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

2020-10-21 15:56苏海宁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误区教学

苏海宁

摘 要:近来,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环境下,广大教师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热情日趋高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都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但是,部分教师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中,以至于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相去甚远,影响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身边的事实,就教师角色认识的误区、教学方法上的误区以及学习方式上的误区三个方面来浅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误区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误区;教学

近来,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环境下,广大教师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热情日趋高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都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他们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中,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以至于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相去甚远,影响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身边的事实,浅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误区的认识。

一、教师角色认识的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产生互动、共鸣,学生之间要合作交流。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对这一改革精神产生了误解,认为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课堂上开始谨小慎微,唯恐讲多了,宁可多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也不“包办代替”。

改革中反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倡导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对重点、难点、疑点讲深讲透,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同时注意讲解的方式方法,做到启发引导,讲学生所需,抓讲解的时機,注重实效。做到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此可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削弱,而应当是加强。

二、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就应该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适度原则,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又要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法。而现实中部分教师却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本来意义了。

1.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双基”就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问题过易过多,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最重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却没有掌握牢固。课后,进行测试,学生竟然连课本上的基本内容都回答不出来。类似的情况在每个学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2.滥用多媒体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多数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每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仅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更严重的是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就不再去深入思考,甚至有可能变得不会思考。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技术,教师仍是整堂课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尽量避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缺点。

3.课堂没有批评,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

新课程改革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鼓励、赏识、赞扬为主,因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主要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生动地的课堂环境。这当然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对这个观点存在认识误区。对赏识没有一个限度,无限制的膨胀。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尚未成熟的、正处在成长发展期的学生,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缺少生活经验,这既需要教师的谆谆教导,又需要纪律、制度的严格约束,一味的赞赏,缺少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师及时和中肯的批评和指正,可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学会负责,培养起责任心,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非常有利;另外批评还是一种挫折教育,能培养学生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心理承受力,从而养成从容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当然,批评应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意批评的时机和方式,不可变成歧视、惩罚,甚至体罚。

4.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一问到底的“双向交流”太多太滥

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效教学”, 教师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却理解偏差了,在整整一节课内,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用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内容就能作出的响亮回答来代替自己的讲授,看似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到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至于需要认真探究剖析的深层次问题却一带而过了。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不能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5.教学情境过多,教学方法杂乱,让学生目不暇接。

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又合唱等等,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或者幻灯片、多媒体影象放映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视听画面过杂,晃动频繁,让学生眼花缭乱。

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难于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学习方式上的误区

1.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断章取义,只记住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顾学生的实际,片面地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学习,而实际上进行的是“放羊式”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倒无所事事,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发挥出来,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合作学习就是合伙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新课程中体现新型学习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可是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合伙学习,只是前后左右同学之间临时组建学习小组,互相问答和讨论而已,而讨论的问题零碎、肤浅,思维价值不高。或者分配任务后,小组里完全由个别同学完成任务,其他的组员却无所事事。这样实际上师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思路,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一个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全过程,并且科学监控,使合作学习在一种流畅严谨的氛围中进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求知的科学快捷的通道。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新课程教学改革内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就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课改大潮中,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探究、认真实践,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尽快走出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认识误区,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玉华.华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误区教学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