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青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部分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人才。这就意味着高中教育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专注于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高考占分比重较高的学科的教学,而不顾美术、音乐等审美教育学科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高中阶段的教育要“一视同仁”,正确对待美术鉴赏课程,促使学生熏陶艺术情操,培养审美观念,实现“知识”与“情感”齐飞,“文化”共“审美”一色。所以,面对美术鉴赏教学颓势,本文研究了微课的应用,以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品质。
关键词:高中;美术;微课;鉴赏
美术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略有不同,它的艺术性较强,理论知识与精神内涵隐藏较深,以目前的审美素养来说,学生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无法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工具性知识和人文性品质。此时,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借助一种工具,生动形象地再现抽象艺术作品背后的真实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可以感受并“触摸”到美术作品的灵魂,从而实现鉴赏艺术作品精巧手法的同时,品析高贵的思想精神境界,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素养,增强个人的整体艺术鉴赏实力。那么,这种工具是什么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术教学最终将微课看作美术鉴赏的工具,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传递美术知识和渗透审美观念,让学生通过视、听器官体验、感知美术作品,悄然生发美术鉴赏能力。
一、微课,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当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时,学生就可以独立自主地探究美术作品的技术美、情感美和艺术美,批判性地认知美术作品,创造性地解读作品。与此同时,有了“审美的眼睛”意味着审美素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学生就可以创造美术作品,用个性化的审美来传达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眼睛变成发现美的眼睛呢?教师可以用微课情境化、情感化地处理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潜移默化中生成“审美的眼睛”。
例如,在鉴赏教学“传神写照——人物画”时,人物画不仅绘画技术精湛、生动传神,更是古人“精气神”的写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范。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人物画,感知人物画的精湛技艺,感受人物画背后的人文精神,我制作了人物画欣赏微课,内容如下:
1.用3D技术立体展示人物画,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簪花仕女图》,引导学生直接感受人物画的精妙。
2.用历史的角度解读人物画,将人物画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物画。
3.立足人物画作具体分析,比如,围绕《韩熙载夜宴图》分析构图特点和画中人物的表情,直观欣赏作画技巧和作者的主题情感。
通过微课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人物画的美,提高了审美水平。久而久之,微课孕育出了学生“审美的眼睛”。所以说,微课是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架起了学生与美术互动的桥梁,给学生提供了接触美、生发美的土壤。教师要学会利用微课,书写美术鉴赏教学的华彩篇章。
二、微课,灌输给学生“鉴赏的要诀”
在今天,学生不断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就是在延续艺术的血液,让艺术绵延不绝,让人类的精神文明永垂不朽。但是,美术作品是直观的,也是抽象的,它用颜色、形状、图案直观表述了自己的样子,却没有直接“告知”欣赏者它的语言形式、内容风格、选材用料、创作背景以及构图技巧等更深刻的内容。也因此,学生需要磨练,掌握“鉴赏的要诀”,从而独立鉴赏美术作品背后更深刻的东西。而微课是向学生灌输“要诀”的重要途径,它将大量的知识融入到小视频当中,用直观、生动的语言叙述与美术作品有关的知识,胜过了教师的千言万语,更有利于学生体验艺术,生成艺术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例如,在鉴赏教学“时代风采——中国油画”时,我制作了一系列的微课,包括油画历史微课、油画内容微课、油画色彩微课等,向学生系统地传递审美鉴赏技巧,从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比如,油画历史微课。我用同期声加视频、图画的方式讲述了油画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让学生从根源上认识油画,形成从历史看美术的鉴赏习惯。
又比如,油画内容微课。微课中,我采用群画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开国大典》《黄山温泉》《白芍药》等油画作品,第一,直观感受历史画、风景画等油画题材;第二,參照不同内容,理解油画背后的主题思想。
通过系列微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美术作品鉴赏的内容与方法,形成了“鉴赏的要诀”,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还增强了美术创造力。所以,教师要将微课应用到美术鉴赏课堂上,打破美术鉴赏的时空限制,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美术鉴赏知识,培养美术综合素养。
总之,微课犹如艺术的星星之火,它照亮了审美鉴赏的生命,让学生在美术领域中不断探索、鉴赏,深厚艺术审美底蕴,传承艺术文化血脉。故而,教师要重视微课的应用,从而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彭小品.微课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2):435.
[2]冯菲.美术高中鉴赏课程微型学习应用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