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培圆
唯物史观是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它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之一。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指出马克思发现和阐明的唯物史观“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无疑,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认识和界定中,文学研究、文学批评都是历史科学。这也就是说,唯物史观对于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是有着“革命性”意义的,它开辟了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新路向。在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明确确立唯物史观立场或者说,在当下,我们需要从唯物史观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并以之为指导,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
一、唯物史观与文学批评的联系
在写于1859年1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这样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在这种结构分析模式中,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的文学活动被纳入人类社会结构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系统,这就明确地确立了文学活动与社会结构、人类的社会生活乃至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也就让我们更为明了,文学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对于它的真正理解不可能从其本身单一地来进行,也不可能从所谓的唯心主义者坚持并津津乐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而是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把它与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于经济生活联系起来,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来理解。
对于文学领域中的现实主义,当今学界一般存在三种理解,即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观念与方法、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在这一认知前提下,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现实主义思想更多的被作为一种创作观念与方法来对待。不少人对于恩格斯在1888年4月初针对《城市姑娘》这部小说而写给哈克奈斯的信中关于“现实主义”的阐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普泛性理解就鲜明地体现出这一读解倾向,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真实性”这一创作要求,而其他标榜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包括自然主义文论同样都追求所谓的“真实性”,这就不能很好地揭示出或者说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之间的根本差别。其实,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典型环境”并非一种简单的人物所处的外在生活环境,而是指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生活在其中的“现实关系”,也就是由人物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其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于典型人物的塑造更需要充分地表现出这一点。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现实主义文学做到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还远远不够,恩格斯在针对《旧与新》这部小说而给敏·考茨基的信中这样指出“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主义文学做到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固然很重要,但更为根本的是要在做到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的基础上推动人们产生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怀疑”,它引致的是走向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无疑,这是具有鲜明的批判性的,而这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使命”。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具有一种相当显豁的价值指向,即通过文学进行现实批判进而达到社会现实改造的目的,而这种现实改造最终指向的就是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
二、文学批评中历史唯物论的运用
从唯物史观出发,在当下文学批评实践中,我们应当在根本上关注什么或者说,当下文学批评实践的根本指向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当然首先需要对文学的根本性质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与确认。
文学是人学。是社会现实中从事实际生活活动的人的“精神分析”学,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由人参与其中并构筑而成的流动着的社会存在的基本反映和体现,是人实现其自由自觉特性和确证其本质力量的基本方式依凭它,人类可以艺术地掌握世界,而它也实践和呈现着人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展开。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文学已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它构造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乃至于经济生活世界,也塑造者我们的身体、思想与灵魂。这也就是说,文学关乎人的发展、关乎人的历史性发展、关乎生命个体在当下社会的发展,文学是对于人的发展问题的书写与反映。而唯物史观本身也包含着人的发展问题,或者说,人的发展问题原本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蕴涵甚至是更为根本性的理论向度。
有学者指出对于唯物史观的准确解读需要从唯物主义、实践观、历史原则与辩证法四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把握,从内在机制来看,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而“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必须着眼于现实的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以前一切唯物主义的异质性就在于不是脱离人及人的活动去孤立地看待世界和世界历史,因为历史的现实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历史”作出了科学而深刻的解答,与此同时也强调和突出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重要性。现实的人的解放和发展,是马克思哲學的根本命题,是其唯物史观的核心价值取向。马克思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正的理论着眼点是人的发展,这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对于马克思来说,整个世界历史就是人的诞生史、发展史,他强调“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我们必须在这种由现实的人的活动构筑而成的历史进程中看待人的发展。历史研究是这样,文学批评亦如此。
面对这种境况,我们至少需要做到或明确以下两点。其一,在关于文学的终极理解上确立文学作为人学这一主导性的文学观念,并从这一主导性文学观念出发,引导和规范文学批评实践的基本架构与方向。我们明白,一个批评者的主导性文学观念影响和制约着其批评理念的形成与确立,坚持文学作为人学这一主导性文学观念,并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就能够有效地推动批评者自觉地从现实的人、人的活动、人的发展等维度和视角来分析、判断和评价一切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现象、文学问题。在批评实践中,需要着眼于对一个人的生命与生命形态进行评价。关注他人的生命形态,也就切实地关注到了一个现实的人、一个现实的人的发展。这正是在唯物史观视野下开展文学批评实践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方向。其二,从对于当下文学批评实践的应然理论诉求方向的考察与探索中,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共识在当下,从人的发展、人的历史发展这一重要价值维度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尤其是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突出唯物史观的当代性价值诉求、推动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也将无可置疑地增进和深化批评者在唯物史观视野下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的理论自觉,批评者以这种理论自觉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也就能够显著地改善当下文学批评生态,优化批评结构,从而最终推进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