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彦涛 岳建辉
内容提要 周口日报发挥地方党报区域特色优势,以文化为突破口,努力挖掘豫东特有的底蕴与内涵,强化文化主题策划,多维度展示地方文化元素,多层次阐述周口故事,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打破“浅阅读”的局限,赋予文化报道更多“厚重感”,切实履行党媒责任。
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周口,历史悠久厚重,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太昊陵、平粮台、太清宫、女娲城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创世文化、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等文化遗存历久弥新。无数的事实证明,无论多么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果尘封在故纸堆里、散落在历史长河里,也不能发挥其价值。周口报业传媒集团立足于周口“满城文化半城水”的实际,努力挖掘豫东特有的底蕴与内涵,强化主题文化策划,多维度展示地方文化元素,多层次阐述周口故事,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在“四全媒体”时代,文化报道不应是地方党媒的一个拼图,而应是植根于办报理念之上的一个品牌。作为地方党媒,文化报道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凸显本地文化特色,抓住本地区的核心读者群,才是生存的关键。近年来,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在巩固“政经”地位的基础上,拓展文化宣传阵地,在《沙颍文艺》《铁水牛》文艺副刊的基础上,新增《周口文化》和《文化周口》两个专版,通过挖掘豫东文化中蕴含的特色元素,提升地市党报的亲和力和竞争力,以党媒的勇气与担当进行积极实践探索。
地处中原腹地的周口市西华县近年来荣膺“中国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传承基地”,被有关专家视为东方创世文化、人类起源的原点。为揭开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的神秘面纱,编辑部策划了《探寻西华女娲盘古创世文化》系列报道、整组报道,采访组透过许多具象的遗迹:盘古寨、女娲城、盘古墓、女娲陵、出土的宋代的“盘古寨”砖匾、明代刻有“娲”字的城匾……试图寻找产生创世文化的根,去触摸遥远到混沌的历史,就像通过一片树叶想了解整片森林。《探秘盘古寨:炽热的朴素信仰》《寻踪中皇山:一段神话和一个人的传奇》等8篇重头稿件真实地呈现了行走中的所听所见,回应了世人那熟悉的陌生。系列报道在重要版面刊登和新媒体刊登后,一位读者留言:行走在从小生活的地方,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似曾相识的面孔,朴实善良的乡邻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远古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反映在他们的生活里,无论沧桑巨变,他们执著地认为只要是向善向好的,只要是甘于奉献的,只要是对世人有好处的都应该被铭记、被传承。
“仓颉造字,神鬼夜哭”!汉字的发明、演变和发展,浓缩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也是中国人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文化价值和传统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如甲骨文、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王殿卿先生和本报首席记者刘彦章开设的专栏《说文解字新谭》,坚守与创新并举,深入挖掘汉字文化蕴含的内容精髓,深入浅出地展现和弘扬了中国汉字文化,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说文解字新谭》从2017年10月开栏至今年1月结束,已经刊登了100多个版面。在当今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说文解字新谭》像一股清流,以汉字为桥,积极传递正能量,让读者更加珍惜敬畏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历史人文资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传承的重要承载者,它既记载在文献典藏里,也反映在人们的生活习俗中。周口,以文化城,文以城兴。近年来,编辑部策划的文化周口之《湮没在历史中的周口故事》《文物背后有故事》《品味乡愁》《时光里的老物件》《文化旧闻》等,在生动细腻的故事讲述中,感受家乡沧桑巨变,搭建了周口文化走向广域的又一座桥梁。
“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周口,古称周家口,素有“小武汉”之称,穿境而过的沙颍河流入淮河而汇入长江,南北交通要道这一特定的地理,演绎了周口百年兴衰。商贸的繁荣,造就了周家口的美。编辑部策划的文化周口之《湮没在历史中的周口故事》从2016年6月7日开栏至今,多角度再现了周家口曾经的荣耀和辉煌。《寻根问祖大槐树》《周家口商人的经营文化》《周家口的外地商贾》《曾国藩周家口剿捻》《百年流芳关帝庙》等100余篇文章,伴随着沙颍河千帆竞发的桨声灯影、船工纤夫嗨哟嗨哟的号子声、捻军的金戈铁马和淮军的刀光剑影,向人们讲述了周家口的荣光,也彰显着周家口的精气神。
对于念旧的人来说,老物件承载的是记忆,但能从中找出那个年代人在经年累月的磕绊与成长。开设的《品味乡愁》《时光里的老物件》等栏目用讲故事的方式,以生活化的新闻语言,走进民众的生活,品透豫东民间的乡味,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栏目勾画和复原了豫东农耕文化的历史风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成了周口厚重文化的记忆。纺花车、剃头挑、鼓乐吹奏、桑木扁担、爆米花、土锅台、芝麻叶面条、磨剪子戗菜刀、锔碗锔锅、摇耧耩地、露天电影场、河边洗衣、货郎担、打马蹄与钉马掌、蒸大馍孝老、老裁缝等农村气息很浓的乡愁故事,俨然一部豫东人的“乡愁故事集”。同时,栏目还用时代精神审视乡愁,记录了不少能推动社会前进、推进人类进步、百姓又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存续至今,成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像周口的芝麻香油、芝麻叶面条、五月端午的赛龙舟、蒸大馍孝敬长辈等,经过祖祖辈辈的相承相传,去粗取精,得以延留,如今更加熠熠生辉。
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好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本土文化也有湮没无闻的危险。如何让本土文化的“酒香”飘得更远、更为迷人,是信息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土文化的报道既要在内容上推陈出新,更要在形式上不断进行花样翻新。近年来,周口报业传媒集团挖掘县域特色,先后推出了文化周口之《老葛画周口》《阳城说客说阳城》《民间有高手》等文化栏目,在文化创新表达上进行了探索。
□ 图1 2017年11月18日,展期一个月的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考古发掘40周年成果展在河南博物院展出。观众在展厅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朱祥/摄)
□ 图2 2017年2月27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 图3 2016年3月23日,市民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参加老子诞辰2587周年纪念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逶迤弯曲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屋、沙颍河上的老桥、桥下拥挤的对头木船、船上如林的桅樯、大渡口忙碌的码头、西顺河街南方人修建的吊脚楼、东顺河街穷苦人居住的窝棚土屋、新街口的磨盘山、残破的普济门、山货街的元宵夜、灯光照耀下的华英照相馆、丁字街的打铁炉、牲口市沿街拴牲口的木桩、飞檐挑角的禹王宫、红柱绿窗的五间楼、贾鲁河畔的城隍庙、二板桥头的万家灯火……耄耋老人葛庆亚自幼喜爱绘画,少年时便经常在周口城的街头巷尾,沙颍河的岸边、桥旁画速写,对景写生。编辑部推出的文化周口之《老葛画周口》采用今昔对比,一头一尾,配以诗文和篆刻,具有一种特别的张力。颍河渔歌:你昂首撒出用心织成的大网,我手执双桨,把握着人生平衡/一叶扁舟连着你和我,无论前面有多少风风雨雨/你是我的幸福,我是你的憧憬。丰富、灵动、流畅的景色与线条给读者带来了很好的美感与享受,也给我们的视觉上带来了洗涤。沙南老街:黛瓦青砖,朱门绿窗/三友鞋社,丝绸缎庄/戏衣戏具,典当银行/老街老店,远近名扬;新修的西式大门,又恰到好处地让过去逐渐暗淡/曾经沧桑的传统建筑,散发出新的光辉……过往的建筑也组成了挥之不去的怀念,使老周口人容易获得触动和感悟,引发产生某种隶属于社会、政治和文化范畴的思考——关于时光和生命,关于憧憬和梦想、生长与消亡、追求与幻灭。
与中心城区毗邻的商水县古称阳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楚章华台、扶苏故城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叶氏庄园、寿圣寺古塔、白塔寺柏林、千年白果树等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武丁、陈胜、袁绍、袁术等历史名人星光灿烂。从多处古遗址考古中证实,6000多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播下了人类文明的种子,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存。从去年6月至今,报纸为商水县原政协副主席司新国老师量身开设了《阳城说客说阳城》专栏,生于斯长于斯的司老师有感而发,名胜古迹、一花一木、阡陌沟壑、动人画面都在他的笔下“妙笔生花”。文中有诗、诗中有文的“硬核”表达,让他不吐不快。“阳城男人身材魁梧、柔中带刚;女人婀娜多姿、心地善良,全是面条吃出来的。阳城人血管里流淌着面条的柔性,充盈着面条的韧性,浸润着面条的刚性”“叶宅名门望族,庭院深深,不乏大家闺秀,丫鬟仆女成群,自然少不了‘结着愁怨的姑娘’。假若你去,最好去那里走走,说不定真的会碰上呢”……商水人说商水事,透着亲切劲,接地气的灵动表达,迎来了大批粉丝的围观评论,也激发了司老师创作的欲望。他一口气写了50余篇,分为“阳城风物志”“阳城饮食志”“阳城人物志”。除了写阳城,还写了“阳城之外话东西”,写一些阳城之外的见闻杂记。
把镜头和版面聚焦最基层的农民,他们纯朴、善良、勤劳、执着又伴着生活遭遇困境时夹带着的一丝睿智。我们以小小说形式打磨了文化周口之《民间有高手》栏目,栏目内容以青龙镇为背景,展现了刮脸匠、鸡把式、耿花生、苟三、烩面刘、毛麻绳等百余个小人物信奉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人生信条,每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像燕子垒窝般描述了豫东农民心理影像的变化和提升的过程,展现了文化周口的内涵。作品没有高大上的渲染,给了广大读者阅读后一个深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