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预处理辅助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核性白内障患者疗效

2020-10-22 03:07郭艳波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泪膜晶状体甲基

郭艳波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济源 459000)

白内障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因素,核性白内障为常见白内障类型,多由紫外线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缺氧等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所致[1]。现阶段,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白内障手术中,由于无眼睑保护,较高温度、强烈光线可引起角膜上皮混浊、干燥,因此术中角膜的透明清洁、湿润至关重要[2]。既往白内障手术中,主要采用平衡盐溶液(BSS)对角膜进行机械冲刷,以保证其透明度、湿润,但会对泪膜造成破坏[3]。本研究选取核性白内障患者74例,探究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预处理辅助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该手术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核性白内障患者74例,行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中女17例,男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6±7.1)岁。观察组患者中女16例,男2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7±7.6)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与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1)均为核性白内障;(2)均行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承诺书。排除标准:(1)其他眼部疾病;(2)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3)泪道病;(4)严重睑板腺功能障碍及萎缩;(4)眼部手术史。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爱尔康infinity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美国),1 %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自闭式颞侧角膜缘隧道切口,将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袋。术后1 d采用1 %地塞米松眼液、0.3 %妥布霉素局部滴眼。对照组患者术中角膜干燥时使用BSS液湿润。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应用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均匀涂抹全角膜。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药效持续时间、手术中的药物用量、术中应用次数。(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中央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囊内滴入1 %荧光素钠,裂隙灯下检查,记录染色结果,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0~3分,总分0~12分;TMH使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Visante OCTl000型,德国Zeiss公司)检测;BUT:使用荧光素钠试纸,BUT越短,泪膜越不稳定(3)术后1周、2周、3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裸眼视力测量,正常标准为裸眼视力>0.5。

2 结果

2.1手术时间、药效持续时间、术中药物用量、术中药物应用次数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效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药物用量、应用次数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药效持续时间、药物用量、术中应用次数对比

2.2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TMH、BUT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TMH、BU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低于对照组,TMH、BU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TMH、BUT对比

2.3术后视力达标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2周、3周视力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视力达标率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微创化、精细化发展,患者对术后视觉要求也不断提高[4]。部分患者术后存在眼睛干涩、异物感等干眼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因此,减轻术后干眼症状需充分重视。

白内障手术中,保持角膜清晰透明可提供清晰的视野,对提高手术安全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BSS为常用角膜湿润剂,具有廉价、方便的优点,但术中药物易蒸发,术中需对角膜进行多次冲刷,加重了角膜上皮损伤[6]。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氯化钾、乳酸、氯化钠、氯化钙等组成的黏性眼部润滑剂,具有吸水性强、纯度高、pH值稳定的特点,且滑润性、内聚性好,与角膜屈光指数一致[7]。

邓明辉等[8]研究显示,白内障手术过程中,与BSS相比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提供更好的光学清晰度,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药效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药物用量、应用次数较对照组低。提示白内障患者术中采用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避免对角膜上皮的反复冲刷,防止患者不自主挤眼而引起眼内压升高,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润滑性好,持久力强。本研究中,术后1 d观察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低于对照组,TMH、BUT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白内障术中角膜长时间暴露、BSS不断冲刷可引起角膜上皮细胞机械性损伤,使泪膜中水化黏蛋白层粘附、分泌功能受影响,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而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应用,在角结膜上皮形成屏障,保证角膜、结膜湿润,并避免机械性损伤。同时,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吸水性较强,且与角膜屈光指数一致,可提高角膜清晰度,保护角膜、结膜上皮细胞,促进泪膜稳定。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视力达标率较对照组高,表明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预处理辅助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核性白内障患者,可促进视力恢复。其原因可能与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角膜保护更加到位有关。

综上可知,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预处理辅助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核性白内障患者,可改善患者术后泪膜稳定性,促进视力恢复。

猜你喜欢
泪膜晶状体甲基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UIO-66热解ZrO2负载CoMoS对4-甲基酚的加氢脱氧性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甲基芳烃液相氧化反应活性分析
干眼患者泪膜破裂形态的临床研究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
儿童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术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连续观察和临床分析
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