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雄伟
摘要:“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用网管网水平,助推党的建设和发展,占据舆论和思想引领制高点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需要不断求索。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空间场域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网络空间;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网络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高校党建在其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加强网络空间场域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对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打造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平台以增强传播的时效性
一是运用移动媒体,开设党建舆情“微窗口”。高校作为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先锋,基层党组织也要与时俱进借助移动媒体,以“短精活”“快新准”的方式,传达中央最新会议精神,及时发布最新的党建工作动态,促使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助推“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落地。
二是开辟党建云平台,完善党员数据库。网络平台是聚合党员社情民意的“容纳器”。目前,全国已经开辟了党建云平台1000 余个,既有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又积累了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为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党建云平台的作用,设置更为精细的按钮,不断补充完善党员基本信息,尤其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注册管理,避免党员因出国交流、临时实习等原因脱离党组织活动。
三是把握全媒体的发展趋势,推送“网红”类主旋律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建设融媒体的战略举措。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握全媒体发展的契机,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形成的媒体矩阵,推送“网红”类主旋律产品,吸引大学生,占领思想引领的制高点。如“互联网+ 动漫”类的文化产品《领风者》,以动画的方式呈现马克思的生平,让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火”起来;“互联网+ 博物馆”类的节目《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宮》等,消除大学生对博物馆的枯燥刻板印象,扩大受众范围;“互联网+ 古诗词”类的文化产品《经典咏流传》,运用AL 技术使大学生在主观体验的过程中,接受优秀文化的全方位熏陶和涵养[1]。
2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数据素养增强工作研判力
一是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提高预判敏感问题的水平。准确预判大学生的敏感话题和社会敏感问题,建立舆情预警方案,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针对性的关键环节。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因为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即便缺乏统计学专业背景,仍可以通过搜集大学生在社交平台的动态、使用的“热词”、喜欢的明星和热播剧以及他们发布的评论与留言等方式,获取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将所搜集的海量数据加以研究,分辨出大数据中的高频词,预估学生的兴趣点和敏感话题,对其情感、思想和行为走向作出准确预判,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并化解潜在风险。
二是注重对数据归纳整合运用素养的提升,引领网络舆论走向。在网络空间场域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数据整合与运用能力,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数据变化起伏的规律,找准舆情的发酵点,透视舆论的发展态势,引领舆论走向。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要善于对“碎片化”信息进行分析整合,防止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偏向;整合不同时间节点的信息,抓住突发问题的“第一释义权”,掌控舆论发展方向;整合不同网络主体的信息,占领信息的制高点,引领舆论的整体走向。
三是强化数据文化素养的涵养,净化网络空间。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数据文化素养首要的是坚守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在网络空间场域中,对于歪曲、质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言论,要“守土有责”“敢于亮剑”;对于“反转与再反转”的网络舆情事件,要努力还原事实真相,防止学生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价值混乱[2]。
3通过多级联动的方式促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一是“上下联动”,构建三级联动模式。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局限于同一层级党支部间的互动,要有系统意识,借助网络技术和平台,建构和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模式,以建立权责明确、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对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在网络空间场域中推动“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的落实,其一,要推进校级党委与基层支部“键对键”;其二,要保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有效运行,使“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与管理、重大项目计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执行更为民主公开;其三,要认真落实“一联系一帮扶”制度,由学院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到两个党支部,借助网络加强交流与沟通,落实双重组织生活。
二是“内外互通”,走“网上群众路线”。通过网络,打通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与大学生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走“网上群众路线”,这是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场域中的新发展。一方面,要做好网上问需,“从群众中来”。通过网络调研、网络党员谈心室、书记网络信箱等方式汇集民智,“键对键”地了解广大党员和一般教职工与学生群众的真实诉求。另一方面,要做好网上服务,“到群众中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推动党务工作信息化,充分发挥“网上党建”的功能。如在网络平台上设立党员志愿岗、搭建云服务中心等。
三是连接网上与网下,共筑“同心圆”。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虚实结合,点线交织的原则”,对接网络党建与实体党建,建立网上网下的联动机制,凝聚共识,共筑“同心圆”。对此,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既要做到网络党建,又要支持实体党建,网下有需求,网上有回应。针对现实需要,设置网上临时党支部。同时,线上党建引领线下党建,做到网上有部署,网下有行动,综合发挥线上党建“键对键”的独特作用与线下党建“面对面”的传统优势,促使更多的学生党员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扩大“同心圆”[3]。
结束语
网络强国战略及综合治网格局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入口,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搭建了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N].人民日报,2019-03-15.
[2] 陈潭. 治理的变革: 网络空间的意义世界与行动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徐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文化软实力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