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艺术在幼儿启蒙教育的运用研究

2020-10-21 05:28颜鸿仪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表演艺术

颜鸿仪

摘 要:高甲戏是闽南地区独特的戏曲,福建五大剧种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具有集传统美之大成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高甲戏艺术的启蒙教育,让孩子从小接触、了解家乡文化,不仅是传承文化的爱国教育,更是一种美育教育。在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FJJKXB18-537《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的背景下,让专业的戏曲表演艺术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和感受,引导孩子在积极自主、愉快有趣的环境中接触传统文化,自发且多种方式地进行表演和表现,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体会,达到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高甲戏;表演艺术;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06-02

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是闽南地区主要的地方剧种,它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根植闽南乡土农村,并吸收各优秀剧种的精髓为自己所用,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内外有着较大影响,具有着瑰丽无比的美的魅力。然而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为此,挖掘高甲戏艺术的各种元素运用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1.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幼小心灵感受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网络的进步,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和抛弃。在这股大潮中,高甲戏也传承堪忧,面临着“无人看、无人学”的现状。孩子更感兴趣的是手机、电视里的游戏、动画片,特别许多家庭雇用保姆,用普通话交流,导致幼儿甚至连家乡的语言—闽南话,都不懂得听,不会说,而文化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群体精神的支柱和象征,绝不能任由它自生自灭。在幼儿园里进行高甲戏文化的启蒙教育,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孩子把闽南话说好,让高甲戏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即使只是一丝火焰,也能助力传统文化传承的光芒。

(2)潜移默化进行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而高甲戏是这个地方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通过亲身接触、了解以及学习这一家乡文化,特别是闽南童谣的魅力,感受高甲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蜚声中外的重要地位,让孩子具有荣誉感、归属感,是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的有效途径。

(3)多种途径实施美育教育

《指南》提出 “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是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高甲戏作为中国戏曲的一种,具有综合舞台表演的特征。把歌唱、舞蹈、服装、乐器、杂技、文学等融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不管从整体或是某个侧面来欣赏,都是传递了一个共同的特点—美。孩子能够在这种独特的美的欣赏和熏陶中丰富对艺术的体验和表现形式,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的设想与实施

(1)设计多样的游戏情境

高甲戏中涵盖了非常多的内容,有明显的角色和曲目分类,也就能够延伸出多种多样的游戏情境。应注重整合各个区域的游戏活动,例如,在美工区制作脸谱的幼儿将做好的脸谱提供给表演区的幼儿,化妆区的幼儿帮助表演的演员装扮,演唱的幼儿负责配乐和演奏。这样一来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和游戏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同伴协作的能力。

(2)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

材料的支持能使表演游戏更加丰富。女旦可以提供漂亮的服装、头套、胭脂口红,而女丑可以提供手绢、蒲扇、大红花、黑痣等等。男丑有典型的“白豆腐”,用不干胶、白色粉底都能让孩子操作。武生有比武台、刀枪架等材料。为了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还能增加如:杯碗瓢盆、伞、木桥、花轿、唢呐、红盖头等“百宝箱”材料,让孩子自发进行情节和对话的创编,不同角色之间增加情景互动,留给孩子更多表现的空间和发展的可能。

(3)采取渐进的引导方式

高甲戏的表演题材中大部分都相对成人化,站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定位上,应该选取旋律简单、形象鲜明、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高甲戏题材,从一开始的童谣慢慢过渡到经典片段,再到完整剧目,从欣赏过渡到模仿学习再提升至表现和创造,才能遵循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特点,有效地促进幼儿高质量的参与,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4)建立家园的互动合作

能够让家长一起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是对家长进行宣传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有利于家园互动的。而游戏化教学的形式也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甲戏艺术的教育活动中。比如,召开家长会,明确高甲戏艺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必要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泉州高甲戏剧团的家长走进幼儿园为孩子进行知识普及、现场表演、“亲子展示表演”,请家长和幼儿以家庭为单位展示一段高甲戏表演内容作为演出项目、还以班级为单位,在各村民俗活动之际,带幼儿亲临演出现场,与演员零距离互动,感受化妆过程,体验演出氛围。开展“亲子知识竞赛”,以抢答方式比赛谁知道的高甲戏知识更多更准确,还举行“高甲戏行当我来做”亲子制作比赛等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更扎实地去学习高甲戏,更深刻地喜爱高甲戏文化,也通过家长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进一步。

3.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的表现与成效

(1)对高甲戏艺术的感受和模仿

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欣赏和模仿学习两个方法来作为启蒙教育的基础。例如,《骑驴探亲》中的女丑出场片段“四季歌”,以其经典的女丑形象和活泼的曲调,深受幼儿喜爱,同时孩子在模仿上较为容易,不论在欣赏或是表现上都有很大的空间。再者《老鼠娶妻》中“老鼠嫁女”的片段场景热闹欢乐,丑角们占据主要表演内容,较大地吸引孩子的兴趣。且孩子能够借助老鼠的形象来表演男丑。在这两个题材中,老师让孩子充分地欣赏了各个角色的表演特征和表演方式后,延伸出相应的故事表演活动,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借助道具进行富有情节性的表演游戏。同时我们也挖掘每个高甲戏表演片段中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如,让孩子学习演唱,感受高甲戏曲调的特殊的旋律。孩子装扮成各个角色进行展示表演,体验女丑夸张、幽默的形象或是武生神气、威猛的姿态。传统乐器对孩子又是一个新鲜事,孩子在木工坊制作简易的二弦,为表演的同伴敲锣打鼓演奏。孩子们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感受和学习高甲戏的表演艺术,以通俗易懂及玩乐游戏的方式来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对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积累。

(2)对高甲戏艺术的演绎和创新

孩子在对高甲戏表演艺术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后,我们借助具有童话故事背景的剧目《渔夫与金鱼》让孩子进行尝试表演。在这个高甲戏表演中有可爱的丑角“虾兵蟹将”,美丽的花旦“金鱼仙子”,老生、媒婆等形象,孩子通过观赏和模仿专业演员的表演方式,结合闽南语对话第一次尝试表演了完整的高甲戏剧目。

为孩子的高甲戏艺术表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主表现和创造力,我们决定对表演内容进行创新。高甲戏扎根与闽南地区的民间文化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于是我们积极探索将高甲戏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和题材。延伸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小吃谣“咱厝小吃”的高甲戏版本,让孩子们飾演威武的武生、淘气的家丁丑和活泼的小花旦,孩子在悦耳动听的高甲戏音乐曲调中,自主展现各个角色所独有的表演特征,一个个活像小演员一般,对高甲戏的表演活动萌发了更高的兴趣。

当孩子能够自如地运用各个高甲戏角色的动作表演艺术后,我们将学习内容增加了更具有挑战性的“唱曲”。高甲戏特殊的曲牌曲调是他作为一个艺术瑰宝的重要魅力。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曲调中的内容含义,我们选取了本地最有名气的民间故事“姑嫂塔传说”,改编成富有经典韵味又不失童趣的剧目《侨乡姑嫂塔》。特请专业人员给予作曲,编排,化妆,举行了首演仪式,让孩子接触了“转场”、“唱曲”、“谢幕”等等更加专业的高甲戏表演艺术。让孩子感受到传统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体会到台上一分钟是台下十年功,激发孩子对高甲戏表演艺术人员的敬佩,也从心底能喜爱上这一民间表演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埋下种子。

活动的开展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要树立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悦的游戏中提升经验,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让高甲戏艺术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更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表演艺术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汪星人的《戏精的诞生》,敬请观看
浅析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与生活的真实性的异同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内联外延,巧妙衔接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