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明
【摘要】 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国际统一环境下,现今的授课理念和授课方式都发生了转变,由“量变”逐渐向“质变”方向转化,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成为各大学校推崇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增长才学,达到时学时用的目的,是授课的最终目标。尤其是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和法治的实施。中国发展至今,其教育和科技都有了显著成果,“道德”和“法治”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即使是初中对“道德和法治”也有了更大的要求。以提高初中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知意识,利用互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法律观念的认识,使其在平等友好的环境下身心得到发展。本文就互动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在初中教学的重要性及完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互动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7-038-01
0
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道德、法治的认识,我们将互动这一环节加入课堂教学之中,相较之前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一是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好学”“乐学”“喜学”的目的;二是于教师而言,也简化了授课环节,互动教学模式的渗入,对简化之前的理念授课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利用这种方式,还能加深初中生对一些枯燥的定义,意义的印象,达到更为高效的学习效率;三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收者,更是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这对教书育人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 互动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上的应用及相关背景
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门人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文性学科。学校主要是通过营造平等友好的课堂氛围,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互帮互助,以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到相关知识。而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某一课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切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授课需求。所谓互动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语言的基础授课上,加入行为互动,通过这样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中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还能实现学生间的相互督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益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得到了生化,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亲切。课堂上,知识由老师生成和传播,在学生直接流通。在互动教学模式的帮助下,《道德与法治》这门原本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活跃起来,这样有趣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也日渐活跃。
二、互动教学模式具体的实践策略
1.实时制造学习机会,引导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存在,“环境决定性格”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所以他们的性格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全面考虑,使尽量多的学生学到知识。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三观建设较为成熟,学习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其身心上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严重可能导致“厌学”的心理。针对这一点,学校应该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实时制造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道德和法治。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学习环境的营造还是教学方法的实行,都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全程都要将内容渗透进去,在此之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制造实时学习机会,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前提是营造平等友好的教学氛围,其核心是“开放”。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开放,让学生在一种相对放松的心境下学习;教学内容的开放,课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对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有有所把握,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增加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
教学艺术性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除语言传授之外的教学方法,例如制作课件,再现事故现场,播放法治节目,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传授过程。教师也可以借着教材内容加之一些图片素材给学生创造艺想空间,又像如开头设置悬念,结尾呼应开头等,具体的方式可以为组内讨论,组间竞赛,个人才艺展,教师亲自模拟等形式使内容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在这样生动形象的艺术教学环境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取材生活,贴近学生
道德与法治来自社会又服务于社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上的例子加进去,是很好的授课方式。像如以每一课题为论点,开展辩论赛,比如“劫富济贫是不是正义的行为”“公交车上遇见老年人是不是必须要让坐”“你对强行霸占共享单车这种行为的看法”等社会上随处可见的问题,以社会的例子为出发点,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学生取材。再比如“虚拟网络”那一节,我们可以设立课上自由讨论环节,给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机會,加上一些网络引发的社会案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提升自身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实时学习能力。
结语
由于道德和法治这门课程的社会性,使得教师取材更加真实方便,学生对课题也产生共鸣,互动教学模式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做到实时制造学习机会,增加课题艺术性,取材生活,才能让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更加显著。
[ 参 考 文 献 ]
[1]刘东德.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45.
[2]徐志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