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兴义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目前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临床研究发现微创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1]。本文针对三组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展开如下概述。
选取某院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收治6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肌瘤位置、大小以及个人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意愿分为A、B、C 三组,各20 例。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同时经GnRH-a,先在月经周围第1d ~第5d 内皮下(上臂皮下)注射3.75mg 醋酸亮丙瑞林,1 次/4 周,连续注射三次,共用药3 个月。术后均予以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A 组行经阴道宫颈肌瘤剥除术,其对于腹腔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率低等特点。其手术流程如下:①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②充分暴露阴道及宫颈,根据肌瘤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③将20ml 氯化钠(0.9%)加6U垂体后叶素注射到肌瘤周围;④切开肌瘤包膜,并将瘤体表面钝性分离,将肌瘤剔除[2]。
B 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该方法痛苦小、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3]。具体手术过程如下:①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扩张宫颈,窥探阴道,使宫颈充分暴露并测定宫腔深度;②置入宫腔镜并注入葡萄糖溶液(5%)作为膨宫液;③观察宫腔内肌瘤位置、大小、数目及体积,并观察肌瘤是否带蒂;④有蒂肌瘤从蒂根部位将肌瘤完全切除后电凝止血,无蒂肌瘤则将肌瘤包膜切开后采用环形电极先切碎肌瘤,然后将肌瘤碎片取出,切除残留肌瘤,电凝止血。
C 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其具有对腹腔干扰少、损伤小,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等诸多优点。具体手术流程如下:①患者取截石位并实施全身麻醉;②于患者脐上缘做一切口,建立气腹并置入腹腔镜,在左右麦氏点留置10mm、5mm 套管针;③在子宫肌瘤最高位置采用单极电钩逐层切开肌瘤浆膜层、肌层直至假包膜,沿假包膜钝性剥离肌瘤;④采用大抓钳夹住瘤核将瘤体完整剔除[4];⑤采用电凝止血法止血并用可吸收微乔线进行8 字缝合瘤腔,并连续缝合子宫浆肌层,术毕。
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F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表1 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d) VAS 评分(分) 住院时间(d)A 组 20 112.87±10.38 103.54±6.88 2.78±0.61 5.30±1.66 8.55±0.52 B 组 20 91.76±8.36 65.67±4.87 1.09±0.38 2.35±1.39 3.75±0.29 C 组 20 94.22±8.73 64.37±5.03 1.13±0.41 2.65±1.40 4.01±0.31 F 47.243 462.384 122.266 36.283 1455.366 P<0.05 <0.05 <0.05 <0.05 <0.05
对比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具体见表2。
子宫肌瘤可实施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实施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病灶,但停药后极易出现复发状况,手术治疗仍是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5]。
表2 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本研究中,B、C组患者治疗情况显著优于A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C 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之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B 组患者并发症率显著高于A、C 组,C 组的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优选方式。
三种微创手术术式均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于大肌瘤可用GnRH 三至6 月后再行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大肌瘤可剔除后经阴道后穹窿取出等等。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中,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范围更广,效果更好,其手术创伤略大,但并不影响患者恢复速度及预后效果,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