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老区孩子精神成长的家园

2020-10-21 06:16栗树林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校孩子教育

栗树林 郭维易

地處吕梁山脉深处的兴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晋绥边区的首府所在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人民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均驻扎在此地,因阻敌西进、屏障陕北、拱卫党中央等原因,被称为“小延安”。无数黄河儿女在这里谱写了一段段气壮山河的革命史。

2015年,在120师英雄的后代以及晋绥儿女的热切关注下,兴县县委、县政府创建了一所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二〇师学校,即以抗战时期驻守兴县、开创晋绥革命根据地的主力军———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120师冠名。贺龙的夫人薛明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15年建校以来,兴县一二〇师学校———这所具有强大红色基因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方向,尤其注重从身心健康、爱国情怀、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品格。在2019年教师节期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构建舒适又富有艺术美感的高质量学习场所

沐浴着深秋午后的暖阳,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兴县新区的一二〇师学校,远远地就被学校那具有独特造型的高大建筑群所吸引。到了校门前,真有种迫不及待欣赏一番的冲动。副校长李小林出来迎接我们,他说,冯冬生校长正在给学生上课,先由他带大家走走看看。我们来到学校的地标性建筑———一座高27.81米的钟塔前,据介绍,这是喻意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校园南北门象征抗日战争胜利的4.593米高的校牌形成姊妹塔,遥相呼应。我们看到,学校建筑设施齐全,教学楼、餐厅、公寓、足球场、篮球馆错落分布,标准化教室配以各种多功能教室,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礼堂、美艺体专业教室等等一应俱全。学校与四周的地理环境相呼应,主体建筑从地面缓缓升起,通过屋顶台阶及斜坡处理手法,建筑屋顶与地面融为景观一部分。

学校的外墙采用了山西的传统建筑材料青砖。据介绍,这种材质的表层不仅突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中间空气隔层还能有效避免常年温差较大对室内舒适度造成的干扰,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外活动空间在现代教育中尤为重要,因此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学校的教学楼每层都有通向屋顶的开口,让学生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内能够便捷地到达户外活动空间。

教室内采用简约设计,纯白的墙面配上木质地板,营造出了整洁大气的室内环境,简约的设计减少了外界对学生的干扰,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这样一所外观美轮美奂的学校,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带着疑问,记者见到了刚给学生上完思政课的一二〇师学校校长冯冬生。冯校长谦和儒雅、风趣幽默,讲到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学校的发展的时候,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二、保证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每个孩子身上

谈及冯校长亲自教课时,他笑着说:“我和我们学校的党员干部都教课,我教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只有亲自走进课堂,才能和老师们保持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也能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跟他们有更多情感的交流。其实,教室和讲台也是我实现个人教育理想最接地气的地方。我喜欢那种感觉。”

2016年,冯冬生带着兴县县委、县政府办好老区人民满意教育的重托来到一二〇师学校担任校长,心怀教育理想和情怀的冯冬生校长到任后,抓住学校当时的两大核心矛盾———先进的硬件设施和相对落后的软件建设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和学校刚刚起步、教学水平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此后,冯校长在遵循“立德树人”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为老区孩子成长奠基,为贫困家庭致富树人,为优秀学子成才引路”的办学思想,经过三年时间,现已形成独具一二〇师学校办学特色的鲜明风格。

“形成这样的办学理念主要是由这所学校的生源决定的。”冯校长说,一二〇师学校招收的几乎都是农村学生,学校不仅有大量建档立卡的贫困生,还有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仅以初二年级的一个班级为例,全班53个学生,只有16个学生的父母陪伴在身边。2016年,国家开始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可以说,这所学校就是因为教育精准扶贫而发展起来的学校。”说到国家提出的教育精准扶贫,冯校长提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落实”,要把国家的政策精准地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不浪费国家的每一分钱。学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营养餐计划,他们从2018年5月起,实行所有学生的生活费全免,把营养餐和“一补”资金整合到伙食费中,保证初中每人每天11元、小学每人每天10元,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足;详细准确摸清了全校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并为其建立了个人档案,跟踪实施扶贫计划;学校对全校建档立卡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实现了全覆盖,每学期初中每生625元、小学每生500元。同时,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部免费发放春、秋季节校服和冬季棉衣一件。

除了生活方面的保障与补贴,一二〇师学校更注重对贫困学生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即扶贫先扶志,要让学生生发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信念。学校专门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召集在一起开会,为他们详细讲解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让学生懂得珍惜和感恩。为了不让接受扶贫帮助的学生产生自卑感,校长告诉他们:“党和国家关心每一位学子,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无论家庭条件好坏,在这里吃得一样,穿得一样,住得一样,大家只要无忧无虑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教育扶贫还有一项工作就是保证学生不辍学。因为县里没有特殊学校,所以学校的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个别特殊儿童,比如患有多动症、自闭症、有智力障碍的孩子等等。学校将这些学生的情况挨个调查清楚,分门别类,并指定学校教师作为帮扶人,给予这些学生特殊的关爱。冯校长认真地说,办学四年来,学校没有让任何一个特殊儿童辍学。

一二〇师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为了让这些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引导他们能走在自立、自强、自爱的路上,学校建校初期就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协会”,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有10名学校在职党员教师报名加入,成为留守妈妈、亲情爸爸。平时的休息日,志愿者会带着这些孩子们一起在学校的宣传栏张贴爱眼护眼、禁烟等主题宣传海报,会带着孩子们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每个月,都会给留守儿童开一次集体生日派对。这一天,孩子们会收到留守妈妈、亲情爸爸亲手给他们制作的贺卡,还会吃到特意为他们订做的生日蛋糕。在去年中秋节的晚上,冯冬生校长和留守妈妈、亲情爸爸们邀约全校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共度佳节。大家围坐在一起欢笑言谈,吃着香甜的水果和月饼,其乐融融。当时,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两块月饼,二年级的学生李晓燕吃完其中一块时,害羞地问老师能否把剩下的一块带回家给奶奶吃。老师们异口同声地答应着“当然可以!”并给每个孩子多发了一些水果和月饼,让孩子们带回去给亲人吃。还有一次学校给孩子们过集体生日,五年级的范慧萱站起来提议:“老师对我们这么好,蛋糕应该先给老师吃!”

在生活方面,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洗澡是日常,但在农村,很多学生在来到学校之前甚至没有进过澡堂。2019年,冯校长下定决心,要把学校澡堂建起来,让住校生轮流洗澡。很多孩子进了澡堂不知所措,于是,生活老师便一个个手把手教孩子如何洗澡。目前,孩子们已经逐渐养成定期洗澡的习惯。

一二〇师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承载着党和政府的无限关爱。2017年4月25日,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一二〇师学校,为孩子们作了地理讲座,讲述了自然地理有关知识和中外科学家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事迹,并与孩子们一起交流;2018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学校看望孩子们;2019年1月,胡春华副总理也来到这里看望孩子们;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更是常常来到孩子们中间,教导孩子们:“一二〇师的学生要树立自信,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一二〇师的精神,大家要把这种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罗章将军之子罗海曦曾来过多次,勉励学生要继续发扬一二〇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省、市和县级领导以及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也经常看望孩子们,并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接受爱,传播爱,爱正在留守儿童之家开花结果,孩子们在爱的包围下茁壮成长。该校学生孙煜翔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三、培养拥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红色后代

学校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核心,以培育具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红色后代为己任,构建了主体性、体验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责任与担当意识。

“红色就是跟党走,以人民为中心。”在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不断强化这一思想,充分利用一二〇师战史陈列馆红色资源库,开展常规爱国主义教育;邀请一二〇师八路军老战士讲革命故事、讲党史及革命战争历史;聘请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资深讲解员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学生讲授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清明节、建党节等节日,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追忆历史,缅怀先烈,从价值构筑和思想引领层面让红色基因、爱国情怀代代相传,进而使校园内处处洋溢着红色教育的气息,让红色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田。在参观了四八烈士纪念馆后,学生任俊华在日记中写道:“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国家危难的时刻,是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舍己为人,才铸就了新时代新中国。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顽强斗争、勇于拼搏的崇高品质,争取早日成为国之栋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红色教育正逐步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在法制宣传日,学校师生都会走进社区,为群众宣讲宪法、普及法律常识;2019年3月3日至15日全国“两会”期间,一二〇师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两会”常识调研实践活动,随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两会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实践活动;学校在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都要组织学生走出去,争做“小小雷锋”,宣讲雷锋精神;每年的“世界无烟日”,学校留守儿童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以“烟草与公共空间”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動。孩子们走在兴县的大街小巷,宣传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无烟校园、无烟教室、无烟办公室、无烟餐厅、无烟家庭。孩子们在自己的同学间宣传吸烟及二手烟对青春发育的危害。正如学生白静怡所说:“我要做一个文明社会的建设者,用我学到的东西造福他人、服务社会。”

四、打造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全面育人模式

基于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形势,如果只有成绩可能会失去学校的明天,但如果没有成绩可能就会失去学校的今天。为此,学校提出“收获成绩”的理念,把工作重心放在“收获”上,而不是“成绩”上。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中考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校长冯冬生和年级主任先后和九年级部分优生、弱科生、转化生进行座谈。对于弱科生,冯校长强调:“有弱科不怕,怕的是对弱科失去信心。只要同学们自强自立,学校可以考虑安排专门教师进行弱科的补救。”对于优生,冯校长提出要求:“要不厌其烦地问老师;不要对自己的成绩有丝毫满足感;要形成合作互助小组,提升弱科成绩;在班内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建校短短四年来,学校的生源质量没变,但中考成绩却令人欣喜,印证了学校办学思路的正确性。

学校连续四年举办课本剧大赛,“把课本搬上舞台,把舞台还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舞台表现力,更有力地发扬了舞台课本剧的魅力,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和太原师范学院签订“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后,2019年的课本剧大赛前夕,太原师院派出了四名舞蹈系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和指导,大大提高了活动水平。

学校还邀请全国学校联盟机器人工委會的领导、老师为学生讲授了无人机课程,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技的魅力。

作为农村学校,开展生态主题教育和劳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7年,学校利用操场东南角的空地,建立了校内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包括小动物养殖园、光伏发电示范园、温室大棚栽种园。学生喂养兔子、白鸽、鹦鹉等小动物,了解其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体悟生命的美好;2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学生除草耕作,亲身感受自己种植的花卉在温暖的大棚肆意绽放的美丽,享受劳动和收获的喜悦;光伏发电完全可满足两个棚舍照明,实现基地能源的自给自足,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大棚内的菜叶、草籽等可以喂养小动物,其粪便正好是天然肥料……校内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成了一二〇师学校孩子们课余劳动生活的乐园。同时,学校还在十几里地外的宋家庄开设了劳动实践基地,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以奖励的形式带他们去劳动实践基地,亲近大自然,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八年级的张耀月同学说:“老师在这里教给了我们很多生活技能。虽然过程挺艰苦的,但劳动成果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且我还在这里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每次上劳动课,自己都特别向往和开心。”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也会让他们去劳动实践基地,只是参与的活动略有不同,会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辛苦。一二〇师学校着力让劳动教育常态化,学校专门安排了劳动课,中层领导、劳动专职教师、体育老师和学校保安共同组成一个“劳动服务组”,定期带领学生去实践基地亲身体验和学习。

为了使全面育人的理念得以落实,学校开展了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课程明确指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聘请了校外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设置了经典诵读、书法、武术、体操等项目的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地处革命老区的兴县历来缺乏足球传统,一二〇师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足球教学,冯校长首先要求所有的体育老师每月用一节体育课来训练足球操,目的是让学校的孩子都能有机会拿起足球、触摸足球,足球操既有统一的规定动作,也有老师们根据自己所带年级的特点加入的花样。随后,学校选出一些有体育运动天赋的学生组成了一支足球队,和“足球名校”———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达成了帮扶协议:一二〇师学校提供免费的吃住条件,请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的师生来此研学并帮助他们提高足球素养,开展教练对教练、学生对学生的一对一训练。根据协议,2019年暑假期间,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特别派出28个学生和6个教练来到一二〇师学校进行足球帮扶训练,经过20天的训练,一二〇师学校的男队和女队基本成型。此外,学校还特别邀请二青会的亚军队伍来学校和同学们踢了一场友谊赛,检验了足球队的水平,也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

2019年,教育部发文公布太原师范学院联合一二〇师学校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随后,两家成功签约协同育人计划,太原师范学院开始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全力支持一二〇师学校的发展。经协议,太原师范学院将从文学、审美、艺术等方面对一二〇师学校进行浸润,以提升学校整体人文生态环境和办学品位;紧紧抓住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多方面提高一二〇师学生的学科素养;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互派师生学习交流;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方案。目前,帮扶计划正在稳步推进。英语素来是山区学生的短板,于是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在暑期选派了11名优秀大学生来到大山里的一二〇师学校进行志愿者服务和教育教学实践体验,每名大学生带领7个孩子,在暑期进行面对面口语交流和训练。一个紧张而充实的假期结束,一场渗透着足球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双语晚会如期举行,太原师范学院副院长赵怡和音乐系主任韩晓丽等领导亲临学校助阵导演,晚会搞得有声有色。一二〇师学校的学生表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成绩,也让他们收获了用英语表达的勇气,更在和大哥哥大姐姐一个月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

冯冬生校长坚定地说:“办教育,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全面育人,按照育人规律来说,高分数不一定素质就高,但是只要素质高,升学率就差不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寻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二〇师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一种载体,我们是要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大政方针。”

三年前,冯冬生初来一二〇师学校担任校长的时候,学校正面临着招生困境,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招生座谈会,但是只来了16个初一学生的家长,他苦口婆心地讲了一个下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那一年入学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260个学生几乎全部来自贫困家庭。但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2019年中考中,贾晶晶同学在全县排名第六,前100名占到15名。这大大激发了老区百姓的选择热情,2019年秋季招生座谈会,学校迎来了500多名学生家长。冯校长感慨地说:“只要家长愿意让孩子来,我们就要。我们会继续坚守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初衷,把学校做大做强,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学校正在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放眼世界。如2019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派四名学生代表和两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在辽宁举办的第五届亚洲儿童画展。一二〇师学校学生的画作与全国小朋友和亚洲其他六国小朋友的画作同时展出。大家还与亚洲六国的绘画界老师进行了交流。2019年9月,学校派师生赴日本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第9回日中韩国际青少年书道绘画交流展”,日中韩三国的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五天时间里,共同表演节目、打乒乓球,离别时,都能用简单的三国语言进行交流了。

在一二〇师的大门前,挂着一幅对联,上面写着“扬正气,树新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精准扶贫;守正道,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人民真正满意”。办学四年来,一二〇师学校的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山西省足球特色学校”“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学校”,2019年又成为吕梁市唯一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学校,彰显了这所带着红色基因出生的学校不一样的风骨。

去一二〇师学校采访时,时值深秋,学校的风景如画般美丽,金色的银杏、红色的枫叶、苍翠的松柏,树木间是错落有致的花坛,映衬着地上的鲜花小草,构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校园景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一二〇师学校的师生将继续坚守初心,让教育之花在革命老区绚丽绽放。

猜你喜欢
学校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