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020-10-22 09:43:31李翠兰
缔客世界 2020年12期

李翠兰

(山东中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00)

引言

建筑工程是体现一个城市以及地区真实面貌的关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工程的外在形象,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重视工程的整体质量,质量的好坏对居住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真实获得感具有直接影响[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外观设计以及技术质量两者的共同发展,通过这两个最为重要因素的合理利用,促进建筑工程朝着高效且长远方向快速发展。

1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施工单位缺乏较高的素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是重要的参与者,其专业素养对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问题有着直接影响。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程初期的设计、决策以及后期的施工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工作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不良现象,多数施工人员缺乏较高的技术水平,高层管理人员无论是在设计中还是在决策中均存在着众多问题,不仅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2]。施工单位所拥有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从当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有着较多的参与人数,然而其整体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众多的严重问题。

1.2 施工原材料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原材料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原材料是实际施工中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对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引起重视。原材料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保证原材料具备一定的质量标准,能够帮助建筑工程充分发挥其本身的重要作用以及功能。此外,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质量的有效控制,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施工原材料加大控制力度,防止原材料这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必须对原材料加大管理以及控制的力度。但是,现阶段工程的实际状况是大部分承包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些材料完全达不到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更是不符合国家建设的高标准。在实际施工中,监管部门也未对原材料进行质量的有效管理以及控制3]。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技术的有效控制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原材料达到质量标准。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对工程施工展开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规范性管理,尽管我国多数建筑工程已经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制定了严格的岗位管理制度以及明确划分了岗位职责,并做到了切实执行,但是因为管理缺乏规范性,导致大部分工程职能只能遵循上级要求来实施,只能以应付的态度来完成领导指派的差事,各项管理均缺乏规范性。因此,要想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方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想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首先,需要在制度以及行动方面下功夫,要彻底落实具体的各项制度,不单单需要规范制度,更是需要做到严格执行,改变全体施工人员对于领导指派的差事存在的应付心理[4]。另外,还需要规范工程流程,使施工人员以及上级领导都能够做到按规矩办事,领导需要发挥带头作用,引导工作人员按具体的工作流程完成一切工作,这样以来,工作中的各个任务均能够实现规范统一。

2.2 施工之前的技术质量有效控制策略

建筑单位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规定,必须依法展开项目招标,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展开招标工作,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因为只有利用竞争机制,才能更好的选择到具有一定竞争实力,信誉良好的优秀企业来完成项目的建设。评标之前必须由招标人建立评标委员会,一般采用综合评估法以及最低评估法两种形式。对于综合评估法而言,其主要适用于具有较难施工工艺、必须选取统一标准、具有十分复杂的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然而最低评价法主要适用于具有较低技术含量的建筑绿化工程施工,社会可以通过批量采购的形式来招标此类型的项目。完成招标环节后,通过施工技术质量有效控制制度的切实落实,使技术质量控制实现实处的落实。通过利用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最佳技术人才,顺利完成所有建设任务[5]。正式开工之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中第一责任人必须由项目经理担任,并构建完整的规章制度,在技术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落实技术交底工作,项目总负责人需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严格审核设计图纸,感受设计意图,如果发现设计中存在纰漏,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力争将问题的解决在施工前完成。

3 结语

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高低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直接影响,质量的好与坏同样是国家实现富强的一个关键标杆,随着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是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整个建筑行业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