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陕西商帮崛起的地理因素探析

2020-10-21 00:54张璐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商帮陕南陕西

张璐

陕西商帮就是以明清西北的地域人文环境为基础,以陕西地区习惯风俗为纽带,在从事中西部经济大宗商品贸易通商中,逐渐形成的陕西商业资本集团。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对在陕西商帮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地理因素

(一)地形地貌

陕西地处中纬地区,深居西北内陆腹地,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境内水域众多,南北跨度大,地域狭长,整体南北高、中间低,主要有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个地形区。

(二)区位优势

(1)地缘优势

陕西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地处中国地理版图中心,东邻近山西、河南,西连接宁夏,甘肃,南抵靠四川,湖北,北接壤蒙古高原,交通发达,利于商品的流通运输。

(2)经济地理优势

陕西的农业资源自古以来就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陕北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干燥,终年少雨。能源蕴藏丰富,发现大量的煤炭,石油及盐等重要资源,畜牧业发达;关中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业发达;陕南体现亚热带的气候风貌,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的富集区,也是重要的水稻,油菜产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为陕西蕴藏了丰厚的物藏。

(3)交通优势

在明清之际,陕西商人抓住西部贸易开发的历史商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开拓占领了西北的商业贸易市场,并逐渐发展出固定的商业路线。

陕西历史上与西北四省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天然联系,长期以来就形成繁密的贩运贸易关系。陕商进入西北边区的条件优越,主要有两条商道,其一明清主要官道,陕西商人由长安,经彬县、长武至平凉通兰州直至嘉峪关,这也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主干线。另一途径则是通过凤翔经宝鸡至秦州、再达巩昌府。商道的开拓与成熟对陕西与西北地区的联系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陕西与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直接推动了陕西商帮的崛起。

(三)自然资源的赋予

陕西山川雄伟,水系发达,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自古素有发达的农业资源。为明清商人力农致富,运粮换引,走向大规模贩运道路提供了物质保障。

(1)陕西的茶:陕西是中国最早饮茶和种植茶的地区,陕南因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成为茶叶盛区。为了稳定西北边区,明代实行了“茶马交易”政策。紫阳县自古盛产茶,在政府的推动下形成了广泛的茶叶生产加工区。到了清代,茶叶生产有一段短暂回落,到了嘉庆年间,伴随着陕南山区的开放,在清朝中叶陕西的茶叶生产达到巅峰,凭借着优渥的物质条件,在边茶贸易中陕帮迅速崛起。

(2)陕西的盐:陕西在明洪武年间就开始实行了“食盐开中”政策,为陕西商人在各地盐运市场的崛起提供了条件。而陕西本地就有丰富的盐资源,明初设“陕西灵州盐课司”主持陕西盐政,“洪武时,岁办灶课三百五十一万四千五百余斤,万历时,岁办一千二百五十三万七千六百余斤”可见陕西盐资源的丰富。

(3)陕西农业:陕西渭河平原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充沛的劳动力,加上明初兴修水利,陕西的粮食储备充足。入清后由于连年干旱战争延绵,陕西的农业生产一度陷于低潮,后清政府实行了招附流亡政策,大量劳动力进入了秦巴山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和平安定,使陕西在回民起义前一直保持物饶民富的局面。

(4)陕西矿产和药材:陕西关中素有“陆海”之称,渭河上有陇山,北有崤山,南有秦岭巴山,被山带河,植被资源丰富,蕴藏了丰厚的木材和药材资源。陕西各地山中盛产药材,主要有大黄,当归,木耳,枸杞,甘草等,产量大,品类丰富。山脉之中,又多有矿脉,蓝田玉矿,南郑金沙,旬阳之钴,镇安铜脉,略阳之汞,沔阳之铁,延长石油,蕴藏丰富。

二、人文地理因素

人口大规模迁移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态,所以研究陕西明清人口迁移是其社会经济兴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清朝陕西境内的人口迁移

明末清初,陕西境内战乱频发,自然灾害频繁,人口流失。清政府通过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降低赋税,吸引了大量外省流民进入秦巴山区。

(1)陕南地区的人口迁入

清在顺治年间开展26年的“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迁往陕、鄂、川以及周边各地。其中陕南自然环境优越,交通发达,地税极低,因此成为无地或少地农民的重要流入地之一。

(1)同治至光绪初年陕西人口外迁

同治元年至光绪五年,因战乱和旱灾,陕西人口不断下降。战争平复后,陕西又成为军用物资主要来源,广大劳动人民负担沉重。光绪初年,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导致陕西各地饿殍遍野,不少人口流亡外地。

(3)光绪初期以后大量人口迁入

同治元年至光绪六年,连年的天灾人祸使得陕西人口总量骤降。因此光绪六年以后,陕西流入大量外省人口,陕西关中平原因其地理环境,自古就是发达的农业区,故成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区。

(二)人口迁移对陕西的影响

明清时期,人口迁入的提供了大量的勞动力,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逐渐商品化。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随之流入陕西。水利事业得到了发展,开始注重井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植棉和纺织技术得到改善,来自南方的移民推动了的棉花种植和纺织业发展。清政府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一部分迁入人口放弃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走向经商的道路。

三、经商传统

经商传统从神农氏起,商业文化在三秦大地萌芽。在周、秦、汉、唐的几千年中,西安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大都市。宋元以后,陕西因为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中心的逐渐转移被边缘化,但仍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明清时期,陕西商人充分利用“食盐开中”、“茶马贸易”“随军贸易”等特殊的国家政策,凭借地理和文化优势,成为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商人团体代表。陕西商帮的发展,一度垄断了西北地区茶叶,盐业,布匹,皮毛市场,三原,泾阳等地,成为西北贸易中心,掌握着西北地区经济命脉。陕西商人以其耿直爽朗的性格和童叟无欺的品格在明清商界留下了良好的声誉,成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

如前文所述,陕西商帮的发展和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自然地理因素为基础,与历史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帮助陕商逐渐走向成熟。陕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当地拥有丰沛的自然资源,为陕商提供了物质基础;大量移民带来了丰沛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长期经商的历史经验又为陕商的崛起提供社会关系的网络;中央因地制宜的各项特殊经济政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上种种都说明地理因素在明清陕商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商帮陕南陕西
尴尬的陕南
陕南民歌艺术生存状态分析与研究
浅谈温州商帮文化特点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商帮沉浮录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