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思
摘 要: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要先明确生活化教学理论;要设计多层次的生活课程内容;要确保课程能够走入家庭生活,最终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索实践过程中让幼儿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设计;生活化;回归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不只是要向他们传递一些知识和技能,还应当使他们愉快地学习成长,而生活是最好的成长与学习平台,所以必须要让现有的幼儿课程内容能够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教育发展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对策。
1.明确生活化教学理论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幼儿教师应该要学会将知识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真正的紧密联系生活、实施教学生活化。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要先明确生活化教学理论。首先,教师要重视学习,特别是陶行知的生活化教学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其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之中不断强调生活教育的理论背景、依据、内容和方法,特别是他提出的 “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理论内容,对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来讲,都是特别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法问题上有具体化的依据。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最终理解生活化课程的设计是符合幼儿智力、能力发展的,能够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桥梁,在生活化的课程执行中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才能为每个幼儿的健康、幸福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其次,教师要掌握更多的生活课程设计理论内容,让教师所设计的课程内容能够真正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在创新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就是要打造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环境,促进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学活动时积极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
2.设计多层次的生活课程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早期教育干预影响,因此必须尽快让幼儿接触到最为高效、正确的教育模式,其根本就是要回归生活化的课程设计。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要设计多层次的生活课程内容。首先,教师要根据当地的资源,设计更多的乡土文化课程内容。乡土文化的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同时具有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操。例如:带着孩子和家长一起去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由教师介绍家乡的山山水水、文物古迹、现代化建筑与美丽的田野等。其次,要设计与幼儿息息相关的一日生活化课程内容。课程的设置必须要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当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例如:早晚问候的礼仪教学、用餐睡觉的习惯教学、课堂上礼貌沟通的交流能力教学等。这些都应该是生活课程的一部分。另外,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活化课程。例如:茶道课程的设计就是让生活之中的饮茶变成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种途径,让孩子感受到原来生活之中的任何行为都有着浓厚的知识氛围。
3.课程走入家庭生活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要确保课程能够走入家庭生活。首先,幼兒园必须要设计“开放日”,利用开放日来组织更多的家庭生活课程。例如:幼儿园定期举办面向家长的开放日活动,开放幼儿园的花草园,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植自己喜欢的花朵,等到花朵开放的时候再与父母一起欣赏,画下这些花朵。又如:开放幼儿园的面食课堂,让幼儿与孩子一起去包粽子、包汤圆、包饺子、捏面人等,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形成审美情趣。这样的开放日活动,每个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其次,幼儿园课程不应是单纯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还应包括,在学习中,儿童借助于自我经验及教师影响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及相应的行为方式。所以,生活化课程必须要走入家庭环境,教师要在每学期内设计一些家庭课程,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之中去完成,确保幼儿的价值观能够形成完整的周期链条,不会出现家庭与幼儿园双重表现。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减轻家长与幼儿负担为主,不要过于繁琐。例如:为父母洗脚、整理被褥与衣服、学会自己洗手、自己整理玩具等。这些家庭课程可以分为“生活类”“智慧类”“文艺类”“晒娃类”等几方面,最大可能地贴近幼儿家长的兴趣,不要硬性规定。
综上所述,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要先明确生活化教学理论;要设计多层次的生活课程内容;要确保课程能够走入家庭生活,最终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索实践过程中让幼儿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J]. 朱庆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03)
[2]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J]. 毕艳丽. 新课程(上). 2017(01)
[3]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讨[J]. 谈英. 时代教育. 2016(18)
[4]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批判[J]. 程方生. 江西教育科研.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