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乐尔
摘 要: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一种交际手段。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目的和语言差别等因素译者会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处理。在汉蒙翻译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建的《蛙》汉蒙平行语料库,从词语翻译与汉蒙文化差异的角度使学生更加具体的领悟到了实际翻译技巧。本文中主要根据本科生汉译蒙翻译教学中如何应用《蛙》汉蒙平行语料库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料库;教学;蒙汉翻译
语料库翻译学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文化理论和翻译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1] 这种新的方法不仅为译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汉英双语对齐语料库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汉蒙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对齐研究不是很多。
《蛙》[2] 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2009年。《蛙》先后被翻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荷兰文、维文、蒙古文等。《蛙》[3] 的蒙译本出版于2013年12月。其译者是有多年翻译经验的锡林巴特尔先生,曾参与了《狼图腾》等的翻译工作。2014年4月被翻译成蒙古文的长篇小说《蛙》的译著获得了朵日纳文学翻译奖。因此从原著引起的反响和译著取得的成就来看,从翻译学的角度对原著和蒙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实际价值。
在汉蒙翻译教学中,词语翻译方法是学生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的。在该项教学任务章利用长篇小说《蛙》的汉蒙双语对齐语料,从人名翻译、方言词语翻译、熟语翻译、文化相关词语翻译出发,让学生了解到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并掌握了具体可行的词语翻译方法。
一、人名翻译
《蛙》这部作品的特点之一是特殊的命名方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词为名的人名。小说中的人名更具体的反映出了一定的文化特点。译者在翻译这部作品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人名的翻译。这不仅关系到全文的可读性更关系到对原作的诠释程度。其人名的翻译是整部著作翻译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蛙》中共出现了以人的脸部器官命名的陈鼻、陈耳、陈眉、袁脸、袁腮、赵眼、肖上唇和肖下唇等名字和以人体其他器官和部位命名的孙肩、郝大手、李手、 张拳、王脚、吴大肠、王肝、王胆、万足等名字。蒙译时主要采取了意译方法。汉蒙翻译中对人名和地名的翻译往往采取音译的方法。但是译者为了体现原著中人名的特殊性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蛙》的蒙译中以人体命名的人名的翻译采取了音译(姓)加意译(名)的方法。文中出现最多的“蝌蚪”和“小狮子”蒙译时采取了意译方式。其他的名字如“王仁美”、“高梦九”采取了音译方式。与译者的对话中了解到在蒙译著作名《蛙》时也下了一番功夫。没有直接翻译成现在蒙语中与“蛙”一词直接对应的词语,而是选用了旧时用的词语。这一选词比直接翻译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和神秘色彩。
在翻译教学中首先挑出含有人名的句子,让学生自行翻译。并通过互相比较、与译文中的人名翻译比较,探讨和得出了最具理想的译法。《蛙》中的人名充分显示了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因此该文人名翻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方言词语翻译
《蛙》中使用了大量的山东高密方言词汇,整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方言的巧妙使用是这部作品的又一亮点,但这却是译者的又一翻译难点。方言的翻译很难达到“忠实”与“等值”的标准,原文的地域特点、语言风格难免会有一定的损失。在蒙译时基本采用了意译法,舍去了原文中的方言词汇特点。
文学方言折射着特定的文化因素,反映了特定的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使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在意义的基础上负载了文化色彩。[4] 但是蒙汉语词汇中很难找出对应的表达方法。因此译者在蒙译《蛙》时对方言主要采取了意译方法。因此在蒙译本中几乎体会不到原文浓厚的方言气息。对这部著作的翻译中译者注重了译文的通顺易懂和读者的接收因素。
在方言词语翻译教学中通过语料库选取了大量的方言词语与与之对应的蒙古译文。通过研究与梳理发现,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性,只能译出原文的语义,无法译出特有的方言特色。以此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三、文化词语翻译
文化词就是指蕴含社会文化意义的词语,文化意义就是指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文化词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变革等密切相关,是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5] 文化词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与习俗。文化词语的翻译方面译者时常因为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冲突遇到一定的翻译难点。文化词语的翻译中必须要处理好原文的忠实和译文的通顺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统计了《蛙》中“龙”一词和“狗”一词在原著中的使用和翻译情况。
龙是中国最为神圣的动物神,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为久远、延续时间最长的的文化现象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6] 在中华民族有特殊的寓意。在原著中共出现22次,以本意使用了6次,与蒙古语中“龙”的音译词对应。在专有名词中使用3次,如龙口、尼龙、龙虾,蒙译时地名中采取了音译 ,物名“尼龙”没有翻译,动物名“龙虾” 选译为蒙语中相对应的词语。其他情况都采取了意译的方法。
与“龙”相比,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有很多词都是用来形容对狗十足的贬低。[7] 在本著作中共出现了25次。其中12次表达的是本意,即指动物名称。与蒙古语中的“nohai”一词对应。译者10次翻译成了“nohai”,一次根据语境忽略没译,一次译成了“golog”(狗崽)。因为蒙汉语中的“狗”一词蕴含的语义不一一对应,因此翻译其他与狗连用的汉语词时都采取了意译方法,蒙译都与狗没有关系。
从《蛙》中使用的《龙》、《狗》两个词的使用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汉语中“龙”一词常用褒义,但“狗”一词的使用几乎为贬义。但对蒙古人来说狗是忠贞的代表,是亲密的朋友。因此在蒙语中“nohai”一词没有与汉语“狗”一词对应的贬义。故采取了意译方法。
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学生能够大量的掌握同一词的不同译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较容易的掌握选词搭配与适应译法。
参考文献:
[1] 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 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3] 莫言著锡林巴特尔译.《蛙》[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
[4] 康艳楠.《文学方言翻译策略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3(12).
[5] 百度百科[DB]. 引用自网络,2015.
[6] 何星亮.《中国龙文化的特征》[J].云南大学人文社科学报,1999(1).
[7] 王宗云 王文姣.《中西方狗文化对比》[J]. 双语学习,2007(12).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西北民族大学教改项目《语料库手段在汉蒙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XJJG-24-100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