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月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主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能够解决大规模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而温度后浇带能够预防混凝土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和拉裂问题。
模板支护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依照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模板支设,对两侧断面形式进行合理确定,并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施工失误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一般而言,当建筑工程对地下室防水有较高要求时,模板支设不应该设计成直槎形式,同时也不要在底板钢筋上进行焊接;为了提高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使模板移动,施工人员要做好模板的加固工作,可以在钢筋骨架中加设斜拉筋和水平拉筋,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固有模板支护系统的支撑效果。如果后浇带留置在墙板位置,技术人员在确定模板支护的施工方案时,应该确定好钢筋之间的距离,然后把松木板锯成小口作为侧模,缝隙处用胶带来粘贴处理;后续施工中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因此施工人员在模板支护施工操作时,可以提前留出大小合适的孔洞,孔洞的直径一般以0.6m-0.7m为宜。
后浇带钢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钢筋的质量控制要规范化和严格化,主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钢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规模、尺寸、接头和间距等,不能有一点纰漏,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2)做好钢筋绑扎工作。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会用到很多钢筋,为了避免钢筋移动带来隐患,增加稳定性,要对钢筋支架进行绑扎。绑扎时应该多使用后浇带两边马凳及垫块,并进行加密处理,增加钢筋保护层和网片的高度值。如果后浇带技术对钢筋有附加要求,施工人员可以在后浇带两边钢筋绑扎施工中一起完成附加钢筋的绑扎工作。(3)钢筋焊接。施工中出现钢筋断开情形,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接头位置进行绑扎处理。一般而言,接头的绑扎工作要少于整体的四分之一,接头处不能超过整体的一半。(4)做好钢筋除锈。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被腐蚀,从而出现生锈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前要先进行钢筋除锈。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当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科学操作。施工人员应当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防止混凝土浇筑过度,减少钢丝网模板外凸。在施工建设中,合理应用钢丝网模板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操作中,高度重视浇筑厚度问题,合理控制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间距,防止后期出现水凝浆流失问题。在具体施工操作中,采用专业振动器振捣操作,确保模板和振捣器距离大于40cm。此外,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处,并持续保持湿润,不少于24h。并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除,将表面松动的混凝土层与石子剔除,再将两侧进行凿毛处理,防止新旧混凝土结合出现分离。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当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采用局部养护工作时,应当覆盖保养布,同时做好浇水养护处理。四周设置护栏,加大防护力度,以免人为踩踏,污染钢筋。如果要拆除护栏,则应当涂刷混凝土专业养护液,不能出现空白和死角。在封闭混凝土之前,为了维护结构安全性,严禁拆除模板支撑,同时维护后浇带两侧;在后浇带附近,严禁放置施工设备,也不能堆放材料。
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必须进行保养与维护。在封闭环境下,开展后浇带施工之前,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必须明确后浇带注意事项,例如在后浇带周边,严禁放置施工材料。此外,严格限制施工、后浇带临时支护。现阶段,我国开展后浇带保护处理时,主要采用快拆体系模板。在应用此种后浇带施工方式时,必须全面考虑潜在问题,同时合理应用防护措施。在拆除模板时,避免支撑松动、移位,影响后浇带质量。在开展后浇带施工时,应当在两端位置设置氨水砖墙,确保高度低于底板高度,同时在墙壁侧面涂抹防水砂浆,加大后浇带防护力度。
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始终是现代建筑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阻碍施工的顺利完成,在此形势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的注意事项,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建筑防水材料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