏水量最大的位置选择注浆孔。对于水平裂缝,请选择沿裂缝底部向上的倾斜孔,对于垂直裂缝,请选择面向裂缝的直孔。注浆孔不应穿透结构的厚度。孔的排列上下交错,间距取决于间隙的大小和浆液的铺展半径,一般为500-1000mm。根据工艺要求,埋入注浆喷嘴,封闭渗漏,试浆,灌浆和封闭孔。

4 墙体基础结构加固技术

4.1 施工准备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有必要考虑各种地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地质结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选择符合建筑作业要求的结构,以便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由于区域地质水的含水量高,影响了区域地质力的平衡,容易引起软土层结构的破坏,引起异常的危害,破坏了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系数。

4.2 工艺流程

鉴于此,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降低了承重标准,不利于建筑物设施的长期使用。从地质环境调查和技术改造的角度出发,要按照标准进行渗漏施工,并提出符合建筑结构改进标准的新方案。在该项目的规划中,主要从施工准备,测量和布置,临时排水和表面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渗漏施工技术。

4.3 加固处理

从长远来看,全面实施安全建设也是危害解决的首要原则。为规划和翻新区域设施做好充分准备,并消除一些潜在的建筑安全隐患。建筑设施的全面改善可以保证地区建筑结构的安全,并为当地的设施规划提供全面的保证。在碾压施工阶段,有必要结合砾石基层布局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地基选择合适的混合料,控制碾压系数的标准,并保证整个碾压过程的协调性,以免影响基础施工的稳定性。

5 结论

住房建设项目正处于优化改造阶段,优质建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渗漏处理标准制定满足建筑物需要的加固改造策略,以体现建筑结构改造的优势,结合地质调查结果,可以针对建筑施工改造的过程,选址现状,结构病害,墙体加固等提出施工思路,制定施工改造选址的实施策略。现场施工是项目建设的核心部分。按照工程标准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管,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高完工收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