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2020-10-21 15:35刘丽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预防特点

刘丽萍

摘 要:未成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被人们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本文从家庭、社会和未成年自身三个方面来分 析未成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特点;预防

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控制。然而,未成年人犯罪绝对数随整个刑事犯罪绝对数 的增长有所增长的现象却不容忽视。

一、未成年犯罪呈现如下特点:

1、未成年犯罪具有盲目性和突发性。现阶段的未成年人犯罪以 侵害财产性權利和人身性权利为主要目的的犯罪案件居多,作案手 段比较野蛮、凶残。其犯罪动机简单,多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精 神刺激。盲目性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们的生理心理 都不完善,做事没有目的,想做就做,不计后果,不会像成年人那 样思想成熟,做事有很强的目的性。这和他们的生理心理不成熟有关。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的特点,时常纠集多人,多具有老乡、同 学等关系,且多为阶段性地聚集在一起游荡,当遇到冲突时无法得 到妥善的处理,常常转化为暴力犯罪具有突发性。

2、未成人犯罪显低龄化趋势。现阶段未成年犯罪低龄化趋势 明显,独生子女犯罪的比例上升,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严重。受 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数逐渐增 多,而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的 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3、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改造后重新犯罪率高。未成年人有很大 的可塑性,也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未成年犯罪人具有易改造 的一面,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并且未成年犯罪人初犯的年 龄越小,再犯的危险性就越大。同时,重新犯罪的未成年人有一 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对社会有了强烈的报复心理,所犯新罪 往往比以前犯的罪要严重得多。

二、未成年犯罪的原因

1、家庭原因。父母是抚育孩子最主要的、最中心的人物,但 很多未成年犯罪人都有着长期不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这 不可避免的存在家庭监护缺失。另外,有些未成年人的家庭成 员文化程度和道德素养偏低导致教育观念陈旧,教育行为偏激。有的家庭对子女期望过高,往往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信 奉“棍棒下面出孝子”、“棍棒下面出成绩”,采用打骂、体罚 等粗暴方式对待子女,这种教育方法加大了他们同父母之间的隔 阂,这样一来会使孩子到社会上寻找同情和温暖,从而使其走向 极端、误入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2、未成年人犯罪人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生理发育较快,活力 较强,除了学习、生活还有过剩的精力和体力可能有其他的行为产 生。但由于未成年人心里发育不成熟,他们往往想法简单,动辄实 施暴力,而且不计后果。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未成年 人贪慕虚荣、讲究吃穿、好逸恶劳,为不劳而获,他们便会铤而走 险;而部分未成年人心态失衡,报复情绪浓,遇事易生妒恨,继而 进行报复,这些都是诱导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

3、社会原因。未成年人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贫富差 距扩大等社会现象感到茫然和困惑,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很容 易导致他们产生厌世愤世情绪。在面对“享乐主义”、“金钱 至上”等不良思想观念,以及大量含有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 的信息时,未成年人由于缺乏鉴别能力,而学习、模仿心理又比 较强,往往会将网络、影视中的“犯罪手段”应用到现实中。然 而,目前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升学率,而非在校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不健全,则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成长偏离 正确的方向。另外,未成年人沉迷以网络为代表的社会媒介,大 量武斗暴力、黄色淫秽信息,加剧其犯罪倾向,对他们实施犯罪 行为起到了很明显的诱导作用。

三、未成年人犯罪解决对策

1、自我预防。未成年人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 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 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在自我预防的过程中,还应尽量帮助已经发生违法犯罪的未成年 人,带头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引以为戒。如果发 现有违法犯罪迹象时,应当及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最快的 方式杜绝有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

2、家庭预防。儿童心理是一张白纸,他们的社会行为要靠后 天塑造,在逐步走向成年以后,思想才能成熟起来,而在未成 年人阶段,他们很容易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家庭安定则社会安 定,家庭和睦则社会和睦。抓好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就是抓住了 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如果父母与孩子常交流,有感情,孩子 就会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那些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 爱、纵容或棍棒教育的家长,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必 要的培训,促使其摒弃不良的教育习惯,使每个家庭都能真正起 到教育预防的职责。

3、学校预防。学校首先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传授文 化知识。学校应改变现有不当的德育模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 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闭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的大 门,必须纠正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回归教育本来面目,认真 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有效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要 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在学校开设法制课,设置专业法制 教员,加大法制教育工作力度,让学生每周至少有一节法制课。同时要建立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考核制度,使老师认真教学生 认真学,把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落实到实处。

4、社会预防。现在的社会多姿多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 会财富积累可观,大多数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 强。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 涌了进来。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段显现在面前,他们长期接触犯罪文化,从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市场经济社会里,

在“全民经商”的潮流中,恭喜发财、赚 钱光荣不再被中国人羞涩避讳,不读书照样可以挣大钱已成为部 分家长和学生的共识。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迷惘,物质享受的 强烈诱惑,物质生活的高度追求,使意志薄弱者跌入迷途,走向 犯罪。所以,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合理的 方法和途径,宣传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识,确实提高未成年人自 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远煌,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J].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

[2] 彭春艳,李湘江.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及心理特征的调查分析[J].警官文 苑,200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预防特点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