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摘 要:当前中美贸易争端正逐步升级,贸易战已有全面开战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当前国际形势,从战略高度提升对中美贸易争端的认识,分析了贸易争端产生主要形式,产生原因,分析如何逐渐补齐短板,为实现真正的公平贸易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同时要预先研究和做出安排,准备多维反制手段,并与相关国家合作,增加美国引发贸易争端的政治经济成本。
关键词:争端表现;争端原因;争端对策
当前中美贸易争端正逐步升级,贸易战已有全面开战的趋势。美国对华为的全面技术封锁与制裁,成为了导火线。可以预测,中美贸易战对双方都是伤害,没有赢家,美国的损失也必将惨重。现实中,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反击与准备?
一、中美贸易争端的表现形式
2018年9月6日下午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时指出,美拟对华2000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商务部明确回应将反制。9月9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了贸易报复授权申请。
2019年5月10日,美方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2019年5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的公告。
2019年5月13日6月1日,中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于6月1日正式实施。
2019年5月13日6月2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
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已不仅仅是货物贸易的关税、非关税壁垒,而是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日贸易战相似,发展到投资和制度摩擦阶段。研究历史,美国贸易保护相关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反倾销:依据: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内容:高额反倾销税。
2反补贴:依据:外国商品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内容:高额反补贴税。
3一般“301”调查:依据:1974年修订的贸易法第301条,商品贸易中,出口国实施不公平、不公正的进口限制。内容:高额反补贴税。
4特别“301”调查:依据: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内容: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
5超级“301”调查:依据: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内容: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
6“201”调查:依据:美国201条款所展开的调查。进口商品对美国造成严重损失。内容:高额关税、进口配额。
7“232”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授权,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立案调查。内容:高额关税、进口配额。
8“337”调查:依据: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内容:排除令、禁止令、扣押或没收令。
自中美建交以来,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中美双边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两国贸易往来的不利因素,导致中美贸易摩擦。比如,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发起了一系列贸易救济调查,从2008年至2016年,美国在对华贸易摩擦中最常用的措施是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护和“337调查”。仅就2016年而言,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双反调查就有9起,而“337调查”则有11起。
美国政府时隔16年重新启用“232”调查工具,时隔7年重新启用“301”调查工具。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千方百计地阻止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综上,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
1中美贸易逆差扩大
美国对华有1000亿美元左右的贸易赤字,美国强力要求减少。并且要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著巨大的贸易顺差,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数额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总额同比增长了16.7%,而美国在今年1月份的总体贸易逆差也达到了560多亿美元,出现了近9年来的最高值。特朗普政府决定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之间巨大的贸易差额。
2老百姓的观念不同
美国的老百姓有超前消费的思想,美国老太太消费冲动大于储蓄冲动。反观中国老百姓,省吃俭用的消费观深入人心,银行存款在世界长期处于前列。美国人愿意花钱,中国人愿意存钱,进一步又导致了美国进口商品远高于出口商品,扩大贸易差。
3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后,致力于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提出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美国采用强权政策,保护国内的制造业,扶持国内制造业重新崛起,创造国内就业机会,将中国的美资企业迁回美国,提高美国国内生产力。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容易导致其他国家的不满,引起贸易争端。
4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
美国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是高新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对于中国的需求也是极大的。长期以来,美国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理由,全面限制软件、芯片等高科技对华出口,限制中国的高新技术的进口。比如2018年中兴事件,加剧了中美贸易争端。
5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美国一直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尤其要开放金融市场,并且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汇率没有市场化,是由政府控制,要求汇率完全自由浮动。这些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争端的进行。
三、中美贸易争端的对策
1加强沟通化解矛盾
中美两国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很密切,相互融合。因此,当两国之间出现贸易争端冲突的时候,要本着为合作共赢的原则,相互理解,为两国人民、两国的产业需要出发,通过谈判桌加强沟通,建立机制,化解矛盾。两国之间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通过建立高层会晤机制,促进双方企业团体的交流,以此来化解双方的矛盾。
2提升国内消费能力
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方面来驱动。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一个消费市场无限的市场。中国的市场红利是每一个国家不能错过的,不能放弃的市场。美国如果继续打贸易战,中国应该奉陪到底,少进口美国产品,引导老百姓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质量
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经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需要更多的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以自身产品优势赢得国际市场。
4与国际接轨维护利益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国际贸易体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要争取积极的国际贸易中话语权,要做执行贸易规则的者,还要扩大自身影響力,要主动走出去,争取更多的朋友,扩大朋友圈,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
5控制优势资源反制美国
中国有很多资源,其中稀土资源是中国最核心的资源。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就反应了中国稀土在国际上的地位。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高科技产品必须的元素,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稀土严重依赖。长期以来,中国的稀土价格在国际上被贱卖,中国的出口的稀土没有达到应有的市场地位与价值。因此,国内可以进一步整合稀土资源,严格控制稀土的出口,提高稀土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6一带一路多元化实施战略
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政策,扩大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与开发,加大贸易方面的合作,加大高科技方面的合作,进而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降低对外贸易的风险。
7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力度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债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帮助美国人民度过了难关。中国的对美国的国债也是重要谈判的砝码,应该加强调研,加强管理,维护中国的合法利益。
8加强国内的安定团结稳定
中美贸易争端是一个持久战,中国在争取对外贸易战主动权的同时,国内方面也要加强宣传,打黑除恶,为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稳定团结的氛围。
9加大对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长期以来,国外的农产品价格由于美国的对国内农业的补贴,中国进口农产品较多,比如大豆等品种有依赖国外进口的趋势。中美贸易争端,需要中国进一步加大国内农产品的保护,在农业扶持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比如实施大豆计划、粮食计划等,促进国内农业的工业化与规模化。
结束语
综上,解决中美贸易争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加强两国之间磋商沟通,从多方面着手解决争端,最终顺利解决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 李成.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与思考[J].智富时代,2018,(8)
[2] 伍山林.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应对中美贸易争端[J].国际贸易,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