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文化视域下玉树藏族民歌的传承与嬗变

2020-10-21 09:25尕松仁青扎西措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玉树

尕松仁青 扎西措

摘 要:我国有56个民族,藏族是少数民族之一,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是藏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而藏族民歌经过多年传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文化视域下藏族民歌的传承与嬗变进行研究,并结合玉树民歌实际情况,以便为民族艺术传承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化视域;藏族民歌;玉树;传承与嬗变

引言

音乐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我国很多地方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而藏族同胞大多都能歌善舞,民歌是其文化的重要部分,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有重要影响。玉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玉树民歌有其独特性,和其他藏族民歌有着差异与不同,下面对藏族民歌传承与嬗变进行分析,并与玉树民歌相结合。

一、文化视域内涵

文化视域,从狭义来看,主要是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视力范围,从广义看,视域不仅仅是人肉眼所看到的,还可以扩展到精神层面,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文化视域则是对人们日常行为与活动的思考,以文化为根基,追寻不同文化的历史与未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殊性,从文化视域角度出发,对藏族民歌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其文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二、玉树民歌特点

玉树因其地理的特殊性,也有着特殊的文化,在歌曲等方面和藏族其他地方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玉树除了广为流传的情歌,还流传着一种民歌,当地人将“歌尔摸”称为“勾尔毛”,汉文译为“情卦”或“情卜”,其与当地“情歌”有所区别。

从音调方面来看,玉树民歌的音阶,五声音阶是最常见的,这一类型的歌曲数量也是最多的。而六声音阶则是第二大类型,至于七声的数量则比较少,这点和其他藏族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整体来看,玉树民歌音调方面相对单一,变化比较少,但是也拥有藏族民歌内最普遍的调式特征,玉树民歌调式显得更加温情与温和。

从旋法来看,玉树民歌在音阶上大多是波浪式或者连续级进,对大跳的使用则非常少,因为很少使用大跳方式,整体的旋律就没有很大的起伏,整个音乐就会显得更加自然和舒缓。

从唱腔和衬词来看,玉树民歌所使用的唱腔大多是花腔,这种方式的速度比较适中,大多使用环绕方式进行行腔,曲调在流动时更具趣味性。在进行润腔时,使用最多的是倚音,其次是波音,回音方式则比较少。其衬词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语气虚词,比如吆、啊、呀等词,主要发挥衬托作用,二是藏族语言内独特的衬词,这种衬词可能有不同的长短,形式也比较多样,规模也比较丰富。

从节拍和曲式方面来看,玉树民歌的节拍通常是二拍子,这种节拍能够使人们的舞步更加统一,更容易组织,体现节奏感。而其曲式大部分是一部或二部曲式,更大的结构则比较少。

三、当代文化视域角度下藏族民歌的传承

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环境,海拔一般都超过四千米,高原地区有其特殊性,非常严寒缺氧,很多山脉对其进行阻隔,和外界的联系比较闭塞,这样特殊的环境使藏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受到现代各种信息的影响,藏族民歌也出现了很大变化,其传承与嬗变也深受学界重视。

在文化视域下,传承就变的非常重要,也遇到很多困难,藏族民歌想要发展,就需要扎根群众,只有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藏族民歌,其传承才会有更好的机会。有观点认为,文化的传承需要绝对的原生态,但是这一概念比较模糊,很难进行有效界定,而且其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那么从这方面来看,绝对原生态是不存在的。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藏族民歌一直在藏族同胞间不断传播,经过历史与人民的检验,它有了很大变化,逐渐抛弃了不被人们喜爱的元素,也在持续吸收人们喜欢的特征,所以不同时期的歌曲都有浓厚的特点。按照影响藏族民歌的因素,可以将其传承分为以下三大方面:

1、地理环境与传承。藏族地理环境特殊,拥有众多雪山与湖泊,这也是当地歌手们用来抒发感情的最佳對象,高原环境高远洁净,波澜壮阔,所以藏族民歌在实际曲艺方面,就经常借助回环、列举以及对比等手段,使其综合在一起,使其拥有特殊的结构性,这就是空间序列式民歌。此外,还有“司谓式民歌”,这种类型一般都借助非常丰富的谓词,这也和地理密切相关,在高原干旱区域,人们大多以牧业为主,所以民歌的题材很多都会反映放牧方面的生活,对这些生活的叙述就需要借助各种谓词。

2、藏族语言和传承。对藏族民歌来说,其语音也有着独特性,一般都有着很鲜明的节拍,这方面和汉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有很大不同,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唱,很少进行吟诵,还有一些是唱跳形式,把音乐、舞蹈以及诗歌综合起来,形成特殊的表现方式。拿藏族民歌中的鲁体来说,其主要旋律为3\2\3,一般来说,一首歌主要分为3段,而每段又分为4句,每句中又有8音节,大部分民歌就是借助这种独特的顿律,显示出藏族语言对这一节奏的理解与喜爱。藏语就是其歌曲的基础和载体,展示出藏族独有的文化内涵。

3、宗教文化和传承。宗教是藏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藏族的宗教有其特殊性,藏传佛教更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宗教文化,藏族人民的生活都与宗教有密切联系。而这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对其民歌也有重要影响,使得很多民歌都有着宗教性,散发出神秘感。经幡是藏传佛教的标志之一,所以很多藏族民歌的内容都直接或间接与之相关,主要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未来或来世的祈祷,可见民歌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此外,藏族民歌要想得到好的传承,在时代焕发活力,与藏族音乐人还有着密切联系,虽然越来越多的藏族歌手走向全国,甚至面向世界,但当前国内顶级的藏族音乐人还比较少,还需要引起重视,对民歌进行传承,结合时代发展,对其进行改变,促进传承发展。

四、文化视域下藏族民歌的嬗变

藏族民歌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从整体来看,藏族民歌有两大阶段:

第一,20世纪60年代。在1956年,毛主席号召大家收集民歌,以此为背景,整个国家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藏族新民歌也由此而生,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藏族民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深深被其魅力所吸引,而藏族民歌也在时代影响下,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形式,很多藏族音乐人对以往的歌曲进行了重新创作,这一阶段其特点主要是,对老旧的曲子进行改编,换上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词,重点是赞美新生活。

第二,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藏族民歌受到其他民歌以及现代歌曲的影响,吸收了各种现代音乐理念和手法,于是出现了很多和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歌曲,在这时,国内很多顶尖音乐人才真正认识到藏族民歌,并被其所征服,于是创作了很多流传很久的民歌,比如《央金玛》这张专辑,使藏族民歌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发行,被众多人们所喜爱。

结束语

总之,藏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在藏民中传播,也深受国内以及世界人们的喜爱,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我们需要加强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传承不断,当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实际,对其进行改善,推进其适应时代变化。

参考文献:

[1]李艳.藏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初探[J].黄河之声,2019(14):23.

[2]商文娇.略论藏族民间音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当代音乐,2018(07):80-81.

[3]张敬.青海藏族民歌中的藏传佛教及其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17,28(01):165-168.

[4]董卿基.对青海民歌在当地高校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青海花儿和小调为例[J].大舞台,2015(11):178-179.

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玉树藏族民歌‘歌尔摸搜集、整理及研究”(编号:2018001S)

猜你喜欢
玉树
玉树地区藏语复辅音演变分析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最后的净土
沙漠绿玉树靠啥生存
名人
玉树旅游局发布“穿越三江源国家公园自驾游线路”
“天堂印象 梦幻玉树”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