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笑祎
内容摘要 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背景下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模式在不断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保基金审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有利于防范社保基金审计风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社保基金损失,实现社保基金审计的动态化、常态化管理,推动社保基金审计覆盖的全面性。文章主要对大数据环境下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环境下 社保基金 数字化审计
1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相关部门需要深入贯彻并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深化保险基金审计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金规模和覆盖范围,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福利。为了有效治理社会保障资金工作,审计部门需要监督并管理社会保障项目资金应用情况,不断拓展审计范围,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2 大数据环境下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的相关内容
2.1 社保基金审计环境日益复杂
在“金保工程”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越来越成熟,基本实现了社保基金业务经办的智能化、信息化。社保基金大数据是电子格式,一般存储在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突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隐蔽性,极易被篡改和损坏,引发数据泄漏问题,且数据舞弊呈现出高技术、高智力、高危害等特点,为审计取证带来了很大难度,导致社保基金审计环境日益复杂。
2.2 社保基金审计目标突出效益性
社保基金审计项目一般和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相同。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大力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建设数字化审计平台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为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重点是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合法性、完善性,尤其是合规性审计,而数字化审计模式的重点是审计机关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审计部门需要关注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益、保值增值和可持续性,实现效益性审计。
2.3 社保基金审计思路必须创新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社保基金腐败问题的治理力度在不断增加,社保基金实现了平稳运行,但很多地区的基金监管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如冒领养老金、挤占挪用、违规支付等,极易引发基金流失问题,损害国家利益和参保人员的利益。为了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国家审计署、各级审计机关需要不断创新审计思路,提高社保大数据审计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1]。
3 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审计方式有待更新
我国社保基金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法律规定的其他社会保障基金,我国社保基金种类比较多,为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且社保基金的各个保证体系都涉及多方面内容,导致我国社保基金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大量人群,出现了我国社保基金设计问题。同时,社保部门不统一,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未联系起来,出现了数据冗杂问题,不利于社保基金的统一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导致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时效性、社保基金管理一片混乱。
3.2 外部审计环境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审计环境呈现出信息化特点,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涉及社会保障业务流程,传统的审计还无法满足社会保险系统环境的新要求,社保审计环境的变化为社保审计职业判断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增加了社保审计环境风险。其次,现阶段,我国社保信息系统还有待完善,各个地区执行的社保实施细则有所不同,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最终导致审计采集数据不准确,出现了很大误差。目前,我国社保管理部门开始实施系统和数据库管理模式,但病毒和黑客入侵会影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增大了审计风险。最后,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很大差异,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无法满足审计需求,未向计算机审计工作留下更多的审计线索、操作日志和经济业务详细记录,一般只保留更新后的余额,这些程序设计严重影响着社保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也会引发审计风险。
3.3 政府审计社保资金信息技术应用有待提高
首先,计算机审计操作准则有待完善,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落实,严重影响着审计措施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这一问题无法在短期内改善,社保部门需要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注重审计人员技能培训工作,使其熟练掌握审计软件、SQL语言。其次,计算机技术为政府审计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也会出现网络漏洞和病毒入侵问题,无法确保审计工作的安全性[2]。但是,计算机中的信息和数据比较多,在安全性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数据库缺乏一定的保密性,且社会保障资金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都会带来计算机病毒入侵问题,导致原始数据、信息被篡改,进而加大审计风险。最后,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些内容比较活跃,在审计过程中會影响审计效率。
4 大数据环境下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对策
4.1 加大大数据在审计中的应用
我国审计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技术和工具,做好信息处理工作,减少审计风险问题的处理,并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作用,实现社保审计的常态化管理,为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很多社区信息录入呈现出电子化特点,大量数据被保存在电子表格中,传统的审计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电子化信息的应用无须投入大量的人员、物力和时间作为支持,大数据分析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准确地审查社保基金,避免出现贪污腐败问题。
4.2 加大大数据分析管理力度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大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尤其在信息量爆发的大背景,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价值不断显现出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保存了很多数据,数据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为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风险,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地处理各项数据、信息,为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及时地发现并解决社保基金管理问题[3]。
4.3 提高社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出社保审计的作用,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主要原因是,在审计环境日益变化、社保审计工作程序不断改变的情况下,都需要审计人员进行操作和落实,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开展社保审计工作。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提高社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社保部门需要强化基层审计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及时地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其掌握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发展方向,关注发达国家监督社会保障问题的做法,做到与时俱进。另外,审计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了解各项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社保人员的理论水平,将知识转变成能力,进而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4.4 构建社会保障资金云审计平台
我国各个区域的发展情况存在很大差距,各级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不够完善,审计信息化发展不够协调,相关部门需要构建云审计平台,有效地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审计需求问题,提高各级审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有效地管理我国各个类型的社会保障资金,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整体效率[3]。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过程中,云审计平台能够针对日益增长的社保资金审计数据,建设审计业务相关的数据库,实现均衡发展,还可以在云审计平台中共享审计结果,实现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理论研究力度,探索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安全监控等技术在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中的作用,创新并优化社保基金审计方法,提高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工作水平,为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实践提供支持。
(作者系秦皇岛市海港区审计局 审计师)
【参考文献】
[1]张永杰.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探析[J].会计之友,2017(20):102-105.
[2]侯加铮.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社保审计工作的发展研究[J].智库时代,2019(28):45-46.
[3]黎茂新.大数据环境下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