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丽
一直以来,外科治疗中的护理工作都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在泌尿外科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也十分突出,护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医院的医疗质量起着较大影响。为此,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1、加强护理意识及护理水平
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首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对患者治疗护理事项的重视力度及关注意识,以此有效减少或避免护理过程中因自身操作不当等引发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为此,护理人员还可通过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力度实现泌尿外科护理知识的全面掌握与经验总结。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提高,能够使泌尿科手术进行得更加流畅、安全。医院还可通过专业医师临床示范操作等,给予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临床实际操作机会。护理人员也可在此过程中学以致用,实现理论与操作的有效结合,并进一步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
2、做好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预防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患者因自身身心状态等各方面原因而导致的不良情况发生。做好其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1)引流管存在的风险:由于泌尿外科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多带有导尿管或是膀胱造瘘管,有效预防其导管的脱管、堵塞和感染情况是降低其潜在风险的主要内容。例如,针对接受上尿路手术应用双J管的患者而言,若其出现术后导管移位,则需要通过输尿管镜和膀胱镜等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有效处理;针对接受前列腺电切除术的患者,若其出现因血管堵塞引流管而造成的冲通受阻等情况,需要通过有效接受二次手术清除膀胱内血块。
(2)并发症存在的风险:由于患者病情情况较为严重、自身抵抗力及身体素质较差、因病情长久卧床而导致肺部感染、压疮或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对患者造成健康威胁。为此,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护理十分关键。
(3)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其一,不断强化对医护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在确保各护理人员通过考核持岗上证的基础上,加大他们对《护士法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内容熟记及理解程度,以此有效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此外,主治医生还可在查房过程中提醒护理人员不良事项的有效防范,护士长也可利用每天晨间或交班时间对护理人员进行问题解答或防范提醒。其二,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良好医患或护患关系的形成,能够在尽量避免或有效处理护患冲突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及责任心等等。其三,泌尿科还可通过加强护理和组织管理的等改善其护理质量。例如,护士长需要发挥其在护理过程中的监督及执行作用,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对护理事项感到疑惑、不满时也可向护士长反映。护士长要在耐心听取意见后,进行组织以及工作管理上的整改工作。
3、做好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1)泌尿科器械养护:实现相关仪器或器械的专门管理记录、定期检查及维修、精密仪器定位养护等是提高其手术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2)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做好手术器材检查、手术所需药物核对以及患者术前身体情况等的术前准备护理事项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质量安全。与此同时,安排经验较为丰富、技术较为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手术过程中器械传递等术中配合,也能够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3)意外事项的有效防范:做好泌尿外科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術中用药以及标本送检等各个环节意外事项的有效防范,能够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提高其手术护理质量。为此,医院可通过岗位责任制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并在分析之前事故发生原因的同时汲取教训,坚决避免类似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综上,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提高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术后恢复具有较大意义。为此,可通过护理意识及水平的提高、临床护理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等实现其护理质量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