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口援疆“1+2+1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0-10-21 10:53邓人攀王荣杰齐蓉李洪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联合培养化工

邓人攀 王荣杰 齐蓉 李洪玲

摘要: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介绍了高等教育对口援疆“1+2+1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实践表明,整班建制的“1+2+1联合培养”模式为专业吸引了优质生源,提升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促进了化工专业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援疆;联合培养;化工

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为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1]。高等教育承担着新疆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任,对于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2]。高等教育对口援疆作为对口援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实施近二十年了。目前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效,并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教对口援疆政策模式,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教援助政策以及促进援疆工作的实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一、目前高等教育对口援疆的主要模式

目前,高等教育对口援疆的主要通过内地高校的帮扶或与内地高校合作的方式进行。其中,帮扶的模式有以下几种[4-6]:

1.派遣援疆干部或教师

这类模式比较普遍,如石河子大学原党委书记夏文斌便是北京大学派遣的援疆干部;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三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便是来自天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援疆教师;这种模式有利于将内地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理念引入疆内高校,显著促进学校和学科的发展。石河子大学化工专业便是受益于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通过专业认证并获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2.学科或专业帮扶

如中国人民大学在教育学、法学、经济学三个学科门类下,结合实际情况,帮助新疆财经大学对二级学科的分类进行了调整;中南大学帮助新疆医科大学获得省级重点学科10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实现了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帮助新疆大学制定了凝聚态物理5年的学科建设规划等。此种模式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科申请硕士及博士授权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物资、经济援助或资源共享

如南开大学曾捐赠喀什师范学院4万余元的专著、教材和紧缺图书册,并捐资50万元用于仪器分析实验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曾将订购的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账号及校外VPN登录方式等与新疆财经大学共享;东北师范大学曾出资5万元资助伊犁师范学院开展“沙漠湿地的调查与恢复重建”研究工作等。这种模式加强了受援高校的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办学水平。

4.帮助加强师资建设

这种模式也较为普遍,如吉林大学曾接受昌吉学院20余名骨干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曾接受新疆大学30余名教师进修学习;南开大学曾通过硕士单独考试的方式录取了喀什师范学院教师7人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等。此种模式较易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受援高校教师的师资力量和水平。

5.交流与合作

如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联合,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并联合立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获批经费1500万元;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合作共同申请科研经费总额达120多万元,并合作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批经费资助50万元;同济大学与新疆大学联合申报了新疆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数十项等。这类模式利用新疆地域及社会特色,可实现援助高校和受援高校的互利共赢,因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援助模式。

6.联合培养学生

如中央音乐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签订《中央音乐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合作协议书》,每年计划招收5名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西安交通大学与新疆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试点,开创了受援高校本科生“2+2”培養的新模式。援助高校和受援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受援高校的教学发展,一定程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此外,高等教育对口援疆方式还通过教师交流互访,联合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讲座,互聘研究生导师等多种方式进行,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

二、对口援疆“1+2+1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上文所述的各种援助模式使得新疆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多数援助模式只是“输血型”型,而非“造血型”,可持续性较差,对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而言,其获得感少,受益感不明显。近些年,有高校开始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受援高校选派若干优秀学生到支援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但其名额较少,学生受益面窄,对提升学科或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十分有限。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整班建制的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高等教育对口援疆的新途径,为构建可持续 “造血型”对口援疆模式,促进化工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8]。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2+1联合培养”模式

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石河子大学支援高校之一,多年来利用其在化工学科方面的优势及多途径的支援,显著地促进了石河子大学化工学科的发展。自2011年开始,石河子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1+2+1联合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以石河子大学和华东理工的专业特色为基础,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及新疆本地的区域特色,进行本科生联合培养。培养采取“1+2+1”的模式,即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每年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拔约25名学生成立一个行政班,整班同学一年级基础课的学习在石河子大学进行,二、三年级则赴华东理工大学学习,四年级再返回石河子大学完成后续工厂实习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等最终环节。该联合培养模式经过9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选拔、考核、评价、管理等机制,确定了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2+1联合培养”模式促进化工专业学科发展

(1)为专业吸引了较优质的生源。

优质生源是取得良好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石河子大学地处西部,地理位置的劣势使得专业在招生时很难吸引优质生源。自与华东理工大学建立“1+2+1联合培养”模式后,本专业的招生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疆外生源,在河北、江西、山东、河南、重庆、安徽、四川、湖北、山西、湖南等长期招生的省份一志愿率均为100%,录取成绩均超一本分数线。这些省份的学生普遍高考成绩较高、基础知识扎实,有利于本专业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近些年,由于本专业“1+2+1联合培养”模式对于疆外生源的吸引,疆外招生比例已超过60%,可见该模式对于优质生源报考本专业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2)提升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1+2+1联合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共计近200名学生赴华东理工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由于竞争性的选拔机制及合理的淘汰制度,专业学生的学风明显改善。而联合培养班的学生在大四返回本校后,亦积极带动本校学生考研深造。统计数据表明,本专业考研率从2011年开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三年专业平均考研升学率约为25%,而联合培养班的平均考研升学率约为50%,可见“1+2+1联合培养”模式对于提升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是十分明显的。

结语

石河子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实施整班建制的“1+2+1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高等教育对口援疆的新途径。自该模式实施以来,为专业吸引了优质生源,提升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促进了化工专业学科发展。实践表明,整班建制的“1+2+1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高等教育可持续 “造血型”对口援疆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瑞昌.持续优化边境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制度的社会效能[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5):94-99.

[2]达丽.以全国对口援疆为契机,全面提高新疆高校教育质量[J].新疆社会科学,2010(5):98-100.

[3]宁国庆.对口支援新疆高校实效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2):18-22.

[4]高芳.东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0.

[5]教育部高教司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典型经验集体和突出个人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李玲玲,龚军,吕小毅.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援疆工作的再认识[J].高教论坛,2017(58):18-19.

[7]米红林,傅建勤.上海高校教育援疆实践及启示[J].党政论坛,2019(6):62-64.

[8]梁勇.高校对口援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可持续性“造血型”高校对口援疆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9(2):61-62.

作者简介

邓人攀(1987.7.23—),男,副教授,四川广安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和仿生化工。

猜你喜欢
联合培养化工
学生作品
化工安全问题评价思路阐述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浅谈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高端合作 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
浅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实施
广西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