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路盈
摘 要:近些年,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优化,但也应看到乡村教育面临优秀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质量不高,生源流失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本文主要从优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师获得感,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如何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从而让乡村教师这个群体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教师队伍
“三农”问题从来都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伟大目标。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是关键,缩小乡村教育的差距,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高效、高质的教育,让他们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是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落脚点。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乡村教育振兴的成效,要把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近些年,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优化,但是也应看到,乡村教师面临着生活困难,身份认同感不高,专业成长机制不畅通和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1],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部分乡村学校难以吸引年轻教师,留不住优秀教师的原因,加之很多学校还存在一部分年纪大,跟不上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老教师,这些都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痛点难点。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不高,导致有条件,经济收入高的家庭把子女送到市区读书,留下大部分是家庭条件差孩子或是留守儿童,这样直接导致造成一定程度生源流失,同事也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等化,没有体现教育公平。如果不加以重视,不抓紧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寒门就真的再难出“贵子”。
一、多管齐下,优化师资力量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乡村学校缺教师,缺年轻教师,缺优秀教师,要解决人才缺口,就要一套行之有效且行之长远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积极实行师范学校、师范生对口帮扶机制,以快速改善人才缺口,对参与对口帮扶的学生进行经历认定,激励更多有志学子支援乡村教育;二是继续发挥好特岗教师的作用,不仅在待遇补贴上给予倾斜,还要对教学作用发挥好,对乡村教育有贡献的特岗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转正或考录工作上给予优待。三是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与师范大学进行协商合作,通过定向招生,定点就业等方式,培养定向乡村老师,尤其是要拿出一定名额给本地学子,让他们学成归来,留得下来,反哺家乡。
建全科学评价体系。现在很多学校存在着唯成绩,唯排名来评价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乡村学校多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导致父母教育缺位,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基础差,甚至产生厌学辍学现象,给乡村教师造成了不小的教学任务压力。体现一名教师综合能力的,不仅体现在教书,还体现在育人,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懂礼义廉耻和做人的基本准则,那培养出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不算合格老师。要破除唯成绩的评价机制,建立以教学成绩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等多主体构成的评价体系,全方位从德能勤绩廉来考核教师,不断增强他们的自身进取意识,实现教书和育人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软硬激励,提高教师获得感
要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必须要从提高薪资待遇这个硬举措和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这个软举措共同发力以增加乡村教师的岗位获得感,让他们在得安心,教得用心。一方面,要着力学校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证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持续保障教师的薪资待遇,尤其是要加大对艰苦边远乡村地区教师的补贴,用好“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同时,设立多种培训专项资金,专项发展资金,乡村教育研究资金,作为培养乡村教师队伍的经费保障[2]。另一方面,要创设“尊师重教”的乡村文化,通过舆论大力宣传乡村教师的重要作用,选树典型,引导全社会对乡村教师的身份形成正向的价值反馈模式,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有更强的社会获得感和荣誉感。
三、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根植乡土情怀,提升思想素质。乡村学校作为扎根于乡村社会的文化单元,是促进乡村教育文化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活力的场所[3]。而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重要软实力,是全体师生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要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感化,职业规划等方式激励和劝勉在校教师,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真正构建一个爱農村,懂农村,为农村的学校文化氛围,实现从“教师教学者”向“乡村教师教学者”的转变,让乡村教师打从心底积极地投入到把乡村学生教育好的事业中来。
建立城乡学校协同机制,提升教学技能。要探索实行城市学校与乡村帮扶机制,实现城乡学校师资、研究培训等资源共享。要实行教师双向流动,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到村讲课,交流教学经验,帮助解决教学问题;二是选派乡村教师到对点城市学校跟班学习,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教育模式。要驾驭好现代信息技术科技,用好“互联网+教育”新业态模式,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云教室,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让乡村教师可以接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可以随时进行“充电”,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千秋大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办好乡村教育,是一项惠及乡村,利在全国的大事。要始终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优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技能,根植乡土情怀,为乡村教育打造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坚强队伍,不仅要让寒门出“贵子”,而且要出更多反哺家乡、反哺农村的“贵子”。
参考文献
[1] 蔺海沣,赵敏,杨柳. 新生代乡村教师角色认同危机及其消解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19(2):70-75.
[2] 陈时见,胡娜.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5(003):69-74.
[3] 李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