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洪现场哭了……
——由2020抗洪救灾采访谈全媒体语境下的影像传播

2020-10-22 00:45王伟伟
中国记者 2020年9期
关键词:抗洪

在洪水里、大堤上,一手拿手机、一手持相机成为很多年轻记者的标准姿态,我就是其中一员。为将抗洪一线最真实的故事传递给受众,我与抗洪战士们同吃同住,一起泡在一米多深的洪水里,一起坐着冲锋舟在黑夜里搜寻村民……

一、直接将行李箱拉到了报社

入夏以来,我密切关注南方降雨和受灾情况,盯紧长江、淮河流域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做到心中有数。7月7日高考当天,安徽歙县上千名考生受强降雨影响而“迟到”的新闻让我直接将行李箱拉到了报社,准备随时出发采访。7月14日早上,“鄱阳湖告急”“长江告急” 等类似消息不断刷屏。当看到《工人日报》江西站记者发回的现场视频后,我坐不住了,立刻向报社汇报采访计划,火速启程赶往江西省鄱阳县。

二、建立判断标准,找到属于自己的新闻现场

抗洪与其他新闻不同,今年抗洪救灾的战线很长,如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新闻现场,只是跟着其他媒体的节奏跑,往往会顾此失彼,徒劳无功。

在选择采访路线和新闻现场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更像是在“赌博”。只不过这次我没有选择运气,而是选择了新闻传播规律。这种规律是通过对传播内容的选择确定环节来体现,即新闻价值标准和传播技术标准。[1]

7月14日当天,与鄱阳县一同成为热点的还有九江大堤。热点较多,无法兼顾,怎么选?基于2016年南方洪涝灾害时的采访经验和各方消息,我判断,当日长江大堤不太可能出现大问题。自1998年以来,我国在大江大河治理上投入巨大精力,经得住考验。与此相反,一些多年不发洪水的分蓄洪区、小圩小堤以及山洪内涝易成为“隐秘角落”,防洪任务严峻。7月14日,我到达鄱阳县,先后采访了龙口村的“孤岛救援”和鄱阳湖中洲圩的封堵等现场。当我继续跟进报道时,7月18日一则安徽“双线作战”的消息引起我的关注。要不要“转战”?我十分犹豫。这时,一位安徽朋友打来电话,表示六安市内涝严重,辖区内多个乡镇被洪水围困。据他描述,我得知六安市的灾情比鄱阳湖地区更严重。于是,我立即展开以合肥为中心,“辐射”长江、淮河、巢湖的采访行程,也正是这个决定让我挖掘到很多第一现场和独家新闻。其中《洪水中的孤岛救援》《抗洪VLOG》《泥水拍打在他们脸上!》等作品被多家报纸、网站和客户端转发,传播效果较好。

我认为,每次深入现场是对记者自身判断力的考验。7月25日,在拍摄《泥水拍打在他们脸上!》(图1)这组图片前,我得到的信息是:“抢险任务较少,等一等通知再说”。但是综合多方信息以及与当地百姓交流后,我可以确认东部战区的两个集团军已到达安徽并投入到抗洪抢险任务中。我下意识地感觉,庐江县同大圩的防洪任务更加严峻。该地点位于巢湖上游,随着巢湖水位上涨,部分河段已出现湖水倒灌,再加之同大圩沿线村庄、农田众多,形势不容乐观。按常理,同大圩决口、破堤的可能性虽小,但加固、堵漏、防涌的任务应该很重。因此,当天上午,我来到白石天河同大圩南闸村段。上堤后,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由于管涌、泡泉等险情较多,近3公里的沿堤作业面已泥泞不堪,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一腿深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在这里参与抗洪抢险的71集团军某旅3000多名官兵已经连续奋战三个昼夜(图2)。为了方便行走,一些抢险官兵赤脚上阵,部分官兵为加固子堤防止沙袋被水冲走,一直泡在洪水里。这样壮观、感人的场面是我此次抗洪采访中第一次遇到。次日,这组图片在《工人日报》头版刊发,新媒体报道《泥水拍打在他们脸上!》在网上迅速传播。

图1

□ 图2 7 月26 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石天河同大圩南闸村段,71集团军某旅的官兵正在雨中搬运沙袋。(王伟伟/摄)

三、镜头永远对准一个个“大写的人”

面对灾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人文关怀、心存敬畏、不留遗憾、懂得感恩。

受西方新闻观和商业平台的影响,在灾难报道中,个别“媒体人”把 “轰动效应”“惨烈现场”“10万+”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然而,在剖析中外经典摄影时,尤其是灾难报道,我们会发现人类在面对饥饿、灾难、战乱、疾病等共性问题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摄影师都有一个共同追求,那就是人文关怀。从凯文·卡特《饥饿的苏丹》到于文国《98抗洪纪实》,从萝西娅·兰格《迁徙的母亲》到贺延光《面对生命》,这些作品都因记录了人性的温暖而广为流传。这也明确了一个答案:摄影记者的镜头永远要对准一个个“大写的人”。

我认为,敬畏之心是所有优秀采访的前提。采访结束多天之后,一位老父亲的眼神一直在我眼前晃动。7月23日,我跟随部队来到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采访受灾群众转移情况。经过白山桥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和一位妇女坐在凳子上掩面哭泣,他们身后不足百米处就是滔滔江水。“王松、王松、王松……”老人和妇女不断重复着这个名字。我上前询问后得知,老人的儿子名叫王松,是同大镇连河村的一名村干部,老人身旁的妇女是王松的妻子汪志云,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7月22日,同大圩决堤,村干部王松在乘船回村搜救人员过程中遭遇翻船事故,落水失联,生死未卜。村民口中的王松是一名壮实且不知疲倦的退伍军人,胆大心细、做事有原则。平日里,村里的大事小情,只要王松在,总能圆满解决。王松在此时成了全村人的牵挂。空中盘旋搜救的直升机、消防队员忙碌集结的身影、村民们焦急的眼神、烈日下父亲的白发、哭泣到无力的妻子、无人照看却蒙在鼓里的一双儿女……面对眼前的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无力和“羞愧”——为什么要让我看到这种悲痛,我能不能用镜头直视眼前的悲痛?当对视上老人哭红的眼睛,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感动在我内心翻腾。突然,我一下子没忍住,哭了出来。大概过了5分钟左右,我才稳定了情绪,重新投入到采访中,通过驻村第一书记了解事发时的详情并第一时间发回独家图文报道,让读者认识到抗洪一线的艰难与壮烈。村干部王松失联的报道在工人日报抖音号上编辑推送。由于故事感人、画面现场感强,推送当晚即获得130多万的点击量,大批网友留言祈福。

□ 图3 《瓶倒即可醒,醒来接着干!》7 月20 日,在安徽六安固镇抗洪救灾现场,已经连续奋战了48 小时的杨飞在冲锋舟加油保养的间隙,短暂休息。(王伟伟/摄)

□ 图4

在数个昼夜的采访中,我每到一个现场都力图将自己变得“最小”,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拍摄而影响救援”。为了让冲锋舟尽可能多坐人,我常常是最晚到岸。后来,一位战士在接我回去的船上不经意地跟我说了一句:“你是个好人。”我仔细一想,自己只是不想给战士们添加无谓的负担罢了。

四、用最网红的方式讲述抗洪中“最可爱的人”

7月20日,我在固镇救援现场拍摄了照片《瓶倒即可醒,醒来接着干》(图3)。在安徽六安固镇抗洪救援现场,已经48小时没有合眼的四级军士长杨飞感到颈椎疼痛难忍,想躺下休息一会,但又怕睡得太深了,战友喊不醒他,于是利用冲锋舟加油的间隙,找了一个矿泉水瓶,一端支撑在橡皮艇上,一端顶住自己的头部,休息一会。只要身体稍有晃动,瓶子就会倒下“叫醒”他继续战斗。看到这一场景后,我下意识地按下快门,留住了这个感人瞬间,并按编辑部要求采写了现场特写文稿。编辑部没有采用传统发稿方式,而是用图片制作了海报,辅以扫二维码进行深度阅读的传播形式(图4)。一时间,杨飞成了“网红”,“飞”遍各个发布平台。

在定格杨飞的睡姿时,我并没想太多,只想给读者展现一个真实而有温度的抗洪现场,让更多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抗洪战士的担当与不易。每次灾难来临,战士们总是冲在最前线,他们身上所背负的使命和担当,往往被一些人认为“理所应当”,忽略了他们同你我一样,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妻子眼中的丈夫,也是一个个会伤会痛,累了也要休息的普通人。对网络新闻传播特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真实不做作、有爱不冷漠、共情不旁观的新闻素材往往能引发受众共鸣,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这张照片之所以被网友关注也是基于以上几个特点。在网友的回复留言中,处处可见人们对抗洪战士的理解和关怀。安徽省军区的抗洪典型报道、中国军网公众号对此转发。编辑部也通过多种渠道推送稿件,一次采集,多次分发,找准与网友共振的“频道”。

在灾难报道中,引导舆论热点、回应公众关切,秉持理性立场、传递人间温暖,这是媒体人必须坚守的理念。[2]而这也是新时代的媒体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的体现。

【注释】

[1]参见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8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参见刘家伟、刘文宁:《碎片化传播背景下新闻评论的坚守与创新》,载《新闻战线》,2020.06(上)。

猜你喜欢
抗洪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抗洪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擦亮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这块救援金字招牌
十联颂抗洪解放军
《告别爱人》
————献给抗洪烈士
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
如梦令
抗洪中的共青团
另类抗洪大军——细数国产抗洪新“神器”
打“飞的”回乡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