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摘 要: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绷紧了我们的神经;作为拥有师生人数众多的高校,在面对疫情突发时,管理好保护好学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而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交流的第一责任人,在遇见疫情危机如何合理有效的应对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疫情
庚子春至,我国正面对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疯狂肆虐,一批又一批勇士毅然逆行——深入一线的医护人员、串巷摸排的社区干部、巡逻布控的万千志愿者、风雨严守的警察消防……有一支队伍也义无反顾投入到紧张的防控工作中,那就是一批批在假期中离校不离岗的高校辅导员。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体辅导员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學校党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身体力行,快速响应,守好“责任田”。作为该校辅导员队伍的一员,基于学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有效措施,就辅导员在重大疫情面前如何做好做细做实学生工作,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作如下思考。
一、辅之有方,强“基”固本
疫情当前,唯有众志成城方能共克时艰。辅导员作为学生疫情防控的一线责任人,必须要抓实防疫工作基础,才能有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要警心涤虑,认清基本形势。当前的新冠病毒比SARS更具传染性,目前传播速度和感染人数均在其之上,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容不得丝毫松懈。辅导员必须认清形势,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的紧迫感,增强危机感,强化责任感,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核心工作来抓,确保工作落地见效。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和学生的大规模返校,疫情防控任务将更加艰巨,要时刻保持勇于冲锋在前的战斗力和甘于吃苦奉献的凝聚力,确保在正常各项工作有序衔接的基础上,疫情防控工作也落到实处,不出差池。二是要细致入微,掌握基本情况。只有多方面掌握清楚各项基本情况,疫情防控工作才能有迹可循、有处用力。要实时与全体学生保持有效联系,通过班级、班委、寝室长等QQ群及微信家长群、电话等方式,排查学生情况,保证各类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上报。要精准掌握每名学生的健康状况、思想状态和行动轨迹,第一时间统计疫区学生和有武汉出入史、接触史学生名单,动态跟踪湖北等地学生及家人的健康状况,“一人一档”建立台账,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日报告”制度,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及时精准,传达基本信息。要在第一时间成立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关键节点的安全责任网络,特殊时期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采取发布公告、温馨提示等方式,向所带的班级学生及家长进行疫情进展和防护知识宣传、讲解,传达学校相关通知、文件精神,确保所有校方信息和有关知识普及信息点对点传达到位,精准全面的推送提醒信息。
二、导之有道,守“攻”兼备
辅导员既要教育学生做好疫情中的防护防守,也要注重引导鼓励做好疫情防控和学业上的“攻”。一是要注重管理引导。耐心引导学生、家长正确对待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紧抓网络舆情管理,加强音频、视频交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相关规定,配合当地疾控措施,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理性看待疫情,提高防疫能力,坚定抗疫信心。二是要鼓励参与创作。多鼓励指导学生能以视频班会、原创推文、自拍创意等形式,创作宣讲中国战“疫”进展、感人事迹、防控要领、人类传染病防治史等内容,加强全面了解,增强认知深度,通过主动参与防疫,筑牢思想防线并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三是要督促抓好学习。要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假期在家生活,倡导“停课不停学、放假不放学”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们坚持学习研究,加强与学业导师、专业教师的线上沟通对接,在线规划指导学生学习,并开展知识普及、科学建议、远程学习交流等,因地制宜开展学习生活活动,督促学生在假期多学习、多读书、多锻炼、多劳动,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
三、爱之有效,“虚”实结合
特殊时期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既要帮助克服实际困难,也要助力解决“虚”的思想问题。一是要关爱心理健康。疫情当下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恐慌、无助等不良心理,要把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应及早介入应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自觉运用学生—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交互方式、也可通过“抗疫”心理援助热线等学校资源,及时有效做好心理疏导,始终保持健康积极心态。二是要关注思想疑惑。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做好心灵的“守护者”、成长的“领路人”,将乐观的精神与必胜的信念传递给他们。特此是对于专业课学得不扎实或对前途迷惘的学生,要利用自身专业背景、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加强与学生的互补、互动,致力于从学习方法上、意志品质的磨砺上、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榜样带动作用。三是要关心实际困难。很多的思想问题往往源自实际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才能根除顽疾。可采取通过直接询问、侧面了解、细致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这个特殊假期中的生活、学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把重点疫区、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特殊情况的学生摆在优先位置,主动为这些学生们排忧解难,区分类别做好经济物资援助、法规政策解读、学业补课辅导等工作,切实让学生安心在家、放心生活、静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