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树军
摘 要:随着国民车辆购买率提升,车辆检修问题成为人们关注重点,车辆使用中受多种不同因素影响,会产生部件松动、损坏等常见问题。本次主要围绕车辆维修检验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检修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常見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以期提升行驶车辆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车辆维修;检验工作;普遍问题;整改措施
前言
车是由大量机械部件组成的整体,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机械故障、零件松动和功能异常等问题,会导致车辆本身性能和安全性、舒适度降低,甚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提升对辆维修检验工作重视,找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从而保证对车辆检修效果,保证车辆安全平稳运行。
一、当前车辆维修检验工作常见问题
(一)行业管理问题
我国汽车检修维修单位多数属于个体私人性质产业,缺乏统一合理管理理念引导,长期沿用以往落后管理方式,行业中大规模连锁店面少,难以实现对维修企业时动态管理与监督,并且多数检修维修单位长期使用落后管理方式,对于存在问题难以进行及时有效改进,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车辆维修检验服务,不利于行业进步和发展[1]。
(二)车辆技术管理不足
对车辆技术的管理是保证汽车维修和检修水平重要依据,尤其是在车辆维护和故障检测中,检修人员掌握车辆技术,可提升对汽车问题检出率,同时找出存在各种故障,可保证汽车运行安全稳定性。但现阶段,大量启程维修检修人员缺乏对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认识不足,并且尚未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车辆技术档案制定不足,难以为后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提供指导吗,甚至将该工作食物维护和检测负担。大量相关人员往往在出现问题后进行维修。另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相关部门威信不足,行业管理部门实施动态监管时承担较大压力,影响了管理水平。
(三)维修部门基础管理薄弱
基础管理缺陷问题是当下汽车维修检修中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检修、维修工作开展水平。而导致基础不足主要原因为,检修、维修员工缺乏整体服务理念,重视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对维修标准执行不到位。对车辆进行养护过程中,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缺项和漏项等现象,且与行业标准规范要求不符,甚至部分维修检修人员为迎合客户经济性心理,减少维修和维护项目,甚至不维护,导致维修、检修效果降低[2]。
二、整改车辆维修检验工作问题措施
随着汽车与交通行业发展,对汽车检修和维护工作成为热点话题,并且维修理念发生明显变化,与以往管理思想和方式比较,新时期更加重视对车辆保养,并坚持“预防为主、强制维护”原则,在次原则指导下进行修护和维修,可延长汽车使用期限,提升其运行安全性,具有较高经济、安全和动力优势。因此,车辆维修检验工作整改中,应提升对启程维护。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升行车安全性
辆维修检验工作整改工作中,人们的思想认知对提升检修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确思想认知,可提升对车辆维修工作重视。因此,应提升对检修工作宣传力度。首先,利用宣传单、讲座等方式强化舆论导向,促使运输、维护等相关企业运政管理人员,提升对车辆维护重视,意识到车辆维护在保证社会、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方面意义。同时车辆维护人员也应不断树立良好服务意识,主动、自觉遵守相应维护制定[3]。
(二)加强维护监管,提高维修质量
现阶段,在我国汽车一、二类维修人员可对营运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作业,涉及到相关维修点多且覆盖范围广,难以依靠运管部门逐一对维修点进行监管,因此,导致行业中出现大量买卖合格证、减少汽车维修检修项目等现象,该问题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二级维护工作实施,而且长期以往会影响社会各界对二级维修认可程度,产生质疑。因此,应通过提升维护质量,落实维护项目保证二级维修质量效果。对此相关主管部门应诊断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评审等,确定管理严、制定全、信誉好、能力强和服务水平高维修维护企业或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人员,给予肯定。同时应进行相应考核,提升企业、个体单位和个人的服务质量。
(三)加强维修队伍建设,健完善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汽车维修检修行业中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依旧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影响了维修检修工作有序进行。针对该问题,必须提升对相关人才重视程度,通过建立完善维修队伍,以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应加强现有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重视对维修和检修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考核,适当进行车辆技术管理突击检查,找出其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缓解检修维修工作中存在问题。最后,建立健完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可通过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文件精神,为制度建设和完善提供依据,明显车辆技术管理各项岗位职责,并确定不同岗位管理制度,从而强化基础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为行业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4]。
(四)加强动态监督,提升维护维修质量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不定期深入维修现场对营运车辆维修水平进行检测,检测营运车辆技术,找出存在的质量低劣问题,并对一次合格率<85%维修企业、单位进行相应出处罚。其次,结合维修企业和个体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年度资质考核,判断维修单位或个人是否具有二级维护生产能力,重点监测生产能力与送检量不协调企业。最后,按照制定相关制度,定期检查维修企业和个体单位人员资质、设施设备等,保证其维修能力,从而提高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结论
总之,在对车辆进行维修检验工作中,必须重视对工作效率重视程度,以此提升对车辆检修效果,为实现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保证。因此,实际工作中,应提升对各项工作了解,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人为或车辆零部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并使用强化动态检测等方式进行改进,保证车辆维修检验工作合理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司春凤.我国汽车维修与检测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农机,2017,13(10):95-95.
[2]高云霞.地铁车辆客室车门机构锁闭装置故障分析及整改措施[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8,41(04):96-97.
[3]鲍捷,秦建龙.烟草商业企业车辆修理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45(18):270-271.
[4]刘俊杰.浅析汽车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31(2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