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潘 王淑美
【摘 要】目的:“双心”即心脏和心理,而双心病即心脏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中医对于双心病的干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则从中药内治法入手,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化痰宁心、益气活血养心、调和阴阳的治疗大法;二则从中医外治法入手,施予针刺、振腹疗法;三则从移情疗法入手,转移注意力、培养心性,缓解身心状况。
【关键词】双心病;病因;中医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近年来,心脏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患者日益增多,在心血管门诊中双心病的发生率为15%~30%,而在病房中发生率更高,特别是由于心脏急症而住院的患者,其发生率可高达60~75%[2]。目前医学界开始重视双心病领域的研究,尽管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疗效仍不尽人意。西医方面,针对此类心理障碍患者主要予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但基于该类药物的依赖性、长期性及药物的副作用等,患者依从性不高,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传统中药还是中医技术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拟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中医对于双心病的认识及治疗情况,为双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病因
1.1双心病与体质
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对该病的易感性及病因病机有了记载,它阐述了患者体质与发病的相关性。现代医家在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如闫海慧[3]等发现,在高血压前期组中,痰湿质、阴虚质及阳虚质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谢冰昕[4]等回顾性研究中,纳入了22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其中有124例(54.39%)为双心病患者,在对其中医体质辨识中发现双心病患者中构成比为气郁质56.45%,平和质27.42%,气虚质3.23%,阳虚质1.61%,痰湿质4.84%,湿热质4.03%,血瘀质2.42%,无阴虚质及特禀质。可见不同体质均可出现双心病,但仍有倾向性,其中气郁体质偏多。
1.2双心病与应激状态
双心病与应激状态关系密切。应激分为外源性应激和内源性应激,外源性应激主要指严重的精神创伤、工作及生活压力等给个体带来的影响;内源性应激主要指由于个体的神经类型与个性缺陷使个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反应。两种应激源相互影响,并在个体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逐步累积,从孕期应激暴露,到童年、青少年、成年应激暴露逐渐推进[6],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及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异常,从而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轴活性的整体增高,使得血浆皮质醇增高,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某些结构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影响个体记忆、注意、思维等认知功能,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得内分泌及免疫等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7]。
2 治疗
2.1中医内治
2.1.1疏肝解郁法
中医没有双心病的说法,结合症状可归结于 “胸痹”、“心悸”、“郁证”、“厥证”、“脏躁”、“百合病”等中。“心主血脉,主神明”阐释了心主血脉与主神志二者的紧密联系,两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而血脉运行通畅与否直接与肝主疏泄、脾主统血、肺朝百脉等密切相关。《薛氏医案》指出“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可见肝之疏泄,对于心气鼓动血液周流全身十分重要。“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甚而久病气滞血瘀导致血脉痹阻,“不通则痛”,故而可见胸闷胸痛等胸痹的表现。《仁斋直指方论》提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证治汇补·郁证》更是提出了:“郁证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故本病气郁,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另肝气郁结者,以心慌、心痛,憋闷不适,喜太息为主,可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气郁化火者,性格平素多急躁,时感心悸不安伴心烦失眠,可予丹栀逍遥散加减;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扰者,常阵发性心悸或于天气变化后心中烦躁不安,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9]。
2.1.2健脾养血法
心主血脉,其一以血为载体,在输送物质营养脏器并维持各脏器功能的同时,亦促进血液的生成。其二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并于肺中吐故纳新,再复注于心脉,而后化赤,故成新鲜血液。所以说“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侣山堂类辨》)。《医碥·血》也指出“胃中水谷之清气,借脾之运化成血,故曰生化于脾”。“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仁斋直指方》)。故心血充足与否与脾胃的强弱直接相关,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故见胸闷气短、心悸不适、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等。治疗当以健脾养血为主,可选用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2.1.3化痰宁心法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其所致病的临床表现形形色色,表里不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肺脾肾久病则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痰湿蒙蔽心窍,可致神志呆钝、淡漠等;痰饮内停,上犯心胸,可见心悸胸闷、头晕眼花,痰多气短等;痰饮久留不化,郁而化火,痰火扰心,可见烦躁、失眠多梦、口苦等。神志呆钝、淡漠,甚至晕厥者,属痰蒙心窍,苏合香丸加减;痰浊闭阻者,常感胸闷如窒,痰多气短,倦怠乏力,多于阴雨天发作或加重,可以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痰饮凌心者,多伴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可予苓桂术甘汤加减;而痰火扰心者,为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中烦躁,失眠多梦,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2.1.4益气活血养心法
心气充沛是心主血脈的前提,心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气虚血瘀,血脉瘀阻。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久留不去,暗耗心气,也导致气虚血瘀。可见,气虚血瘀是心脏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重要病机。因此,益气活血养心对于双心病治疗十分重要。李梦頔等[9]提出运用培元通滞法治疗双心疾病,药用人参、黄芪、白术等培元益气固本,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活血通滞,临床疗效良好。邓乃哲等[10]前瞻性研究中,将150 例双心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益气活血养心汤实验组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其方中党参、黄芪、五味子、百合、甘草益气养心,丹参,红花、益母草、地龙、桃仁、红景天、川芎活血通滞,结果示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双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综上所述,益气活血养心法在双心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2.1.5调和阴阳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调和为天地之规律,亦是中医辨证论治之总纲,阴阳不和而病始。双心病的阴阳失调可从以下两方面论治:其一,肾阴为元阴,肾阳为元阳,肾阴阳失调可出现双心病中诸如失眠、心烦或者四肢发凉,或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更年期女性多见。陈晓虎[11]多用桂枝芍药汤以及二仙汤调和阴阳。其二,心火属阳;肾水属阴。过热过寒,阴阳失和,则易致心肾两不相交。徐凤芹[12]认为心肾不交是双心病主要病机之一,临床常见失眠、心神不宁、五心烦热、舌红、脉沉细等症,故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常用交泰丸加减以交通心肾,同时疏肝调肝。
2.2中医外治
2.2.1针刺疗法
目前针刺治疗中医心血管疾病兼心理疾病的报道相对较少,没有统一标准,但对二者单方面的针刺技术和疗效已相当确切。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明显调节心血管活动中枢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13-14]。而且针刺具有增强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绞痛,在取穴方面,主穴一般根据俞募配穴和循经取穴法选择,选取的俞穴包括:内关、合谷、三阴交、郄门、心俞、至阳和膻中等[15]。同时,针灸在治疗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疗效肯定,已得到大量文献证实,可选五脏俞、膈俞、百会以及神庭等穴位[16-18]。综上所述,针刺疗法在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基于此,对于兼有心脏及心理疾病复杂情况双心病而言,针刺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手段。当然,其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予以论证。
2.2.2振腹疗法
振腹疗法是指通畅任、督二脉的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通畅督脉包括拿肩井、通督脉、分推背腰、调背俞、直推背部,通畅任脉包括通任脉、分胸腹阴阳、调募穴、揉腹、振腹、拿腹、推腹。振腹疗法以腹部为主要操作部位,以神阙穴为中心,以 “气” 为媒介,通过元气的生发、充养和运行等环节,调整元气的生发并畅通其运行通路,从而治疗双心病等脏腑疾病。臧冬梅等[19]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规律的振腹疗法,并以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评估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其结果显示在2周时治疗组比对照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改善明显。提示振腹疗法可以结合其他方式协同改善双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2.3移情疗法
近年来,双心病备受多学科关注,但疗效有限,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纵通已滞之气,并活已伤之血,然心结未开,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待病人应当移情易性,此即“心病还需心药医”之谓也。移情法中诸如中药香囊的“芳香疗法”,中国古曲的“音乐疗法”,五禽戏、太极拳等“运动疗法”都颇为方便有效。易性即转移病人注意力,培养适当兴趣爱好,使之免于长期纠结于疾病症状,往往也可以发挥很好疗效。如林淑惠[20]运用中医“五音疗疾”理论,选取“徵调式乐曲”作为辅助治疗曲目, 配合膻中、背部的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循经穴位进行按摩,结果显示中医五音疗法是治疗双心疾病的良好方案。可见我们在治疗双心病的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药物治疗,还需通过移情易性的方式缓解情绪、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心脏病合并心理障碍的双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生、发展与个体体质和应激状态有关,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探索仍任重道远。在传统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其中医内治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化痰宁心、益气活血养心、调和阴阳以求身心与情志平和,而辅以中医外治(针刺、振腹等)及各种移情易性方法等,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玲, 胡大一. 建立双心醫学三道干预防线[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6):3134-3136.
[2] 闫海慧, 王希利, 孙明祎, 等. 高血压前期人群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6, 22(12):69-71 + 74.
[3] 谢冰昕, 齐威. 北京市某教育机构社区服刑人员双心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1(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