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士官教育的图书馆建设

2020-10-21 08:42田怡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0期
关键词:士官文献图书馆

田怡

摘 要:在新时期军事教育转型背景下,士官学校培养人才的观念、模式和目标正在进行改革,学员的需求和行为也正发生变化。探索士官学校图书馆的转型建设,必须不断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资源利用效能和队伍履职能力,才能为士官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使士官学校图书馆事业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士官院校转型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士官教育;图书馆

士官院校教育以士官任职需求為牵引,以士官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针对性、实践性强,较本科学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较大不同。但目前多数士官院校图书馆受办学规模的影响,软硬件条件较差、文献资源面窄、服务手段单一,难以配合院校转型发展,需进一步探索面向士官教育的图书馆建设问题。

一、士官教育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要求

(一)士官培养层次多元需要多样的图书馆资源

士官院校学员的培训层次多样,有学兵、中专生、大专生、直招士官、晋级士官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造成了士官学员的差异化,对图书馆也提出了资源多样化的需求,以便士官学员由浅入深、全面了解,得到满足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而现有多数士官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质量较差,新增专业配套资源不多,难以满足各类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二)士官院校管理严谨需要灵活的图书馆工作

士官教育偏重技能培养和体能训练,每天训练的时间比较长,量也比较大,学员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到图书馆来阅读充电,这是士官院校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到馆率较低的重要原因。这就对士官院校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形式提出了灵活化需求,不仅要强调馆藏文献系统建设而应更加重视学员服务转型。大力从“以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模式改革,转变传统的被动的“守摊”工作模式。

(三)士官学员基础薄弱需要全面的图书馆服务

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较弱、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是未经过高考的学员,还有的学员是在部队工作了很多年的战士,整体素质跟一般军校的本科学员相比偏低,利用图书馆的自主性和自助能力偏差。这就要求士官院校图书馆不仅要采编多样化的文献资源,还要提供更全面的图书馆服务。而现有多数士官学校图书馆按照文献加工管理流程设置机构,学员服务主要以流通和阅览为主,难以提供专业性的信息咨询、定题跟踪等服务。

二、士官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目标

针对士官学员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的状况,士官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统筹兼顾、整体策划、分步建设,吸引学员、抓住学员,进而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和效能。

一是构建多样的文献资源。要开架借阅、开放资源,消除学员与文献间的间隔,消除不同类型文献间的空间距离和逻辑距离。这样才能满足士官学员的多样化实际,解决士官学校新增专业配套资源不多的需求。

二是形成灵活的工作方式。不仅要强调馆藏文献系统建设而应更加重视学员服务转型,要“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工作,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延伸到教室、办公室、连队、宿舍,主动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三是提供全面的服务内容。要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服务特色、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士官学员的信息咨询、专业引导等服务需求,解决士官学员利用图书馆的自主性和自助能力较差的问题。

三、面向士官教育的图书馆建设举措

(一)深化基础培训,实施素养教育

目前,士官学员的信息素质差别较大,整体上尚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提高士官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就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士官院校教育中的作用。为了让学员熟悉图书馆,掌握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方法,提升学员人文素养,图书馆应针对每个期班开展入馆教育,利用图书馆已有的人力资源或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讲座,每月或定期推出一些主题教育;图书馆还应进一步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推广实践,及时更新图书馆网站内容,使学员可以一站式、非线性、即时地获取到信息素养教育。

(二)丰富资源内容,形成资源网络

加大与士官院校发展相配套、具有士官教育专业特色的资源建设力度,注重办学过程中自编教材、内部资料等原生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突出士官任职教育特色,建立士官学员必读书目数据库、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库等特色专题库;除了丰富军事类和专业类资源外,还要为士官学员准备其感兴趣和有用的人生哲理类、文学类、时事新闻类资源。同时,资源载体类型应多样化,不仅是文字的,还要多媒体的,不仅是纸质的,还要数字的。特别是要结合士官学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途径有限、时间有限的特点,合理制订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大力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导航,扩充虚拟馆藏内容,形成使用便利的资源“供应链”,使学员随时随地可以快速获取各种来源不一、类型不同的资源。

(三)加入地区联盟,整合馆际力量

士官院校专业类别多、承训周期短,而学员来源岗位区分大、阅历差异大,对图书馆的要求差异大,使得以本馆馆藏“孤军奋战”的文献保障方式显得“力不从心”。图书馆在形成本馆首创和特色的同时,应在各图书资讯领域充分合作、共建共享、互通有无,借力拓展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应坚持“开门办馆”,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图书情报协作组的作用,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采集、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电子文献传递、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从而突破自身经费及技术力量的限制,吸收和借鉴兄弟单位的成果与资源为自身服务。

(四)聚焦主动服务,开展资源推送

士官院校对学员的管理较严格,且学习之余体能训练比较繁重,学员平时来图书馆充电的时间较少,因此图书馆的主动作为更加重要。可在学员队宿舍楼建立文献信息服务站,组建微型图书馆,每月更换一定量图书,让学员足不出户也能享受读书的乐趣;也可针对学校的发展定位、教学定位,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指导编辑“动态期刊”,将一些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的信息、国家军队的最新指示、士官教育的相关理念等定期出刊,让学员翻阅之后能更加适应士官教育的转型发展;还可针对士官学员一般不许带手机,平时上网时间少,对外界信息掌握相对贫乏的情况,推出“纸微博”活动,将一些最新的资讯打印出来粘贴在流动黑板上,每周更新一次新的内容,让学员在休息之余也能了解一些天下事。

(五)重视交流互动,强化协助指导

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集中的优势,不定期举行读书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员更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还可不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征文活动,评阅挑选优秀的文章进行表彰并发放奖品,使学员能够积极地多读书多学习;对过期的废旧期刊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每月初将一定数量的期刊送至各学员队,让学员增长知识,到第二个月的月初又将期刊漂流到其他学员队;平时在做好当面解答和电话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协助学员检索信息甚至直接提供代查代检服务,指导和帮助学员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也可以根据学员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传统的馆藏文献进行整序和二次开发。

(六)优化馆员结构,拓展人力资源

士官学员的信息采集、加工能力普遍有限,要求图书馆馆员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能力,应为每位馆员提供最合适的岗位,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聘请一些重点学科的教员担任图书馆兼职学科馆员,对学校调整改革中的重点学科、新兴专业进行专门服务;还可在各学员队挑选一名得力的骨干担任图书联络员,教其掌握网上图书荐购系统、每月负责收集发放期刊、到文献信息服务站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征文稿件的收集,建立起图书馆与学员队之间的桥梁。

猜你喜欢
士官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图书馆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