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博
(张家口市政垣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建筑功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中,混凝土的施工具有关键的作用,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中混凝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是集中在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来进行的,尤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时钢筋的数量都是较多的,且这类施工环境中对于混凝土的密度要求也较大,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任务工作量也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地对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强化,在施工现场,工人展开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严格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尤为重要。否则极容易造成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诱发质量、安全事故[1]。
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质量做好控制工作,从源头把握混凝土品质,为后续施工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面,主要由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质量展开严格检测,选择和施工要求相符的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制:第一,在水泥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使用硅酸盐水泥,保证其水热化相关指标<275kJ/kg,强度>32.5MPa;第二,在粗骨料的选择方面,骨料的大小可能对于混凝土抗渗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此期间需要优先选择颗粒均匀的骨料,控制其中含泥量<1%,骨料最大粒径在31.5mm以内,可选择机碎石骨料。第三,在细骨料的选择方面,可使用含泥量<3%的粗砂。为确保建筑质量,要对混凝土强度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实验室当中反复试配,选择强度和硬度和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的混凝土配比。还需对骨料强度进行控制,为提高材料粘性,可将卵石与水混合,尽可能选择碎石。配比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此环节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合理设计配比,对配制过程展开动态化监测。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中,浇筑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前期开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保障浇筑作业能够有效开展且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从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分的角度来说,要想提升浇筑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对基础模块的质量开展细致的核查,对工程的主体结构开展细致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各环节施工的具体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使浇筑施工环节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参数[2]。进而在开展一些后续工作时,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参数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浇筑技术和混凝土配置设备以及振捣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关注钢筋主体结构与基础模块是否存在发生位移的现象,一旦发现位移问题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直至相关隐患被完全解决后才可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
施工队伍要高度重视对混凝土振捣处理技术的合理运用工作,通过科学高效发挥出该项施工技术的作用,能够充分保障混凝土的密度。混凝土震动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通常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操作,一种是人工操作。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对应的混凝土振动处理技术,确保能够提升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和效率。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会选择插入式振捣方式。在振捣棒工作的状态下,施工人员将准确放置在制定混凝土内部区域,然后进行合理控制振动棒的实际振动频次和幅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各种气泡和沉降问题,杜绝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亦或者是钢筋暴露出来。当整个混凝土铸造作业完成后,现场施工管理队伍还需加强对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加强对混凝土饱水状态的科学合理控制,避免混凝土水分过快的蒸发,必须要定期洒水,以补充足够水分,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为了使建筑物更具可靠性和持久性,首先要从基础上保障相关工程材料的质量以及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能够符合工程的实际标准。其次,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工程的最终整体质量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故相关企业要从基础上做好各类预防工作,并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进而及时地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最后,还应该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组建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并不断地提升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为建筑相关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