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玉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理念渗透的根本,它不仅是深化整个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与目标,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生理上的逆反阶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激发他们对初中科学学科的钻研兴趣,每一名科学领域教师必须要通过对互动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渗透来实现既定的科学课堂教学目标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科学的课堂中,要高效的实现互动式教学,就需要老师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那么基于此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科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此真正体现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可以是角色扮演,也可以是信息技术,总而言之是要根据主要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适宜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初中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科学问题情境;由于氧气是无色无味,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根本感受不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的教学也只是表面化,那么在如今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在屏幕上用Flash演示生物呼吸过程,让学生对呼吸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借此提出“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问题,老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其具有极大的优势,好多学科都开始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而在初中科学的课堂中,为了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老师就可以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并且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寻求老师帮助,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基于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初中科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可以大大提升。
例如:在教学初中科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基于教学重难点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那么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初中科学的教学更为顺利,以此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然后学生就可以更好的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内化,构建高效课堂。
很多初中生都会将科学课堂视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通过普通实验可以表现的知识要点,更是经常感到挠头,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生对各类抽象概念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教师无法找到适当的讲解方式那么便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不妨通过引入一些互动表演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例如在进行“人体器官作用与功能”的介绍过程中,教师不妨通过为每一名学生分配“心脏”“嘴巴”“眼睛”等器官角色,通过各类道具来将人体器官的作用与功能进行展示,每一名学生不仅在制作道具、设计器官动作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的器官知识点进行巩固与复习,相信这种互动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转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负面认知,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感受到互动式教学的精髓,一个个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而又生动,更能为学生的认知打开全新的大门。
科学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在初中科学的课堂中,要拉进学生与科学的距离,老师就可以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以此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可以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学生充分体现“学有所用”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初中科学《食物与营养》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对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有充分的理解,老师可以在课前调查几位学生的一日三餐,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从此引进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开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的与老师开始互动,这节课堂也就会不由自主的演变成生活化教学,从而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也能够清楚自身需要摄取什么营养物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的课堂中,老师要意识到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此创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